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们在11月11日11时停战之前死去

2024-03-08 12: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怎么都没想到,历史上还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双十一”: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今天上午,完全是偶然地观看了近期颇为热门的德国电影《西线无战事》,居然发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04年前的今天!当年的德国代表在巴黎北部贡比涅森林中的福煦车厢里,签署停战投降协定,协定生效时间是11月11日上午11时。历时4年,造成1000多万人丧生的人类浩劫,终于在“双十一”这一天落下帷幕。这恐怕是马云们创设这个网购节日时没有想到的吧?

早就听说过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反战文学巨著《西线无战事》,但很惭愧,一直没有看过。今天看完电影之后,一定要再把小说找出来看一遍,因为对这版电影是否忠实于原著,存在不小的争议。

雷马克的小说原著发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年之后。10年,是完成对一场人类浩劫深刻反思的合理年份。10年,也是战争狂人卷土重来的合适时机。

1928年,德国纳粹党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冲锋队、党卫队也成为拥有几十万人的武装力量。1930年,纳粹党在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二大党。仅仅两年后,纳粹党又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次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法西斯主义终于完成对德国的统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线无战事》引起轰动效应是理所当然的。1928年,小说首先在德国《福斯报》连载。1929年1月,小说单行本出版,首次印刷5万册即刻售罄。一年以后,已卖出100万册。迄今《西线无战事》已被译为58种文字出版,总印数数千万册。

正如雷马克所说:“自从我们来到这里,之前的生活被彻底切断,战争将我们横扫一空。”这场战争,对于年轻士兵来说,是生命的转折点。战争摧毁了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和曾经的人生理想,使他们失去了传统的价值观、信仰和道德规范,失去了家庭生活乃至生命。这种深刻的反战思想,在面临法西斯主义威胁的德国和世界,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时隔94年后,美国网飞公司投资一批德国电影人重新改编拍摄这部反战巨制,又有什么意义呢?

很巧的是,《西线无战事》网络流媒体上线后仅仅两个多月,俄乌冲突爆发。这场战争被媒体称为“二战以后最大的战争冲突”。几乎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深深卷入了战争的漩涡之中。更加恐怖的是,俄罗斯二战后首次进行战争动员,乌克兰以及欧洲盟国针锋相对,毫不相让,战火有进一步蔓延和加剧的趋势。前所未有的战争阴影笼罩欧洲大地。

在这样的时候,观看这部新版《西线无战事》,尤其具有警示意义。

简单说,这是一群无知的德国青年被战争摧毁的悲剧故事。青年保罗在高亢的爱国口号下,穿上从死去的士兵身上扒下来的旧军服,和伙伴们上了前线。铺天盖地的炮火,不断死去的同伴,迅速浇灭了他们的满腔爱国热情。战争的硝烟和求生的本能渐渐地磨灭了他们善良的人性,使他们蜕变成冷酷的杀人机器。最终,在停战前夜,他们无奈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因为有了成熟的电影工业,如今展示在屏幕上的这版《西线无战事》更加具备影像的冲击力。至少在我看来,三个场面令人震撼:一是不断重复穿插在战争场面中的静谧树林、天空和平原,与炮火连天的喧嚣形成强烈对比,令人感受和平的宝贵。二是索姆河战场上,保罗与那位同样年轻的法国士兵的拼死肉搏,彰显了战争之下人性的丧失和回归。三是第一次出现在索姆河战场的坦克,无情地碾压过铁丝网、战壕和人体的恐怖场面,让我们看到人类在战争机器面前的渺小无助。

这些年,我们已经看过不少关于一战的电影,有些还堪称经典。比如门德斯的《1917》、斯皮尔伯格的《战马》、杰克逊的《他们不会变老》。这些经典战争电影给予我们很多有益的反思,令我们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

但是,更多的战争电影,却已经成为一种和平年代的低俗娱乐。逼真的影像、音效,成了对我们麻木、疲乏神经的刺激。于是,那些被和平年代惯坏了的孩子,开始呼唤战争,把战争当作实现政治抱负的工具。殊不知,这正中那些战争狂人和利用战争发财的利益集团的圈套。《西线无战事》里那位整日美酒佳肴的德国贵族将军,正是这样的狂人。在停战协议生效之前,他居然命令士兵发起冲锋,葬送了无数年轻的生命。

《西线无战事》里的血腥场面和堆成山的尸体告诉我们,战争是我们这个星球最严重的灾难。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理由,战争都是不能允许的。

此刻,在这个清平盛世,每个人抱住手机,欢度网购狂欢节之时,记住“双十一”还曾经是一个灾难结束的日子,记住战争的殷鉴不远,记住人类的阴影不散,那么,我们也许会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