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本书给了我力量。

2022-11-04 12: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天渐渐黑了,我在这里坐了六个小时。喝了一杯咖啡、一杯橙汁,吃了一份意大利面、一块饼干,读完了一本书,听了一下午雨。在这之前,还和朋友谈了一席话。

谈话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很热爱聊天,这似乎是人的一项本能。

不过,真正有满足感的聊天是少见的。因为这不仅需要口腔快感,还需要颅腔快感。一场令人满足的谈话会不断刺激你的大脑,你必须加速运转,找到那些已经潜伏在意识深处但还没有成型的想法,讲出那些已经思考了很久,但还没有好好表达的部分。

一场这样的谈话,需要两颗可以共振的脑袋,互相激发,共赴一场未知终点的旅途。

然而,很的时候,我们的谈话并不能达到这种状态。它们要么是浅尝辄止的,要么是工具性的,要么会陷入一种奇怪的软绵绵的疲惫状态。

浅尝辄止,可能是因为话题不匹配,头脑不匹配;工具性的聊天,比如买单,比如问路,达到目的立刻离开,并不更深一步。而那种软绵绵的疲惫长谈,往往很有吸引力。谈话像化开了的巧克力把参与其中的人包裹住,每个人都懒懒地,已经说了好久,但是还不够,还要继续,一个话题枯竭了,那么再重新开启一个,我们不肯说再见,不肯说离开,就想这么没天没地的谈下去。我们太爱聊天了,义无反顾,沉溺到底,等到终于结束的时候,反倒有一种空虚。

我说的满足的聊天,是稍微节制的。而这样的谈话,其实最适合采访。因为是采访,双方并没有情感需求。摆脱了这一负累,反而可以更加单纯的进入那些真正有意思的,也许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触及的话题。

我挺爱看许知远的《十三邀》,因为在这个节目中许知远也是谈话的参与者。在很多其他的访谈节目中,采访者是隐匿的,他们的全部目标就是让受访者说活,他们自己是不重要的,这被看做是一种新闻操守。

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双方都能够有所显露的谈话,因为在这样的谈话里,人才还原为真实的人,而不仅仅是工具。在看《十三邀》的过程中,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许知远的性格,他的矛盾和无力,还有他的思考。

这正是看别人聊天的乐趣,看别人聊天和自己聊天是不一样的,你置身事外,你是他者,你不用立即回应,你可以跟随话题展开自己的思考,也可以退一步审美的去看他们的谈话。

更重要的,你可以通过一场谈话发现别人和自己的相似与不同,我们在观看别人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有魅力的人,不仅靠思想,还靠人格,而人格魅力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容易在严谨的文章中显现,但在自如的谈话中,则可以清楚的看见。

之前推荐过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里面提到过一个现在已经被边缘化的词——“榜样”。

榜样是一个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机制。榜样不是偶像,他是可以接近的,是更好的自己的具体呈现。

我们从榜样身上获取力量,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显示了我们愿望的可能性——既然他可以做到,那么,我们也应当可以。

下午看刘忆斯的《书在别处》,就是一种感到榜样的力量的过程。

这本书是一本采访集,采访对象是众多我了解和不了解的港台作家。比如董桥、陈冠中、李欧梵、李敖、杨照、李长声等等。

这些人,我有些了解,有些则从来没有听过。看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不断了解这些人的过程。

然而,了解这些人有什么用处吗?

不知道对别人有没有用处,对我来说,我真的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到力量。

比如杨照,他做很多事情,他在一个智库机构任职,也在林怀民的”云门舞集”里当管理顾问。

他还是台湾一家医院行政中心的首席顾问,一周要有一天半在那里上班。另外他还在诚品讲堂上课,在敏隆讲堂讲中国史。除此之外,他每天还要写专栏,写自己的书……

他说,“人最大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也不是为了一个领薪水的手段,而是个人生命的意义,我会试图在我的工作上去实践这些东西,去参与社会的建设。”

在这个价值观摇晃的时代,从这些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些已经不多见的信念。这些信念,往往不在于言辞,而在于做事。

从他们身上,我获得了力量。

原标题:《这本书给了我力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