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城市策略︱2022年,气候科学十大新见解

相欣奕 编译 
2022-11-13 19:25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马尔代夫古拉德胡建造起海滩防护墙。马尔代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80%以上的土地海拔不到一米,这使其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按照目前的全球变暖速度,到2050年马尔代夫80%的土地将被淹没。 视觉中国 图

11月10日,在一则题为《墨西哥沿海小镇渐被吞没,居民呼吁关注气候变化》的视频新闻中,因海平面上涨而失去家园的人们,拉出“气候紧急状态”的横幅,呼吁各方关注,期盼得到重新安置。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遍及全球,今年尤为刻骨铭心。极端高温和干旱野火,在欧洲、美洲、亚洲、澳洲各处纠缠不休,冰川消融加速、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的坏消息频频传来。被海水吞没的墨西哥小镇居民,只是承受气候变化恶果的无数人中的一小部分。

同一天,正值COP27会议召开,“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地球联盟”(Earth League)“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发布题为《2022年气候科学的十大新见解》的报告,对2022年气候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加以回顾。上述国际机构,自2017年起,每年都会邀请世界顶尖科学家,回顾当年气候变化相关研究中最为紧迫的发现。以此为基础,总结出“气候科学十大新见解”,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呈现。在被视为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十年中,每年列出的气候科学新见解,都堪称支持决策的重要研究结果。 

《2022年气候科学十大新见解》报告,由来自23个国家的65名顶尖研究人员共同编写,主要基于2021和2022年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论文而来。

报告列明,这些论文作者强调并揭示了气候变化与其他风险驱动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如冲突、流行病、粮食危机和潜在发展挑战。报告指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潜力并非无限。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在持续淹没沿海社区,愈发频繁的酷热超出人体忍受的极限,这都是人类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硬”限制。

报告强调,到2050年,将有超过30亿人居住在“脆弱热点区”,即最易受到气候驱动灾害不利影响的地区,比当前脆弱热点区人口增加一倍。对化石燃料的持续依赖加剧了脆弱程度,特别是能源和粮食安全方面的脆弱性。为了尽最大可能规避或减少未来的损失和损伤,必须立即采取深入且迅速的缓解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

本文对本篇报告加以引介。2021年同系列报告的引介,可参见中科院机构官网

当地时间2022年8月24日,英国伦敦,格林公园,在炎热和缺乏雨水的压力下,树木提前落叶。(来自澎湃新闻“思想市场”)

报告列出的2022气候科学10大崭新见解如下所列:

来自 https://10insightsclimate.science/,除非标注,全文插图皆为同一来源。

以下对10大崭新见解的主要信息进行引介。

新见解之一:质疑气候适应能力无限的神话

气候适应的极限已在世界各地打破。随着全球升温接近1.5℃甚至2℃之时,气候适应将越来越困难。这意味着,接下来继续实施的气候适应行动将更苛刻,会产生更多社会压力,并带来进一步的风险。也就是说,人类不能无休止地适应气候变化。因此,适应不是缓解的替代品。

当前为气候适应所付出的努力,未能充分减少过去、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且使得最为脆弱的群体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影响。气候适应并不能取代为气候缓解应付出的雄心勃勃的努力。即使是有效的气候适应措施,也不能避免所有的损失和损伤。关于气候适应的新限制,可能会以冲突、流行病和既有的发展挑战的形式出现。深入且快速的气候缓解行动,对人类社会而言至关重要。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1、付出深入且迅速的气候缓解努力,以避免未来人类和生态系统普遍面临气候适应限制。

2、制定雄心勃勃的气候适应计划——日益严重的灾难性气候变化影响,意味着有待引入变革,才能达成必要的气候适应水平。

3、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气候适应战略,格外关注如何降低最边缘社区的脆弱性。

4、通过有针对性的融资和更有效的治理结构,克服气候适应的“软”限制,从而实现预期的社会、体制或技术变革。

5、采用灵活的气候适应方法——认识到随着损失和损伤对生计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气候适应限制会动态变化。

新见解之二:脆弱热点区在“风险地区”集中出现

大约有16亿人生活在脆弱热点区,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脆弱热点国家的气候灾害死亡率是最不脆弱国家的15倍。脆弱性(即易受气候变化驱动危害的不利影响),是人类与环境系统结构性不平等的产物。它聚集在主要的“风险地区”:中美洲、亚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以及横跨萨赫勒、中非和东非的非洲地区。位于这些风险地区的社区日趋受到气候变化和与气候相关危害的影响。在这些地区,随着不平等、国家脆弱性和贫困程度的加剧,韧性(物理韧性、生态韧性和社会经济韧性)下降。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在全球层级,建议COP27缔约方:

1、着手应对脆弱性的各个方面,以帮助这些地区缓解气候适应的“软”限制:将气候韧性发展的资金优先用于气候脆弱热点区。在这些地区,系统脆弱性与气候灾害的严重性相结合。

2、通过跨界方法(如非洲适应倡议)和前瞻性人道主义行动,加强机构能力,并为各国面临共同挑战的脆弱区域内加强合作提供激励,从而在区域尺度上增强韧性。

3、优先考虑更强有力的国际协定,以保护关键碳汇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特别是脆弱的热带地区。

在国家和地方层级,决策者必须:

