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颜开:喝不完的茶,画不完的茶中画

2022-11-14 06: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很少有人因为颜料没用完,所以成为了画家;因为家里的米没吃完,成为了厨师。但就是有人因为茶叶没喝完,因此用茶汤画出了新风格。这个人就是颜开。去日本学习时,他带去了许多的茶叶,因为没有喝完,想用茶汤来试着作画,谁知一发不可收拾了。

用茶汤创作了10年的颜开,最近在上海震旦博物馆举办了名为《茶中杂咏》的画展,展出了其近3年中所创作的新作品。

在茶画中体会另一种生活

Q:

您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是什么?

Y:

在这三年疫情中,我创作了一些与之前画风截然不同的作品。巧合的是,上海震旦博物馆对我的这些作品很感兴趣,然后也得到了“时代悲鸿”和世浩文化的支持,因此就举办了此次展览。

Q:

此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Y:

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此次展览的作品画风异于从前。之前的作品都是以写实为主,现在的更为随意以及富有传统意味。不过从中倒是可以看出茶色与中国传统绘画有一些相近的地方。

Q:

展览中哪幅作品对您来说最特别?

Y:

应该是《黄粱旧梦》。这幅作品是此次展览中尺寸最大的。其次,它包含了我对本次画展游园主题的诠释。中国古代文人建造自己的园林,不单是建造,还要设计和布局,他自己还要入园入境,在这样的一个状态里去体会与生活不一样的一种自由状态。

这张作品是一个开放的,或者是人们印象中一座园林的样子。它没有围墙,所以四周留白,作品也将不同时代的人或物汇聚在园林中。整幅作品的构成是自由的,没有透视,白色的空间承载了该作品的一种空的状态。

我在诠释园林概念的时候,是想模糊时间线索,模糊身份,让不同的人或动物在园林中品茶、论道、绘画、抚琴,体验一种自由的状态。

Q:

您希望前来观展的人从您的作品中感受到什么?

Y:

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画中想诠释的那种自由和闲散感。因为许多外部因素,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我在作品中诠释的就是人们内心没有被限制的那一部分自由。比如开阔的空间,这种由茶引出来的细致体验。还有不同画面、色彩关系主体之间松散的、闲散的状态,与人们的内心产生同频,然后有一个相互的印证。

好茶叶并非出好画

Q:

用茶汤绘画和其他方式绘画给您带来怎样不同的体验?

Y:

我最早学过油画,并画过一段时间的油画,后来做过一段时间的影像,然后开始用茶来绘画。其实用茶汤绘画,我觉得是件非常普通的事。当时想出这样的绘画方式也是因为,我去日本学习时所带去的茶叶没喝完,然后当时又在画水彩,才突发奇想,也算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被遗忘在海边的碎片-纸本普洱茶、黑茶、

红茶、金粉-121cm×85cm-2020

Q:

作品最终所呈现出的感觉又有何不同?

Y:

首先它比较接近水彩,也接近水墨,因为它是用水作为媒介调制而成的颜料,但是它又有一些不一样,比如说水彩和水墨,如果要画出一个浓重的颜色,直接可以调黑色或者用墨直接出来。但是茶汤会比较浅,它一旦和水起作用后,就是我们日常所喝的茶的颜色。大家看到我的画中有一些非常重的颜色,实际上是更接近坦培拉的技法,是一层一层染出来的,所以它不能像墨一样,一次性画出浓重的颜色,这是其中的一个区别。

茶器之气 一-板上纸浆、普洱茶、黑茶、

红茶-56cm×77cm-

Q:

用茶汤作画会对茶叶品质有要求吗?

Y:

目前茶的种类一般按几种颜色来分:绿茶、红茶、黑茶,我最终选用的是全发酵茶,这类茶经过发酵后,性质会非常稳定,不像绿茶、白茶半发酵茶会返潮。这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不同种类的茶又会有一些色彩上的差异。比如红茶,它是所有颜色中最靓丽的,就是最黄的一个茶种,普洱茶的颜色最稳,呈现出来的色彩是哑光状的,更接近褐色。

林间奇谈-纸本普洱茶、黑茶、红茶、

金粉-55.5cm×75cm-2020

所以我用普洱茶当成颜料来画的次数最多。另外黑茶的颜色最深。我曾经找到了一款年份较久,已经长出金花的黑茶煮出来的茶汤,它就是比我用过的红茶颜色更加的红,还蛮有趣的。当然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不同产地或者不同年份的茶叶,也会产生色彩上的区别。

我的这些作品虽然有颜色的丰富度,但实际上只用了3种茶,是不同的浓度和深浅度在画面上的一种体现。

Q:

一杯好茶和一幅好作品是否有相似之处?体现在哪里?

