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熬不下去的时候,请读读蔡崇达的《命运》

2022-11-03 12: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伏琴 樊登读书

作者 | 樊登读书 · 伏琴

主播 | 樊登读书 · 北辰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今天给大家解读的是小说《命运》。

“只要活下去,命运终是赢不了我们的。”

这是蔡崇达继《皮囊》之后,时隔八年潜心创作的又一力作。

刘德华说:

看蔡崇达的书,总有启发,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他曾经主动为蔡崇达的《皮囊》一书写序。

继《皮囊》出版8年之后,蔡崇达于今年9月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命运》,又被刘德华、韩寒、白岩松等人力荐。

《命运》以99岁阿太“等死”开篇,讲述阿太一生的沉浮。幽默诙谐的语言淡化了死亡的凝重,死亡变得轻松有趣。

阿太15岁就背负着“无子无孙无儿送终”的命运预言,一生经历了无数次诀别。命运从不消停,但她从不服输,搏斗一生。

无论命运多么嚣张跋扈,终究未能赢了她。

她用近百年的坎坷人生告诉我们,信命不如信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

30岁前,不信命才够运

阿太的祖祖辈辈居住在福建闽南的沿海小镇,延续香火是头等大事,偏偏祖辈几代单传,人丁单薄。

到了阿太爷爷这一辈更是惨淡,只生了一个女娃,即阿太的母亲。

阿太爷爷抬不起头,直到靠倒卖胭脂发了财,才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板。

他精心筹划了十几年,要招个如意郎婿,偏偏阿太母亲任性地随手挑了个穷苦人黄有海。

家大业大,奈何不了造化,阿太的母亲又生下两个女儿,即阿太和阿太的妹妹。

舒适的鸟巢终究留不住想飞翔的心,一心想去讨大海赚大钱的黄有海不辞而别。

阿太爷爷像鼓鼓的气球被突然放了气,瞬间瘪了。他郁郁而终,奶奶紧跟其后。

阿太爷爷去世后,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纸,也烧尽了万贯家财。阿太母亲从此丢了魂,每天围着寺庙问苍天。

她去找神婆,想给15岁的阿太找个好婆家,神婆却断言阿太“无子无孙无儿送终。”

阿太母亲气哭了,阿太却半夜偷偷跑去找神婆理论,发誓要跟“命运”打一架。

出乎意料的是,神婆撮合阿太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杨万流,阿太母亲却在婚礼那天顺水推舟地落入了大海。

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阿太的亲人被命运裹挟,认命地放弃了活着的希望。

年少的阿太偏不信命,要和命运抗争,再烂的活法也要活下去。

正如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贝多芬所言: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贝多芬11岁发表第一部作品,13岁参加宫廷乐队,26岁创作了3首奏鸣曲。可是天妒英才,他26岁患上中耳炎,50岁双耳失聪。

遭受致命打击,他写下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创作。他一生留下作品无数,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人生多歧路,命运皆无常。

总有一些时刻令人绝望,也许众叛亲离、疾病缠身、背井离乡、身无分文……

你是妥协于命运的安排,还是奋力抗争?

人和命运的关系,如同玩跷跷板的两个孩子。

你软弱,命运就居高临下;你强大,命运就俯首称臣。

命运向来欺软怕硬,不信命,敢抗争,才会有好运。

40岁时,学会高估亲情

妹妹盼望阿太早点生个孩子,有了压舱石,就有了活下去的信念。

可是,天不遂人愿,任凭一家人望眼欲穿,阿太的肚子却波澜不惊。

杨万流无奈地出去讨大海,妹妹快刀斩乱麻,一个月内嫁给了王双喜。阿太气恼地与妹妹断了联系。

两年后,妹妹带着蹒跚学路的儿子泥丸回来了。妹妹让咿咿呀呀的泥丸叫阿太“阿母”,叫自己“小姨”,要把儿子送给阿太。

原来这才是阿太妹妹仓促结婚生子的真实目的,她只想为姐姐生个儿子。

可是,姐姐又怎么忍心夺下她的心头肉?

