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太平公主》⑩ | 权倾一时,她最终却悬梁自尽

2022-11-10 13: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太平公主》,本书的作者是隋唐史学者蒙曼,她引经据典,讲述唐朝历史上宫廷动荡的八余年,提到了太平公主、上官婉儿、韦皇后、安乐公主这四位女性,以及她们共同构建的红妆时代。让我们阅读这本书,揭示大唐盛世不为人知的前夜。

我们会从连续留言互动10期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江徐

十点人物志出品

昨天我们了解到的是:姑侄二人经过几轮斗法后,太平公主利用男宠和招揽人才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太子李隆基为了对抗太平公主,在谋臣筹划下准备发动政变。最终,因为手下人的疏忽而导致政变流产,清除太平公主的计划也因此落空。

接下来,李隆基还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打压自己的姑姑呢?她又将面临怎样的人生结局?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太平公主的死亡

因为一场政变的失利,李隆基非但未能清除掉太平公主,反而给自己惹来麻烦。

在此事件中损失两位谋臣,李隆基的势力变得更弱。太平公主反倒因为被同情,因而占了舆论优势。与此同时,李隆基的这一举动让太上皇李旦不寒而栗,也便和太平公主站到了同一战线。

先天元年年底,也就是李隆基策划政变的三个月之后,在太平公主的怂恿下,太上皇抛出一条诰命:

让李隆基准备巡行边疆,时间定在来年八月。

李隆基清楚,政局变化莫测,自己一旦离开京城,说不定还会丢掉皇位。为了保住皇位,保住性命,他决定先发制人,马上搞政变,直接夺权。

想搞政变,得有一个理由。什么理由呢?

李隆基和一帮谋臣经过商议,决定构陷太平公主,就说她搞阴谋,诬陷她派宫女向李隆基投毒,还准备搞政变。

先天二年七月三日,李隆基突然宣布:根据可靠情报,太平公主即将发动政变,为挫败她的阴谋,拯救国家,他们必须提前行动了!

按照计划,李隆基和几位谋臣率领三百万骑,走出宫殿,召见追随太平公主的禁军将领。不知就里的两名将领很快一命呜呼。

随后,李隆基又率领人马一路厮杀,去往朝堂。对于当时的局势,书上写道:

“李隆基的政变计划针对性很强。首先解决了太平公主手下的文武大臣,又软禁了太上皇李旦,一下子就控制住了局势,太平公主的势力基本就被瓦解了。”

顷刻之间,大势已去,太平公主只有逃跑出宫。逃往哪里呢?

她逃去了终南山上的一座寺庙,在那里呆了三天。她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属于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即便落荒而逃,即便最终没有斗过侄子,她骨子里始终骄傲得像一只雄鹰,喜欢自由翱翔,不愿意像麻雀那样躲在寺庙里苟且偷安。

所以,三天之后太平公主主动下了山。聪明如她,自然明白回去意味着怎样的结局,但事已至此,已没有退路。

看见太平公主回来,李隆基马上派人送上三尺白绫。

荣华富贵了一辈子,明争暗斗了一辈子,筹谋策划了一辈子,叱咤风云了一辈子。最终,面对这样的结局,太平公主也只能长叹一声,悬梁自尽,享年不到五十岁。

权力这回事,向来都是树倒猢狲散,随着太平公主自尽,她的党羽很快被一网打尽。

她的四个儿子曾经沾母亲的光都被加官进爵,享尽荣华富贵。随着母亲的失败,功名利禄一夜之间成为云烟,其中三个儿子被李隆基处死,只有当年太平公主与薛绍所生的次子薛崇简活了下来。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斗法期间,薛崇简站在李隆基这一面,劝母亲见好就收,不要揽权过度,也因此常挨母亲打。

恰恰因为这一原因,让薛崇简免除一死,保留官职,同时改姓李。

三个儿子因为站在自己战线最终被处死,另一个儿子因为跟自己对着干而保全性命。太平公主荣耀一生,这大概是她最大的悲哀。

该如何评价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从武则天晚年开始参政,叱咤风云二十年,最终落一个凄凉境地。

她为何与女皇的宝座无缘,未能像武则天那样登上权力的巅峰呢?