Y:

你没办法去问一个艺术家,你的油画颜料是否会对你的作品有着怎样的影响。实际上茶最终只是一个媒介,好茶或不好的茶,我只是从颜色层面来区分。我们所谓的好和不好,可能更多的是注重产地和味道,但在我的体系中,所有茶的种类,全部都是进入了一个视觉评判的体系,所以两个体系的结构不一样,这没法去评判。

临敦煌壁画 之一-纸本普洱茶、黑茶、

红茶-55cm×77cm-2020

我用过很多好茶,煮了一些茶汤,但它的颜色并不尽人意。我也用过一些便宜的茶,但是它的颜色反而挺漂亮的。

Q:

您如何用茶汤来把握作品中的深浅关系?

Y:

其实用茶汤作画,并不是直接用茶叶泡出来的茶水,而是要将其制作成颜料,需要通过熬煮、提取过滤、增稠、固化、加胶等过程。这是中国传统国画颜料中植物性颜料的一种制作方法。然后再结合现代制作水性颜料的新技术,将其制作成茶膏、茶粉或者是茶汤等等的茶颜料,在这个处理过程中,颜色仍然是茶本身的颜色。

灵兽志异-纸本普洱茶、黑茶、

红茶-121cm×84cm-2021

实际上我们说的中国茶色,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更愿意用咖啡色、褐色、卡其色类似这样的描述来形容同类型的色彩。

但是这些都是西方对色彩的定义,我们传统文化里面也有茶色,但是茶色使用的并不多,可能目前来说使用最多的一个语境就是,当你染头发的时候会说染了一个茶色,但是茶色它又没办法进行一个数值定义,因为茶汤的颜色有浓有淡,茶饼颜色就是深棕色,那么我们一般认为的茶色就是茶汤的颜色,所以茶汤的颜色它是一个从浅到深过渡的色彩关系,它里面有和水产生的一种透明感,这点非常的重要。

因此大家看到的浅色和深色,都是与水产生关系后透明性的茶的颜色,包括深的部分,它实际上也有很强的一种通透感。

陷溺于金色的后花园-纸本普洱茶

54.5cm×76.5cm-2022

Q:

您为何对茶色情有独钟?

Y:

首先我对茶这个命题比较感兴趣。茶从东方传到西方并影响了世界,成为世界性的一种饮品,也极大地影响着西方文化,它甚至超越了瓷器对西方的影响。因此,我想借用茶的文化脉络,去梳理当今中西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东方性的理解和思考。

中国茶道更务实随性

Q:

相比日本茶道,您觉得中国的茶道发展如何?

Y:

日本的茶道其实我融不进去,他们的那种形式感我比较进入不了。正如之前所说,日本的茶道极具仪式感,但我对形式感的东西有一些抵触。

相比之下,中国的茶道抛开了一部分的形式。例如陆羽的《茶经》,里面讲的很多都是如何制作,如何使用相应的工具,如何呈现茶的味道,还有一些有关茶的发源地的描述等等。全部都是围绕着将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结合之后的实用内容。

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我们不能把它完全架在一个精神的纯高度去讨论它的存在,它必然是要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关系和关联,也因为这个时代的推进产生出新的一些空间和价值,才会有意义。

游园惊梦 之二-板上纸浆、普洱茶、黑茶、

红茶-44.5cm×45.5cm-2021

Q:

现代人是不是越来越难去享受慢慢品茶的"寂寞"了?

Y:

品茶不一定是寂寞的,它可能是有一个氛围的。我尊重所有品茶的方式,我尊重老人坐在路边端着一个茶缸喝茶的状态,我尊重大家把茶放在自己办公室茶杯里享用的状态,我也尊重在茶馆里用最好的茶叶泡茶的那种仪式感和状态。因为它有这样的一个多样性,所以年轻人也可以体验奶茶的味道,也可以体会一个人喝茶的“寂寞”。

游园惊梦 之三-板上纸浆、普洱茶、黑茶、

红茶-44.5cm×45.5cm-2021

Q:

您是如何理解中国美的?

Y:

我认为中国美是没法去特别定义的,我更愿意说它是一个传统美学。实际上我的作品一直遵从中国的传统美学,比如有敦煌壁画、民间刺绣木雕等等很多有关传统美学的特征在,所以我也从里面汲取了很多符号、营养、色彩表现的技法和方式,这对我来说是一些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我自身自带地域的文化特征,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它的美是从传统理念然后一步步变化的,我们能看到各个时代、时期不同的美学特征,但是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当然它也会延续到未来,并对未来的美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Q:

能与我们聊一下之后的创作和展览计划吗?

Y:

明年在成都将会有一场展出,其他的目前还在洽谈中。创作方面,我计划纳入更多的材料语言进入茶的体系,来丰富画面。

既然茶不光只是纯饮,也有花果茶和奶茶,我的画面里面可能也会加入一些茶以外的内容。如同现在所展出的画面里面会加入一些金色,以后有可能会有更多的拓展。

画中有茶,茶中有自由

撰文 | Jane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