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BMW卓越城市讲堂|李志青:绿色发展视角下的城市韧性

李志青/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整理
2022-11-07 17:4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非常荣幸来参加2022 BMW卓越讲堂。讲到韧性城市,我就想起,上海这个夏天经历了高温,又赶上了台风。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面临各种局部的、全球性的挑战。那么,人类应该怎么办?在50年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了全球第一次环境峰会;而在1987年,联合国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围绕绿色发展,在刚刚成功举办的二十大的报告里,也是浓墨重彩,我数了一下数字,一共有1114个字,专门阐释了如何促进绿色发展、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今天谈韧性城市建设,如何回应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领域面临的诸多挑战?2015年,联合国制定了《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17项目标、17种颜色,代表着各个国家、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所有人的梦想,希望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和目标。实际上,它们构成了韧性城市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绿色发展的视角。

但经过七年,这样一些目标,我们到底是离它们越来越近了,还是渐行渐远?今年10月,联合国发布了《人类发展指数》报告。这个报告每年发布,今年尤其关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这个研究的结果,令我们比较惊讶。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全球范围之内,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反而在增加。不确定性代表什么?代表在城市生活中,虽然我们享受越来越好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但在环境和资源领域,在气候变化方面,却好像越来越难以琢磨透问题所在。这也是当前追求“双碳”目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临这样一些不确定性,我们怎么看?我们知道,绿色发展是城市韧性建设特别重要的领域。在绿色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发现,经过这么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然存在蛮多挑战。

这些困难大概有四部分。第一点,我首先想讲的,是跨学科的困境。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从本专业出发。刚才两位嘉宾,一位来自产业,一位来自新闻媒体,也都从各自角度出发,探讨韧性城市建设问题。但不同的角度能否融合,需不需要融合?现在看起来,融合是必然的,但要实现融合却是很难的。当我们要解决韧性城市的问题时,会发现里面有经济学问题,有科学技术问题,还有一些人文关怀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拆开来解决,可能都比较简单,但要放到一起,就需要大师级的人物来开展研究。

第二,现在绿色发展领域,碰到的很大挑战,是来自外部性。所谓外部性的概念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比如排放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中,会对外部社会、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影响。在经济学里,这个影响被定义为外部性。外部性要实现内部化,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说,城市里大家都开车,会排出尾气。十年之前,大家讨论雾霾问题,雾霾的成因之一就是尾气。现在汽车产业全面走向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也正因为要解决这样一些外部性问题。当然,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一些努力。但是,还有好多外部性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现在看起来,要根治还有待时间。

第三个困境来自价值核算。GDP很好算,今天上海、中国乃至全球,产生了多少GDP,都可以拿出一个数字。但我们怎么计算,在绿色发展过程当中,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所产生的价值?怎么计算出一个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给社会带来的环境效益?现在看起来很难。如果这个测算不清楚,可能影响到个人、企业和社会开展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最后一个很有意思。行为偏差困境,实际讲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受到信息不对称、制度甚至一些非经济偏好的因素影响,做出一些非理性决策。比如,电动汽车现在卖得比燃油汽车贵,选择买燃油汽车还是电动汽车?很多消费者会犹豫,买便宜的吧。实际上,按理性的算法,把全生命周期成本算进去之后,会发现,买电动的、低能耗高能效的产品更划算。但消费者很多时候看不到这一点。这种行为偏差现在比较难解决,因为的确要考虑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的问题。

那么,要解决这样一些难题和挑战,怎么办?我刚好也引用了主持人刚才提到的一本书,就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德豪斯去年出的《绿色经济学》。他在里面提出了一些不谋而合的对策。我是这本书的主译者。

首要的,就是要政策,要制度建设。原来主流经济学说,不要干预企业的自主选择,要让它们自己去发挥长处,提升竞争力。事实上,现在针对绿色发展的问题,要让企业或个人自己去克服外部性,克服这些偏差,是很难的。需要引入一些比较成熟的激励机制和规则,来帮助我们的社会主体、市场主体,能够更好地在一个良治的、绿色的社会里,扮演其应该扮演的角色。

在一个良治的、绿色的社会里,应该有怎样的机制?第一,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第二,有高效的市场制度;第三,要有一套完整的、克服外部性的政策体系;第四,要通过政策驱动环境的公平正义,我们保护环境,最后还是要以人为本。

第二个措施是创新,大家都知道,要实现碳中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创新。在能源、交通、建筑乃至教学等领域,现在都在采取大量新的技术。但创新不能是无源之水,要靠投资。

所以第三个,必须要加强投资。不是传统的投资,而是绿色投资,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绿色金融。

回到中国,回到上海,要绿色发展,怎么办?实际上,英雄所见略同,东西方有一些共同的策略。

第一个,我们采取了非常完整的一些绿色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从2018年到2020年,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

第二个,我们对创新鼓励政策,现在不遗余力,现在我在高校感觉,没有比创新更重要的事情了。不仅鼓励高校老师创新,也鼓励我们学生创新创业,希望能在基础科学领域和应用科学领域,与绿色发展过程当中的碳中和、数字经济等全面融合。

上海在今年7月1日,出台了一部非常重要的法规,叫做《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在这个《规定》里,要把上海打造成一个全球的绿色金融国际枢纽。我们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绿色的金融工具,来驱动所有的企业、个人走向绿色发展。

最后我想总结一句,就是我们面临这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采取非常有战略定力的政策制度,非常有活力的创新体系,以及给我们的投资创造更强、更大的动力。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