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拾身边 | 杨璐伊 张思琪:守护北大书香里的烟火气

2022-11-04 12: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守护北大书香里的烟火气

作者 | 杨璐伊 张思琪

引言

在北京大学这座顶级学术殿堂中,不仅有着鸿儒硕学、杰出名师,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凌晨开工,开启一天的征程。在每一个清昼黄昏,他们忙碌的身影未有片刻停歇。蒸包子、抻面条、炸麻花……他们用最真诚的心、最灵巧的手,在北大创造出一缕缕烟火气。“精神再高远,也总要填饱肚子嘛。”就这样,他们用一道道美味,抚慰着一个又一个燕园人的灵魂。

在学一食堂的杨师傅心中,能在北大和同学们相遇,本身就是一种缘分:从天南海北来的同学们相聚在园子里,吃他做的饭,这就是一种幸福。在外界看来是“学霸”的北大学生,在杨师傅眼中却都是馋嘴的孩子,都有着自己脆弱的一面,需要悉心呵护。在做好饭菜、逗同学们开心的同时,杨师傅也总是关注着同学们的情绪,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

01

“主食男神”

“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我在这里特别有安全感。”

北京时间凌晨四点,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杨师傅却早已从睡梦中苏醒了。从板子床上匆匆起身,四点二十分,杨师傅总会准时到达学一食堂的主食生产线上,开始为北大师生们准备新一天的早饭。热乎乎的馒头和包子一字排开,冒着蒸汽的大锅里正煮着用来做重庆小面的碱水面条,在升腾的氤氲水汽中,有一个人正在忙碌着,他就是杨高武师傅。这位热情开朗的大叔是学一食堂的主食总管,也是同学和老师们口中的“主食男神”。

每天早上,光是包子,杨师傅至少做两千个。十几年来,学一食堂的菜价没有涨过一分钱。“我每天清晨起来就先包包子,直接和面现包现蒸,做完包子就开始准备做小面的材料,准备其他面点,不管疫情前还是疫情后都是一样的流程。” 学一食堂的早饭和午饭、晚饭主食各有十几样,早饭的包子、烙饼、重庆小面、肉夹馍、吐司、牛肉馅饼、炸糕、麻花、炸油饼,午饭和晚饭的手抓饼、仙烙、金丝饼、馅饼、糖糕、麻辣糕、黑米糕,按季节变化的应季主食,像冷面和冰粉,杨师傅都会一一亲自制作。

尽管在疫情期间,学生们大量返乡,在食堂用餐的人也逐渐减少,杨师傅还是丝毫没有减少主食的花样,疫情前做多少样主食,现在还是做多少样主食,一点都没变,只是每样都少做一点。以前炒一锅可以出三盆菜,现在杨师傅只炒一盆的量。杨师傅认为,主食可以每样做得量少一些,但品种绝不能少,要照顾同学们不同的口味,无论如何不能委屈同学们。

在疫情期间,杨师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同学们的用餐质量和食品安全。杨师傅从来没有出过一次校门,居住在校内37楼地下室略有些潮湿的小宿舍里,杨师傅也能自得其乐,甚至连衣服、鞋子等等生活用品,杨师傅也都尽可能地在网上购买。“习惯了就好了嘛”,疫情造成的生活不便丝毫没有影响杨师傅的工作和情绪,唯一使杨师傅感到烦恼的便是部分食材难以送进学校,导致部分花样主食没有足够的食材来制作,同学们想吃的时候吃不上。“封校实在是没有办法,有时候食材送不进来,有些主食卖完了没有食材再做,就只能跟同学们解释一下。大家都很理解,但我还是有点愧疚,不想影响到同学们。”乐观的杨师傅从未因为疫情影响自己的生活而感到过烦恼,只有“孩子们”是否吃得满足才能够牵动他的心弦。

