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讨论“是人”还是“斯人”,有啥意思?

2022-11-08 15: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前段时间,@采臣老书生 在知乎上发了一个帖子,标题起得非常耸动,叫《出大事了,我们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他的证据是什么?

是他发现,《孟子·告子下》中的“故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这句话,明明以前背的是“斯人”,周围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但他查了能找到的所有课本,发现上面写的都是“是人”,所以他觉得一定有问题。

他提出了三个推论,第一个可能性是我们的记忆被修改了,我们都记忆了错误的信息,而且这个错误跨度达到全国,时间长达几十年,人数达到几亿人。这种可能性很小。

第二个可能性是现实被修改了,所有的材料都被改了一个字。这听上去也不太靠谱,因为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可以把所有我们看到的内容都修改了?

所以最后他就得出了第三个结论,就是我们的时空线被扰动了。有什么东西回到了过去,然后产生了某种蝴蝶效应,对因果时间线产生了影响,进而对客观现实产生了影响。

这个观点脑洞很大,好像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那事实上是这样吗?

我先说我的结论,然后解释。我的结论是,很多人学的确实是“是人”,而不是“斯人”。今天我们就从传播学的视角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的记忆和真正的文本之间会出现偏差?

讲述 | 刘海龙

来源 | 看理想App《传播学100讲》

01.

“斯人”比“是人”更熟悉,

传言传播的同化现象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个事件背后的现象,其实就是古文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的非常常见的错误。因为古代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权威的标准版本,也没有这种大众印刷,是靠着抄写、靠着口传,所以会导致很多文本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同一个表达,可能有不同的文字的情况。

这在古代很常见,我们还有专门的校勘学,就是把古代的文本都列在一起,会发现同一句话可能在不同版本里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大家就去探究最正确的应该是哪个,专门形成了一门学问。

所以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差错,但是大家可能就会较真,为什么记忆和现实的文本不同,觉得很困惑。(后来也有人找到了一些教材,发现有的教材确实写的是“斯人”。)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传播学里经常会讲到传言的传播,即当我听了别人说的一句话,我再传给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再传给第三个人......这么一路传下去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信息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在传言传播里,是一个非常早的话题。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Albert Bandura)在研究传言的过程中,提出了三种模式,简化、锐化和同化。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

简化,就是一开始那句话很长,然后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越来越短。锐化,就是当它变得越来越短的时候,有一些信息就被突出出来了。同化,就是在传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对文字、一些概念进行改编,按照我们自己的语言习惯重新调整。

在“斯人”和“是人”传播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同化现象。原来写的是“是人”,但“是人”这个表达在今天用的越来越少了,因为“是”这个字在古代有“这”的意思,但今天基本不再这么用了,就只是一个系动词。而“斯人”我们今天还在用,“斯”还是代表“这个”的意思,比如“微斯人,吾谁与归”等等。

因为我们用的比较多,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会把不常用的“是人”转化成我们更容易接受的“斯人”,这可能就是我们为什么记忆会发生错误的原因。

这种类型的错误非常多,比如,大家很熟悉的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xia)”,现在也改成“石径斜(xie)”了。

“白云生处有人家”究竟是出生的“生”,还是深浅的“深”?“白云生处”是产生白云的地方,“白云深处”是白云很浓的很远的地方,当然大家现在公认的应该是“生”,但“深”在意思上也不差。因为“生处”在现代汉语里面用的少,所以我们在背的时候,就很容易把它变成一个我们容易理解的概念,就更容易背成“深”。

还比如,元好问有一首词,叫做“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庸的《神雕侠侣》里,李莫愁就老唱这个歌,但歌词是“直教人生死相许”,所以很多人背的时候,就会加上一个“人”字,这是影视作品影响了我们的记忆。

这些我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可能都是因为同化现象。

02.

语言同化中的失真现象

我们其实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再进一步地谈一谈这个问题。关于同化,美国50年代的时候做过一个“里维尔研究”,就是研究传言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研究者们编了一个广告词,然后挑选了一个小镇,选了17%的住户作为样本,去拜访他们并给了每户一磅免费的咖啡,表明自己是咖啡公司的,要实验新的广告语,请住户们看看是不是朗朗上口,容易流行,然后给他们看一个印着研究者们编的六字广告语的卡片,让他们说一遍并记住。

三天后,研究者们再次来到小镇,带一些咖啡去拜访小镇里的每一个住户,请他们尽量去传播广告语,并承诺,等广告语流传开,自己会再次回来,到时候所有能够正确说出广告语的人,都可以得到一磅免费咖啡。包括首批看到了卡片的住户,也一样。

三天之后,研究者们来回访,很多小镇的居民都知道他们要来,而且也都知道了广告语。广告语是“Gold Shield Coffee Good as Gold”(金盾咖啡,质优如金),有点拗口,有很多相似的字。

住户们在接受的过程中间,出现了刚才提到的几个现象,第一是吃字,比如把“gold shield coffee”记成了“gold coffee”;第二种是突出,有的人把“ good as gold”中的“good”忘记了。

最重要的是第三种,就是同化。研究者们把同化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许多受访者会在广告语上加上一个或两个词,使它更符合自己的语言习惯或者是英语口语的表达方式,比如“Gold shield coffee is as good as gold”“Gold shield coffee is just as good as gold”,这被称为语言性的同化。

在实验中,经常会发现语言性的同化,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失真现象是发生在讯息传播过程的前两级之中,但是随着广告语在后面变得越来越短,就是前文提到的简化,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就会急剧下降,因为短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没有办法再加进这种多余的词了。

同化中的第二类现象比前一种更重要,叫做概念性同化,即实验对象会用他们周围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去替换广告语中的概念,或者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比如有受访者说,这条广告语是“The coffee that is good to the last drop”,这是当时另外一个品牌的咖啡广告语。

最后还有一类失真现象被称之为叫做合理性的信源同化。这种失真严格意义上来讲,信息其实没有改变,但是受访者把获得信息的来源弄错了,有几个人认为,他们不是从邻居那里听来的,而是从广告里听到这个信息的,还有人认识是从咖啡馆上看来的。

在是“斯人”还是“是人”的争论里,其实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因为我们更熟悉“斯人”,所以我们就会用这个表达,去同化我们更不熟悉的、已经不再使用的“是人”的概念。

03.