对此,《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一书的作者蒙曼列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则天。

对李唐皇室而言,武则天是媳妇,而太平公主是女儿。中国古代讲“女生外向”,在父权制度的传统下,女儿是娘家的客人,媳妇却是主人。

一言以蔽之,她只是大唐的公主,没有对大唐王朝指手画脚的真正权力。

第二,太平公主的政治实力不如武则天。

武则天在当女皇之前,当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和五年的太后,长期参政,用人得法,在官民这里树立了稳固威信。而太平公主参政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她所能控制的官员仅限于高层,缺乏社会基础。

第三,太平公主的对手远比武则天的对手强大。

武则天当女皇时,对手是自己的两个儿子,母亲的名分让她拥有莫大权威。而太平公主的政敌是侄子李隆基,相比而言,姑姑对侄子没有名分上的优势,也就没有权威。

另外,从实力上来看,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政治才能远不如武则天,可以说对付他俩并不费力。而太平公主的政敌李隆基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英主,政治能力远胜于父亲唐睿宗和伯父唐中宗。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太平公主虽然具有政治抱负,也不乏政治能力,上下求索一生,始终离她的目标非常遥远。

人生苦短,风起云涌间,她只能作为一颗政坛流星,划过浩渺无垠的历史长空。

作为政治人物,太平公主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一书的作者蒙曼认为,首先,太平公主是一个为维护李唐王朝立了大功的人。

不论是武则天晚年的神龙政变,还是唐中宗暴崩后的唐隆政变,她都有参与策划。这两次出手,确保了皇位在李唐皇室的继承。

“大唐王朝能够薪火相传,延绵近三百年,有太平公主的功劳。”

其次,太平公主是一个有政治才华的人。在用人方面,她的眼光远胜于两个哥哥,深得她母亲武则天真传。根据史书记载,太平公主仗义疏财,经常接济士人,也因此获得士人的称赞和追随。

在她招纳的人才当中,有一个叫萧至忠的人,一度被提拔为宰相,后来作为太平公主的同党被处死。十多年后,李隆基想起来还会叹息,遗憾萧至忠晚年站错队,不该跟随太平公主,否则也是贤相。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太平公主在选人、用人上还是有一套的。

虽然具有才能,建过大功,也会招揽贤能,但因为没有获得站在政治前台表现的机会,更因为她始终走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而非将才能用于治国,所以注定像流星划过夜空。

随着她的死去,唐朝历史上大放异彩的红妆时代也彻底结束,之后掀开开元盛世的历史新篇章。

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时代的必然?

书上写道:“红妆时代的结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只有女性干政的历史结束了,才可能有开元盛世的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只有红妆时代结束,才能真正结束武氏势力的影响;只有结束红妆时代,才能结束女性对政治的不正常干扰;只有结束红妆时代,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小人当道、世风败坏的局面。

太平公主所走过的传奇人生,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波澜起伏的时代,就像书的结尾所总结的那样:

“在红妆时代里,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血腥的宫廷政变,最后终于清除了外姓和女性的势力,武则天时代社会改革的成果才能显露出来。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大唐王朝才终于走出了历史发展的瓶颈,迎来了锦天绣地、满目俊才的开元盛世。”

结 语

今天,我们了解到了太平公主最后的结局,以及后世对她的评价。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在权力的斗争中,至亲也会沦为政敌。李隆基在斗法中得胜,赐给太平公主三尺白绫,让她做了自我了结。

这样的结局,让人读来深感唏嘘。历史长河,滔滔不绝,结束的终将结束,到来的也终将开始。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原标题:《《太平公主》⑩ | 权倾一时,她最终却悬梁自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