学一食堂的早餐“官宣”的开门营业时间是7点,但杨师傅往往在开餐前半小时便会在窗口等待第一批到来的老师和同学们。“总会有同学6点半就来了,他说‘师傅我饿了,现在能做小面吗?’那我肯定不能让同学饿着肚子啊,我就说‘行,你等一下,我现在就给你做,别饿着。’”就这样,杨师傅每天主动给自己“加班”,只是为了清晨饥肠辘辘的同学们能早些吃上一口热乎饭。早饭往往营业到9点左右,杨师傅便紧锣密鼓地收拾厨房,要在午饭开餐前准备好所有主食,中间没有丝毫停歇,晚饭前亦是如此,只有午饭结束后与开始准备晚饭前的一小时可以稍作休息。杨师傅本可以在晚上7点便收摊休息,但由于疫情的原因,许多同学吃饭都比较晚,为了照顾同学们的作息,杨师傅主动在主食窗口值守到晚上8点。杨师傅总想让同学们少吃点外卖,多吃食堂干净、安全的食物。他认定自己值守得久一点,同学们就能少饿着一点。

每天的忙碌在杨师傅看来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从来没有喊过苦、喊过累。每当有同学向杨师傅说“您辛苦了”,他都会乐呵呵地回一句“我这有啥辛苦的?我从来不觉得辛苦”。在杨师傅心中,服务行业的辛苦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快乐。“要是怕辛苦,就不会选服务行业。选了服务行业,就不要说辛苦。”这正是杨师傅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正是这种态度,使杨师傅永远秉持着一颗热情、乐观的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了12年。

02

“老顽童”和“老朋友”

“我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就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天天开心!”

杨师傅连续几年被评选为“北京大学十佳服务员”之一,并且拥有许多“铁杆粉丝”,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老顽童”。每一名来食堂吃饭的同学,杨师傅都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经常光顾学一食堂主食窗口的同学们,杨师傅能够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把他们的口味和喜好一一记下来。有时候常吃鸡汤面的同学突然想吃鸡蛋面了,杨师傅还会故作诧异地问:“今天怎么啦?怎么不吃鸡汤面?”然后笑着打上满满一碗鸡蛋面。碰到经常吃冬菜包的同学,如果正好冬菜包卖完了,杨师傅会在同学走向窗口的时候就对他喊:“冬菜包卖完啦!今天尝尝牛肉饼吧!”

每每说起校园里的同学们,杨师傅的语气总是充满慈爱:“大家都不在父母身边,哪有不想家的呢?在家想吃什么父母就做什么,在这不一样,但我会尽量想着他们,满足他们。我希望最起码他们来到学一,能有家的感觉,能感觉到温暖,少一点想家的思绪,就能在学习上更投入。”

在杨师傅心中,能在北大和同学们相遇,本身就是一种缘分,从天南海北来的同学们相聚在园子里,吃他做的饭,这就是一种幸福。杨师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尽量满足同学们的个性化需求,陪他们聊聊天,逗他们开心,只为了让同学们吃得开心一些,缓解思乡情绪。同学们每每来到学一的主食窗口,杨师傅总要和他们逗上几句嘴,同学们也乐在其中。“玉米啊?玉米卖完啦!”转眼便变出一根玉米来,这是杨师傅惯用的“小把戏”。

每年新生报到的时候,都是杨师傅工作量最大的时候。新生带着家长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地在食堂里吃着来到北大后的第一顿饭。杨师傅看到他们,既欣喜又羡慕。每逢这时,杨师傅便立刻将羡慕转化为了动力,将自己的工作也当作了在北大的学业道路,不断地努力学习、奋斗着。

谈起自己的“老顽童”称号,杨师傅笑着说:“你板着个脸,就没人理你,但你跟他开玩笑,他就开心,他这一天都会开心。和大家开开玩笑,交个朋友,有时间就聊聊天,多好啊。”不仅仅是和同学们,哪怕是书记来到学一食堂,杨师傅都会和他逗上几句嘴,和他开开玩笑。食堂经理有时会开玩笑似地问杨师傅:“你知道他是谁吗?你就敢跟他开玩笑?”杨师傅总会哈哈大笑着回答:“他当他的书记,我卖我的饭,我和他开开玩笑,他开开心心多好呢?再说如果他不开心他也不会天天来我这里吃饭。”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里,杨师傅是整个学一食堂的开心果,甚至是学一食堂的灵魂。在许多同学的心目中,杨师傅早已成为朋友,甚至是亲人一般的存在,杨师傅经常因此深受感动。