“艾滋针”传言的本土化现象

这个传言的现象其实在中国也有人做过研究,周一成教授在他的一个研究里面,讲过一个案例,是“艾滋针”这个传言在中国是怎么被同化的。

所谓的“艾滋针”最早是198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互联网上出现的传言,说有个人去看电影时,被椅子上的针扎了,旁边还有一个字条,说“你已经感染了艾滋病”。

还有一些说法是,针头还出现在电话和汽水贩卖机的找零的吐币口,我们拿找零硬币的时候,就可能被扎。网上的传言里面还说到,达拉斯警察局转发给华盛顿所有地区的所有政府,让大家提高警惕。

艾滋病最早是在美国被报道,而且在美国也是比较早爆发的,所以1988年的事件一直到了1999年才流传出了中国的“艾滋针”的传言,这实际上是有一个传播路径的。

当时中国出现了河南有一些人卖血,导致了艾滋病传播的情况,所以在1999年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艾滋针”传言,说是西瓜被注射了艾滋病人的血。这导致了很多西瓜滞销,大家都不敢买西瓜了。

在2001年湖北又出现了传言,说河南有西瓜被注射了艾滋病人的血液。同一年,天津也出现了“艾滋针”的传言,说在天津的商场超市路边,有人拿着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针扎路人,还说警方接到了46个人报案,抓获了4人,显得很真。

到2002年、2007年,广州、深圳、上海都出现了传言,而且后来传言还出现了一个变体,是说有一个生产牙签的人感染了艾滋病,所以就把他的血就滴到了牙签上。到了2011年,在新疆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烧烤签子被艾滋病人的血污染的传言。

我们可以发现,在美国,传言的场景是电影院、自动贩卖机,但是到了中国就变成了西瓜、牙签、烧烤。

同一个传言,到了中国之后,我们就会对它进行改造,把它变成了我们能够接受的东西,这个就是传言的本土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传言的同化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传言中的现象。

04.

所有的记忆都是集体的

我们刚才从传言中的信息同化的角度来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以为背的是“斯人”,但实际上是“是人”。还有一个角度,涉及到记忆的问题。

很多人会觉得,明明我们大家都记得是“斯人”,不可能说所有人都记错了。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记忆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一般会认为,记忆就是过去客观发生的事情,我记住了,后来把它反映出来。但按照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的说法,所有的记忆都是集体的,也就是说私人的记忆是很难存在的。如果一个事儿就你一个人看见,就你一个人经历,这个事是很难被记住的。

开创集体记忆理论的莫里斯·哈布瓦赫

最极端、最典型的就是你做的梦,如果你不把它写出来,或者不讲给别人听,你会发现这个梦很快就会被忘掉。

往往被记住的,是那些我们在传播的集体的记忆。也许你记得的就是“是人”,但是记忆可能只有你知道,别人不知道,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慢慢的记忆就会比较模糊。当这个帖子出现的时候,这种传播其实会重构你原来的记忆。

所谓的重构,经常会有一个现象,就是往事重现。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或者你在经历一个场景的时候,会突然有一种恍惚感,觉得这个事过去经历过,这就叫做往事重现。

这个现象很多人觉得它很神秘。其实也不神秘,这就是我们用现在的感知,用现在的经历,去替代了我们以为的过去的记忆。这是往事重现的一种解释。

也就是说,我们的记忆常常是当下建构的,并不是客观的,好像有一个文件在文件夹里,可以随时把它拿出来。因为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比较偷懒,会找那些我们最容易看到的信息。

所以真要问你,当年背的是“斯人”还是“是人”,说实话,已经埋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了,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堆网上的信息都在说是“斯人”,那你脑子里,“斯人”的记忆就是最浮在面上、最新鲜的。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的大脑是特别偷懒的,所以“斯人”很快就被调用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答案其实都现编的,并不是我们真的到记忆库里面去翻找的。同时,思维定势,以及我们对问题的一些认知模式,还有刻板印象,都会重构我们的记忆。所以,记忆有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可靠的。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里面就讲到了这个问题,夏雨饰演的主角,是把过去的记忆完全打破了,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构了过去。其实真实的事件和记忆是有差别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角所记忆的在海上漂流的过程,和实际发生的事件,也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总觉得记忆是客观的,但其实我们常常会根据当下的情境,去建构了一个并不存在的记忆,或者对过去的记忆进行改造。

当网上突然出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个说法的时候,你临时形成了一个你以为的当年的记忆,但其实,这个认知是你受帖子的影响建立起来的,我们是被这个帖子改写了记忆。

有一些人背错了,他们来暗示了大家,认为这个错的就是正确的答案,才导致出现了“好像时空线被扰动了”,这个特别神秘的解释。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传播学里的传言传播的同化现象,了解一下集体记忆或者我们个人记忆的建构情况,这是我们能从中获得的一点点启示。至于其他的,大家也不必在意。

*本文内容整理自看理想音频节目《生活在媒介中:传播学100讲》番外,内容有大量删减编辑,完整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移步至看理想App内收听。

配图:《暧暧内含光》《记忆碎片》《搜索》

题图:《编辑部的故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