外出归来的杨万流在乱世中被抓走,王双喜和泥丸也下落不明,婆婆撒手人寰。

阿太先后收养了三个弃婴:北来、百花和西来。两儿一女加上姐妹俩,五口人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其乐融融。

日子像生锈的齿轮般吱吱呀呀地运转,命运还不忘来捣乱。百花得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

多年杳无音信的杨万流突然来信,已经发达的他和王双喜都在马来西亚。一封封电报心急火燎地催促全家团圆。

妹妹却没有丈夫签字,无法访亲,阿太本能地将机会给了妹妹。妹妹、北来和西来去了马来西亚,阿太和百花留守家中。

杨万流一气之下再婚生子,直到去世后,寄回来一堆信件,那是多年来对阿太绵绵不断的思念。

无边无际的苦难接踵而来,亲情却如一缕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阴霾。

妹妹甘愿为姐姐结婚生子,将唯一的孩子送给姐姐。望穿秋水的姐姐将近在咫尺的夫妻团圆机会给了妹妹,徒留生死两茫茫的遗憾。

人到中年,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见惯了感情的分分合合,终于明白常被忽略的亲情才是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

血浓于水,亲情如山。与生俱来,割舍不断。

当你卑微时,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是亲情;当你落魄时,牵肠挂肚、不离不弃的是亲情。

亲情,是永远的港湾和坚强的后盾,为你遮风挡雨,为你披荆斩棘,成为抵御苦难的最大底气。

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亲情,是那盏始终为你点亮的温暖的灯,让你不会孤单如沙漠,漂泊如浮萍。

50岁后,有一种生死叫成熟

几年后,阿太的妹妹、北来和西来相继归来,如同梦境一般。

西来成了知名的企业家,还被马来西亚封了爵,四处捐献教学楼,做慈善事业。北来则在家乡建了房子,开了钱庄。

百花嫁给了贫穷而善良的水得,育有六个子女。北来和西来也结婚生子,曾经稀缺的孩子现在一茬茬地落地,枝繁叶茂。

命运嫉妒他们的好日子,再次张牙舞爪。

妹妹丢下阿太,西来肝癌病亡,北来被讨债人逼得走投无路,跳进了大海。

百花30多岁就活成了一盆不能移动的花,水得百般呵护,也难逃凋谢。

阿太像饱经风霜的老树,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从六七岁开始参加死亡观摩团,结果死亡绕道而行。直到99岁,终于如愿以偿。

葬礼办得风风光光,孙子、重孙济济一堂。

阿太终究打破了魔咒:命中无子,却有三个视她为亲娘的养子女;命里无人送终,葬礼却人声鼎沸。

晚年的阿太送走了妹妹和三个子女,也送走了一波又一波老人。三十多年等死中,她看淡生死,向死而生。

中国人向来谈“死”色变,殊不知死亡是活着的最好老师。只有明白了死,才会好好地活。

海德格尔说: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死的意义,在于知道生的可贵。

人生就是慢慢死去的过程,活一天少一天。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活着的机会,死亡常常不期而至。

生命短暂而不可控,提醒我们敬畏生命,珍惜时光。即使昙花一现,也要尽情璀璨。

人终有一死,但是好的死亡是像果子熟透了自然掉落,而不是强行摘下。要想死而无憾,只有活得精彩,活出价值。

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死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活过。珍惜当下、活好现在,才是最好的选择。

珍惜眼前人,做好手边事。

写在最后

阿太一生和命运打架,走过动荡不安,历经生离死别,从容淡定地走向死亡。

她的一生,是平凡人的一生,有苦难,有伤痛,也有爱情,有亲情。尝遍酸甜苦辣,认认真真地活,开开心心地死。

《爱的历程》中有句话:

无论是幸运还是厄运,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奠基人。

人生之旅,有晴空丽日,也有狂风暴雨;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悲观的人哀叹苦难,萎靡不振,幸运视而不见,不幸成为永恒;乐观的人感恩磨砺,勇往直前,厄运变为幸运,伤口盛开鲜花。

经得起多大的磨难,享得起多大的幸福。

如果命运是一条船,你是随风漂流,还是自己掌舵?

点个「在看」,愿你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做自己命运的掌舵人。

作者 | 伏琴,读书万卷,笔下生花。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音乐 | 夜明之前

原标题:《熬不下去的时候,请读读蔡崇达的《命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