在学一工作的12年来,杨师傅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永远用最真诚的心对待他人,也收获了许多真挚的感情。一位北大的博士生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写道:“我在北大奋战十年,杨师傅给我做了十年饭,我现在白白胖胖的,多亏了杨师傅。”杨师傅用他十年的餐饭,成为一位博士生的成长见证。在杨师傅心中,同学们就是他的家人,他永远倾尽全力去关心他们、呵护他们。而同学们面对师傅的关怀,自然也是用更充沛的感情去回馈。甚至有同学激动地表示:“杨师傅没有闺女,我给杨师傅当闺女!”

除了对同学们日常饮食上的关心和照顾,师傅也格外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杨师傅曾经遇见过一位患有轻度抑郁症的女同学,她经常来到学一主食窗口吃饭,但却从来不用碟子装食物,而是直接把馒头、包子直接从碟子中倒出来放在托盘上用手抓着吃,杨师傅敏锐的观察力使他察觉到了异常,认定这个女同学心里有很大的压力。与同学们长期朝夕相处,杨师傅对于同学们的情绪非常敏感。女同学吃完饭后,杨师傅主动上前和她搭话,和她聊起家常。于是之后三个多月的时间,杨师傅每天晚上下班后都在食堂门口等这位女同学,和她聊天。杨师傅给她讲自己的故事,听她倾诉生活中的苦恼,用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感染着她。这位女同学最终从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在毕业的时候,这位女同学特意来找杨师傅合影留念,不断地表示感谢。但杨师傅却从不以“恩人”自居,他认为,其实只是单纯地聊聊家常,聊聊生活,就可以帮同学们减轻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是他唯一可以帮助同学们的,也是他最愿意做的事情。

03

一步一个脚印,在北大找到使命感

“只要自己上心学,什么都不难。不上心学,学一辈子都不可能学得会。”

刚来到北大时,杨师傅的岗位并不在学一食堂。2007年,杨师傅的儿子率先来到北大工作,杨师傅此时还在老家打工,儿子一句“别在老家干了,一起来北京吧”便使杨师傅踏上了来京之路。刚来到北大的时候,各处岗位都不缺工人,杨师傅只能来到燕园泉水厂询问,所幸工头将杨师傅留了下来。在燕园泉水厂送水的三年里,杨师傅只有一辆脚蹬三轮车,一辆车至少需要拉4桶水,蹬起来十分费力。三年来,杨师傅风雨无阻,无论多么恶劣的天气都不能挡住他送水的路——“不能耽误师生们喝水啊”。

正是怀着这样一颗极度负责的心,杨师傅一路从燕园泉水厂干到了学一食堂。2012年,刚来到学一食堂时,杨师傅什么主食都不会做,甚至连一次包子都没有包过。所有做主食的功夫,都是杨师傅慢慢进修、慢慢学,才学会的。

从最开始的搬水工人,到后来的主食总管,杨师傅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用100%的心血干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从最开始的“主食小白”,到现在的“主食男神”,这并不是杨师傅“摇身一变”便可以达成的,而是经历常年日积月累,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种花样主食的制作方法,才有了今天的“功力”。“我经常自己自学,研究新菜,在手机上看到了什么食谱我就自己研究,做出来看看同学们的反应,同学们要是喜欢我就继续做,基本上每两周我就会研究一个新花样,像之前的八宝饭,还有现在的肉松滑蛋吐司,都是我自己研究的。”对杨师傅来说,研究年轻人的口味习惯是他非常重视的。目前学一食堂早餐的肉松滑蛋吐司是最受同学们喜爱的“明星产品”,也是杨师傅在休息时间上网“探索”的成果。对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新颖”“时髦”的食物,杨师傅一直潜心钻研,希望打造出满足同学们口味的花样主食。

