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本周开始,仙游天气将大反转......

2022-11-07 16: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今日(11月7日)18时45分

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

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

万物收藏

你准备好迎接冬天了吗?

立冬之后,在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将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在我国南方地区,立冬后气温也在下降,但不如北方明显。

民谚“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二十四节气的季节划分中,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但在南方地区,立冬到小雪节气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

根据最新发布的气象国家标准《气候季节划分》,气象意义上入冬日的判定依据是“日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从常年入冬时间看,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北部和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及新疆一般在10月入冬,华北地区南部、西北地区南部、黄河下游至长江以北地区多在11月先后入冬,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地区、四川盆地一般在12月先后入冬,华南地区北部的一些地区常在来年的1月才进入冬季。而我国北回归线以南,除海拔较高的地区外,气温一般达不到气象上的入冬标准,属于无冬区。

低层受入海高压底部东到东南气流影响

今天我市阴转小雨

今日0时至8时最低温为

仙游游洋河星村站点

只有11.5℃

8日小雨转阴

9日高空槽东移入海,天气小雨

今天我市气温略有回升

沿海平原气温在18-23度

日内陆气温在17-23度

夜晨气温较低

提醒大家适当添衣保暖

谨防感冒

今天我市沿海风力依旧较大

东北风5-6级阵风7-8级

出海船只及海上作业人员

请注意防范大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仙游未来几天的天气

从周四开始

气温逐渐回升

天气仿佛回到了初夏时节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

夏装不要急着收

仍可派上用场哦~

立冬后万物都趋于休止

开始养精蓄锐

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

此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期

立冬常吃四个“三”

01

吃“三蔬菜”

��芹菜:降压祛痰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平肝健胃,味甘辛无毒,多食,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降血压作用。

��莴笋:有助消化

莴笋中含大量的钾,其中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花菜:补维生素

每200克新鲜花菜,可为成年人提供一天饮食所需的维生素A 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100克可达80毫克,比我们冬天常吃的大白菜、黄豆芽菜高3~4倍。

02

吃“三水果”

��梨:止咳化痰

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生津去燥等功效,最适宜于冬季发热和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疼,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立冬之后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冬燥。但梨性寒,脾胃虚弱者不宜多用。

��苹果:生津解渴

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除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外,还含有较多的镁,能使人皮肤健美、红润、光泽。

��猕猴桃:帮助消化

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心脏健康、帮助消化。猕猴桃性酸,味甘寒,还具有生津润燥的功效。

03

喝“三粥”

��红枣芝麻粥:擅补肾气

立冬后天气更冷,有些肾气不足的人就会感觉手脚冰冷。推荐喝红枣黑芝麻粥,能迅速温暖身体,也助于体内微循环,尤其适合手脚冰凉或便秘者。红枣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黑芝麻补肾填精益脑,亦有润燥乌发通便之功。

��腊八粥:养生助消化

冬季养生粥之中最出名的就是腊八粥了,在冬季的时候,喝腊八粥不但能帮助女性补铁,还能让老年人吃了助消化。

��小米麦仁粥:安神养胃

冬天很多人都有胃寒不适的问题,这时候喝点小米麦仁粥很有好处。小米有很好的安神养胃作用。麦仁含有优质植物蛋白,少量脂肪、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还含有降血压肽等,有补虚,厚肠胃,强气力的功能。

04

吃“三”零食

�� 枸杞:补肾益精

冬季寒冷,补肾正当时。枸杞子归肝、肾经,立冬后吃点能补肾气、平补阳气,益精明目,养血,延缓衰老。

��栗子:补脾健胃

中医认为,栗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又被奉为“肾之果”。而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

��松子:润肤止咳

冬季皮肤干燥,老人易皮肤瘙痒,进食松子仁,能养液息风,滋润肌肤,预防和辅助治疗皮肤干燥症。

同时,松子仁每百克含热量681千卡,常食之能给机体提供较高的热量,尤其在寒冷冬季,对老年体衰、体虚者补充机体的能量,更是颇有裨益。

一定要好好补冬哦~

原标题:《本周开始,仙游天气将大反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