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人物 | 王守觉——“科学创新是创造新的知识”,他服务“两弹一星”,开发“刷脸”技术……

2022-11-12 16: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他出生于一个学霸家庭:父亲是中国在国际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人;大哥是我国机械工业的创始人;二哥是我国著名的精密机械仪器专家;大姐是上海妇产医院创始人,与林巧稚有“南王北林”之称;二姐是清华第一位女教授;三哥是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不安分的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觉得我的创新性比他们强”。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觉,半导体器件与电子专家、信息科学家,中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

战乱中的求学之路

王守觉出生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从小就受到当时社会少年思潮的影响,在心里充满着矛盾和思虑。一方面是中国“地大物博”、“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民族自豪感,而另一方面是看到外滩公园门口挂的“华人与狗禁止入内”以及日寇侵华对苏州用飞机低飞扫射,而我国没有反击之力的种种事实;“为什么”与“怎么改变它”就成为占据王守觉脑海的主要问题。为什么我国科技落后?为什么我们念的书里都是洋人的名字,洋人的学问?中国人的聪明智慧都到哪里去了?这使王守觉从小形成喜欢自己思考的习惯。再加上身体不好,高中三年时间没有上学,自己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感到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对自己更加深刻有用。进入大学以后觉得学习很轻松,而考试总是名列前茅,更增强了自己思考问题的信心。

王守觉在彭氏小学念完了小学,又在东吴附中念完初中一年级。后来因为抗战,战事频繁,王守觉一家逃难,他的中学时期是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断断续续度过的。

在这段时期,王守觉什么活都干过,如修表,搞测量,造门锁,还养过猪呢,但他始终不忘自学。因为没有读高中,考大学时只能报考大专,王守觉只好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的电信专科,但王守觉又不甘心上大专。后来机会来了,正好王守觉的小哥哥在改名前叫“王守觉”,在上海震旦大学读过书,有一张成绩单。王守觉就拿了这张成绩单到当时的沦陷区流亡学生登记处登记,开了一张同等学历证书,允许考大学,于是王守觉考上了同济大学。

当时同济大学是德文制的,要念6年。王守觉自述道:“读大学期间,我的身体很不好,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躺在床上,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同学搀扶下去上课,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自己去上课的,但我的脑子却特别好使,这大概就是自学成才和受家族的遗传影响。在大学里,20多个学不同专业的同学住在一个大宿舍里,我竟然对除了电信专业的其他专业如土木工程等也懂得不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从德国回来的教授,是教理论电工的,他按照国外的教育模式,讲课少,出考题难。一次考试,班上19个同学只有3个同学及格,我却考了96分。”

但刻苦读书不等于死读书,这是王守觉最强调的一点。在大学,他自己从来不甘于每天坐在那里看书,他甚至认为,仅仅坐在那里看书做题,会浪费一个人思考的时间。所以他说“当时学习的氛围很浓,但还是比较宽松的,没有说每天一堆作业需要完成,基本上我们靠自己自觉。老师也是特别鼓励学生动脑。”灵活的脑子加上刻苦的学习精神,让王守觉在大学里独树一帜,成为当时两名全校优秀奖学金获得者之一。

在大学期间,王守觉还热血沸腾地去当了青年军,王守觉以为国民党的这支部队是抗日的,他在军队里搞电信。由于王守觉对国民党军官的贪污看不惯,还受到了处分,从上士降为中士被关禁闭,但因此很得同学拥护。

为国防事业做贡献

王守觉的科研工作生涯和学生一样,贯穿着两个词——“不断实践”与“不断创新”。他为我国发展两弹一星作出了贡献,制成了我国第一只锗高频晶体管,用于制造氢弹计算所需要的我国第一台晶体高速计算机,还制成了用于战略导弹的我国第一批硅平面管并创建硅平面工艺(获国家发明奖),在此基础上,他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块固体组件,为导弹专用微型机的研制创造了条件。

但王守觉从来不固守于自己原来研究的半导体这一个圈子,1990年起,他开始致力于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

他研制出具有自学习和识别简单事物的功能小型神经计算机——“预言神一号”;

在高维形象几何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仿生模式识别的理论,并应用这一理论获得“人面仿生模式识别”等6项发明专利,居于世界仿生模式领域领先地位;

他研制出的“人面仿生模式识别防盗银行卡”等技术应用于安全防范、侦缉以至国防等诸多领域。

2005 年,他发展了一种“高维空间几何分析方法”,同时提出了“高维空间复杂几何形体覆盖”的模式识别的方法和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理论。

这为解决机器形象思维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他的研究对全球的神经网络与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至此高维空间仿生信息学学科研究体系基本形成。

他认为中国的科学家应该去研究一些新的领域,对国家更有帮助,对社会进步有更大的促进,所以现在王老更喜欢别人称他为信息学家,他说这是一种进步,“真正的科学家绝不会只能通一门科学,不怕转行,甚至应该乐于转行”这不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创新吗?

甘为人梯,培育科技英才

王守觉院士不仅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多项贡献,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1960年到2013年,王守觉共招收百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大多成为国内半导体及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或学术带头人。

王守觉时常告诫学生,不能只知道念书,要摆脱思维固化,学会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科学创新是创造新的知识,而我们一般大学里的教学只是掌握前人的知识,现成的知识,而不知道知识从何而来。我们需要学习,但更需要知道知识从何而来,这样有一天我们才会创造新的知识。不能把书当作圣经来读,需要批判的来读。”

王守觉十分重视创新,他认为科技工作者应该多去研究一些新的领域,这样对国家更有帮助,对社会进步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摆脱传统概念的束缚,不断对基本概念进行创新,才能使我国目前相对落后的技术领域得到更快、更强劲的发展。因此,他每次参加完国际会议,总是会给学生们做报告,让他们了解国际上学术的前沿动态。

王守觉院士一生勤奋不辍,学风严谨、务实求真、锐意创新,倾其毕生精力投身于半导体与信息科学事业,回顾他的科研工作生涯与辉煌成果,始终贯穿着两个词——“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他曾寄语:“科学探索就是追求真理……不计个人得失坚持追求真理是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他高尚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是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将激励后人不断奋进前行。

「END」

来源:科学网、中国科学家、中科院半导体所

声明: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科技人物 | 王守觉——“科学创新是创造新的知识”,他服务“两弹一星”,开发“刷脸”技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