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暖!这群“大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2022-11-11 16: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月9日

大同新增新冠肺炎

确诊病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27例

城市按下暂停键以来

有一群人第一时间

向住所地街道社区报到

迅速投身抗击疫情一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大同法院干警

“疫”无反顾,党员突击队集结出发!

10月下旬,大同中院响应大同市委组织部紧急通知,集结30名党员干警先后组成三支党员突击队,奔赴高风险区抗疫一线。

“市中院支援新建材里小区的同志们请回复我一下,我这里苹果园小区有一位住户的母亲现已90岁,需要往那里送药,已和社区开好证明由我们派人送去,希望突击队同志们帮助衔接一下,该老人属独居老人,谢谢。”突击队员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呼叫后,第一时间与其取得联系,快速送药上门。

为了值好班,站好岗,把好门,突击队员们摸索总结出了“上岗之前不喝水,晚上上岗更警惕,有人出入即阻止,发现困难勤上报”等执勤小经验,当好小区守护员、群众服务员。他们中有法官、有助理,有法警、有书记员、也有司法行政人员。面对高风险区的未知危险,他们心手相牵,迎难而上。

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谷立军的妻子是大同市五医院的医务人员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女儿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在家上网课。接到通知后,他简单安顿家里后就报名“参战”;政治部干警陈前勇今年56岁,是突击队中年龄最大的,每天值班总是冲在最前头;员额法官赵成脱下法袍披起“战袍”,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初心;民四庭法官助理马欣是突击队中唯一的女同志,身材娇小,但每天执勤轮流上岗一班不落;突击队员中的陈前勇、吉永军、张勇、刘鹏和孟鑫江五人是转业军人,夜间执勤抢着上;新入职的两名青年党员干警王玉杰和梁鹰积极请缨,主动到最危险、最艰巨的地方接受锻炼和洗礼……

抗“疫”战线上超期服役的老王

10月11日凌晨两点半,大同中院干警接到了大同市四城区从6时起实施静默管理的命令,一直战斗在战“疫”一线的干警们闻令而动,纷纷奔赴社区抗疫一线。这其中有一名特殊的老兵——大同中院执行局三级调研员王文军,再有5天他就要退休了。

(左为正在夜班值守的王文军)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老王始终坚守在防疫工作一线。接到单位通知后,他凌晨三点就赶到局前社区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通知完8幢楼的业主,老王的嗓子已经沙哑得说不出话来,但他顾不上喝水,与同事一起组织人群有序排队、核查两码,中午吃了一桶泡面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到下午六点多离开社区,老王已经将近15个小时没有合眼。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的同事问老王,已经快退休了怎么还来当志愿者?老王呵呵一笑:“咱干了一辈子工作,不差这最后几天。这个时候,老党员不带头谁带头。”

(右为王文军正在核酸检测点)

几天后,根据组织安排,老王的战位调整到柳航新村小区。该社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平均年龄不到45岁,老王是队员里年龄最大的。早晨,帮助楼道消毒;白天,配合社区人员给居民运送生活物资;晚上,参加小区执勤管控流动人员。一天下来,即便是个年轻小伙子也会累得够呛,但是老王始终干劲十足。小区里的住户都担心老王年龄大了身体吃不消,纷纷劝他退居二线,但老王只是憨憨一笑“没事儿,咱当过兵,身体杠杠的!”

御泉小区里的“暖男”法官

如果告诉你,在小区里认真做环境消杀的这位大哥是一名法官,你会不会意外?他就是御泉小区抗疫临时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大同中院刑二庭一级法官张飞。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张飞冷静分析形势,结合志愿者特长进行分工,配合社区进行全闭环、分层次管控,确保小区安全。在进行核酸检测时,设置绿色通道,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上网课学生设置快速通道。

小区里一个大爷做完核酸以后,步履蹒跚,张飞主动上前搀扶,大爷觉得不好意思便开始自责。张飞主动安慰老人,“您很厉害了,这么大岁数可以一个人下楼做核酸,我们老了身体能像您这样就好了。”小区很多住户知道张飞的法官身份以后,会在排队时请教一些涉法问题,张飞坚守疫情期间不扎堆的原则,把电话号码留给大家。自此开始了白天疫情防控,晚上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为居民解答相关法律问题的生活。家人劝他早点休息时,他只是笑一笑就继续干活。他还在微信群里及时宣传防疫工作政策,妥善化解居民的疑惑和误解。慢慢地,大家都知道了御泉小区里有一位“暖男”法官。

晨曦里、夜幕下、寒风中

他们共同扛起一道抗疫防线

大同加油!

来源:山西高院、大同中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