刚来到学一工作的时候,杨师傅就完全融入了食堂的环境。在杨师傅看来,北大的师生们都非常好相处,从来没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反而非常喜欢和他聊天。“像有一些老教授,他们退休了以后也会每个礼拜来找我聊天,我有时候走在路上就总有同学跟我打招呼,多好啊。”老师和同学们来学一吃饭的时候经常会给杨师傅带点小礼物,但杨师傅从来都不会收。“我当然不能要,我是做服务行业的,我给大家带来欢乐是我应该做的,怎么能因为认识人家我就收人家的礼物呢。”杨师傅虽然十分感谢师生们的厚爱,但他有着自己的原则,坚决不收任何礼物。

杨师傅喜欢北大的师生,喜欢他们的人情味儿,这也正是他坚持在北大工作的重要原因。来到北大之前,杨师傅在青岛打工,为工厂做鞋底,一双只挣六分钱。后来,杨师傅又去了烤肉店打工,但也没有坚持太长时间。在杨师傅眼中,曾经打工的地方遇到的人都不太友善、不太和谐,但是来到北大工作后,杨师傅却受到了尊重。在杨师傅眼中,北大的师生从不会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也从没有因为杨师傅是服务人员便看不起他,人人都对他友好相待。收获了善意,自然就会给予善意。在杨师傅心中,北大的师生们都是他的朋友、孩子,他不会把他们分为教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来看待,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十几年来,师傅遇见过的同学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在师傅眼中,孩子们的友善与真诚从来都没有变过,每一批同学都是如此。

在北大工作十余年,杨师傅对北大拥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挑不拣,不争不乱,踏踏实实地干,开开心心地干,干好每一件事。杨师傅希望能给每位同学都留下一个好印象,希望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记住北大。“我不要他们记住我,我就想让他们记住北大!”杨师傅为自己服务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使命”,那便是在同学们心目中为北大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们时刻都能记起北大的温暖。“虽然我在北大这么一个高级学府做饭,但我时刻记得自己的本分,我是一个打工人,我要让师生们吃得好,吃得开心,我自己真诚坦荡,就可以了。”

谈到对未来的计划,杨师傅认为自己会一直坚持在学一工作,“我既然选择了这里,就绝不会后悔。”有些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前来探望杨师傅,杨师傅总会开玩笑说:“你就读了四年就毕业了,我都呆了12年了,我还没毕业呢,你怎么能毕业?你得等我毕业了以后你再毕业!”来校十余年,杨师傅的心态从未有过丝毫变化,始终脚踏实地,积极乐观。餐饮中心的领导笑称杨师傅是北大食堂的“招牌”。对待这个评价,杨师傅总是半正经半玩笑似的回答:“什么招牌,我不懂什么叫招牌,我就好好干我的活,自己开心,让大家都开心。”

在北大护好一方烟火气,是杨师傅的信条,更是杨师傅安全感的来源。对于杨师傅来说,在学一做饭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更是一份特殊的工作。在这里,杨师傅感到特别幸福,特别有安全感。“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是杨师傅对自己的定义,从未改变过。“主食男神”、“北大食堂招牌”、多年蝉联“北京大学十佳服务员”,种种称号从未让他忘记过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杨师傅只是无数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但也是特殊的那一个。像所有平凡的劳动者一样,他为了生活奔波,辛劳工作。但他又和许多平凡的劳动者不一样,他永远炽热、永远真诚,永远用乐观的心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在北大这座顶级知识殿堂中,杨高武师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当书香气和烟火气交融,北大总是焕发着缕缕生机。

本文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年《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课程作业,获得“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优秀作品。

原标题:《重拾身边 | 杨璐伊 张思琪:守护北大书香里的烟火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