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产业】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上海驶入自动驾驶“快车道”

2022-11-04 1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月2日,工信部会同公安部组织起草《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回溯近期,本次《通知》并非是唯一一份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文件/政策。工信部10月13日宣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领域国际标准ISO34501《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词汇》已正式发布;工信部9月也另就《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可见,国家对于自动驾驶领域愈加重视。如今,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成熟之后,汽车智能化或成新的历史性机遇,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变量,越来越多玩家将涌入自动驾驶这一赛道。

那么,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现状如何?目前哪些企业涌入该赛道?未来发展前景又是如何?

01

从L1至L5

自动驾驶渗透率稳步提升

自动驾驶是指汽车在转向、油门、制动等具有关键安全性的控制功能方面可以自动完成控制动作,而无需驾驶员直接操作。

在自动驾驶涵盖多种解决方案,包括“非全栈解决方案”、“全栈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方案”等。

非全栈解决方案主要针对单独的技术或产品提供服务;全栈解决方案需要掌握自动驾驶领域最核心最关键的全部技术,从数据获取、底层算力、软硬件开发等层面形成闭环,拥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强的可控性;一站式解决方案除了具备全栈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外,还能够提供前中后端一体化的运营服务,构建一站式大生态。

在等级划分方面,2021年8月,《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推荐标准(GB/T40429-2021)正式出台,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将自动驾驶分为6个等级,从L0级应急辅助到L5级完全自动驾驶。其中,0-2级为驾驶辅助,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仍为驾驶员;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

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根据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以及行业自身发展规律,2020年我国市场L1-L3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合计为50%,L3级开始进入市场;预计2025年各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将合计达到80%。自动驾驶渗透率正稳步提升。

02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19家上海企业获近60亿融资

作为自动驾驶领跑者的上海,也在不断推进智慧交通生态加速融合。在L1-L5阶段,不少企业已实现各阶段量产突破,并完成融资。

根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统计,2022年,共计有19家上海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完成融资,融资总额近60亿元。除去未透露的,超亿元的融资事件有7起,融资总额超57亿元。

从融资轮次来看,战略融资最多,共计有10起;其次是A轮(包含Pre-A轮至A+轮),共计有8起;随后是B轮(包含Pre-B轮至B+轮),共计有3起;然后是C轮,共计有2起;最后是天使轮和E轮,各有1起。

从所属区域来看,浦东新区有8家,涉及企业分别是:几何伙伴、纵目科技、领目科技、魔视智能、映驰科技、零念科技、衍视科技和智驾科技。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张江的有6家企业。

嘉定区有5家,涉及企业分别是:集度汽车、易咖智车、同驭汽车、沛岱汽车和千顾科技。

长宁、杨浦、松江、金山、闵行、崇明区各有1家,涉及企业分别是:西井科技、比博斯特、仙途智能、寅家科技、云骥智行和嬴彻科技。

嬴彻科技通过“技术+运营”综合发展战略,自研全栈自动驾驶技术,构筑性能和成本优势,携手东风商用车与中国重汽发布全球首款量产L3级别自动驾驶重卡。目前,嬴彻科技已成为业内首个量产L3级别自动驾驶重卡的公司。

嬴彻科技成立于2018年,注册地位于上海崇明,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网络运营的公司,也是5家头部自动驾驶重卡科技公司之一。企查查显示,公司已完成4轮融资,融资总额超44亿元。

纵目科技拥有领先的算法能力、完整的系统设计能力和车规级别的生产制造能力。通过领先的系统能力和首屈一指的量产实力,成为了国内率先获得整车厂L4级别量产项目定点合同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并与一汽红旗、长安汽车等多家国内主流主机厂商建立了量产合作关系。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是领先的自动驾驶和高级汽车辅助驾驶产品及技术供应商。企查查显示,公司已完成11轮融资,除去未透露的,融资总额超15亿元。

魔视智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包括环境感知、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度的车辆定位、路径规划、车辆控制、驾驶决策等所有核心算法,魔视智能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产品,涵盖乘用车及商用车、行车及泊车、舱内及舱外、前装及后装等主流市场,覆盖L1-L4自动驾驶量产的全栈式软件。

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注册地位于上海张江,是一家以AI算法技术与先进芯片的算力为核心,提供面向前装量产的汽车智能驾驶产品的创新科技公司。企查查显示,公司已完成6轮融资,除去未透露的,融资总额超6亿元。

智驾科技在乘用车领域,MAXIEYE于2021年起,接连推出了人人可享的L2/L2++产品:MAXIPILOT®1.0和MAXIPILOT®1.0PLUS,以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方案为用户带来极致驾乘体验。近日,智驾科技宣布再获广汽传祺L2级ADAS量产项目定点。

智驾科技成立于2016年,注册地位于上海张江,是一家智能驾驶与智慧出行领域的科技公司。企查查显示,公司已完成6轮融资,除去未透露的,融资总额近5亿元。

几何伙伴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各种最先进的核心零部件以打造多元化技术方案,通过提供面向L2-L5基于机器感知和深度学习的软硬件集成系统和总体解决方案实现系统级供应。目前,几何伙伴车规级量产产品已实现稳定交付,并且面向低速和交通侧实现产品全覆盖。

几何伙伴成立于2018年,注册地位于上海金桥,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自动驾驶软硬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及引领生态建设的企业。企查查显示,公司已完成7轮融资,除去未透露的,融资总额超4亿元。

在政策方面,上海也在积极布局。今年9月5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这意味着自动驾驶行业在上海已进入商业化落地“快车道”。

03

市场规模近3000亿

跨界合作是未来趋势

在政策、技术以及资本等多方因素推动下,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证券时报发布,2017-2021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由681亿元增至23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4%。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可达2894亿元。

纵观其未来发展趋势,在智慧出行的趋势下,巨大的市场规模将吸引更多玩家涌入。未来,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商业模式将迎来创新发展。具有整车量产能力的整车企业将联合雷达、摄像头、芯片等关键硬件的供应商以及掌握人工智能算法、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的服务运营商和具有自动驾驶决策规划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共同开发应用于商业化场景的自动驾驶产品。自动驾驶跨界合作未来将成为一大趋势。

自动驾驶代表了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这也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共识。如今,自动驾驶正在进入下半场,自动驾驶或许将更快走进消费者的生活,这也意味着这个赛道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未来如何,值得期待!

原标题:《【产业】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上海驶入自动驾驶“快车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