1、采取措施,确保公平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丧失。

2、特别关注旱地作物的技术发展、土壤改良和综合水管理,解决干旱地区粮食安全问题。

3、特别注意水资源的可用性,这是非洲、南亚和东南亚以及南美洲农业脆弱性的关键驱动因素,影响广大人口的粮食安全和健康,特别与儿童营养不良有关。

4、在缓解社会经济和政治脆弱性的干预措施中,将性别不平等作为关键考虑因素。

新见解之三:气候-健康相互作用带来的新威胁

气候变化造成的复合和级联风险,正在对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近40%与高温相关的死亡,都可归咎于气候变化。每个有人居住的大陆,都在经历与高温相关死亡人数的增加。在高温和干旱共同作用之下,野火频率越来越高,给人类身心健康带来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由于气候变化,传染病暴发频率可能增加。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在全球层面,建议COP27缔约方:

1、加深对气候变化如何造成当前伤害、疾病和死亡的理解,以确保在气候缓解和适应战略中,采取“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多部门合作的方法。

2、扩大与健康有关的统计监测,以帮助各国充分跟踪对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的影响,并记录健康保护和韧性方面取得的进展。

3、倡导改进对病原体微生物和疾病监测,包括已知和新兴病原微生物的监测。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决策者必须:

1、将气候韧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纳入医疗系统,并设计更广泛的政策工具,以反映气候变化影响和发展选择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人类、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各种影响。

2、考虑气候不作为对人类、动物和环境卫生系统造成的当前成本,并重新审查预算和财政激励措施,以确保在预防和应对脆弱性方面进行充分投资。

3、为早期预警系统投入,以拯救生命,优化各部门早期预警系统的信息共享,以便及早发现威胁并迅速采取充分行动。

4、提高对应对不平等的备灾和气候适应方案获益的认识。

5、调整部门行动计划。

新见解之四:气候迁徙(Climate mobility),从证据到预期行动

由于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缓慢影响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被迫迁徙和流离失所将越来越多。气候变化和相关影响也可能导致许多人,特别是贫困和边缘化社区,因迁离而失去适应能力。然而,尽管面临越来越大的气候风险,仍有许多人选择留下。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道主义行动正在开展,旨在为气候相关的迁徙提供帮助,并最大限度减少流离失所。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1、从事后反应向前瞻性方法转变。这需要事前进行长期规划,并加强准备,以尽量减少因气候和天气影响而导致的流离失所和无力迁徙。

2、制定预期措施时,确保兼顾代表性别、年龄、种族、阶级等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利益并保护其权利。

3、重要的是,促进安全有序的移徙,以之作为应对气候压力的一种适应策略。为确保气候移徙成为一种有效的气候适应措施,应提前准备好气候难民的接收地区,以吸收气候移民的流入。包括人力和住房市场,以及文化融合。

4、只有在就地适应战略失败或不可行的情况下,才应考虑整个社区的计划和自愿气候搬迁。从以前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对尽量减少对受影响社区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5、即使面对日益增加的气候风险,一些社区可能也不愿搬迁,因为他们对故乡抱有强烈依恋。这种情况下,当局应准备与受影响社区共同制定替代性战略。

新见解之五:人类安全需要气候安全

人类安全取决于气候行动。气候变化不会引发冲突,但却会加剧人类安全中现有的脆弱性(由治理和社会经济条件造成),这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由于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的增加,气候变化对人类安全的影响成为国家安全的关切。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气候缓解和适应战略,以加强人类安全,进而加强国家安全。必须在努力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共同努力确保人类安全,以减少暴力冲突加剧风险,促进和平。俄乌战争揭示了,由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地方、国家和国际范围内在粮食供应和稳定获取能源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脆弱性侵蚀人类安全。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在全球层面:

1、认识到人类安全需要气候安全,进一步凸显采取及时高效气候行动的紧迫性,亟待采取针对性的韧性建设方法

2、必须将安全挑战与实现气候目标的内在相关性纳入国际气候谈判(如COP27)。例如,地方冲突将推迟应投入于气候变化的注意力和资源,由于人类不安全和军事行动造成的额外排放导致气候变暖加剧,以及退化的景观和对农田的负面影响。

3、以证据为基础的国际安全规划和行动方法,比如,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把气候变化纳入对风险的计算和对未来的应对方式(包括养成必须大幅控制军事资源使用、废物和排放以支持气候目标的意识)。

4、关键大国必须参与跨领域的解决方案,应基于以下现实——即应对气候变化对减少人类不安全的驱动因素至关重要,而减轻其影响是互利的。

5、气候变化是国际合作的催化剂。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

识别出潜在的社会经济事项是任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某些社会经济条件可以推动社区平稳度过地区冲突与气候压力根源之间的“恶性循环”。

新见解之六:可持续土地利用对实现气候目标而言至关重要

长期可持续的农业集约化,相比把农田进一步向自然地区扩展更可取,因为有适当的政策限制土地转化的增加。通过提高产量和系统集成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将不利的生态影响降至最低,同样可大大促进粮食安全。实现最佳服务组合(即气候解决方案、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土地利用,取决于气候路径。气候变暖程度越高,土地系统提供上述共同获益的能力就越小。综合土地管理可以提供气候解决方案,同时有利于人民和环境。然而,土地利用的变化往往需要权衡,并不总能达成互利。对利益相关者达成平衡,更有可能提供社会可接受的气候和保护成果。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在全球层面,建议COP27缔约方:

1、加强《巴黎协定》以森林为基础的行动,以防止自然生态系统的转变,特别是热带森林砍伐和退化。

2、认识到并能够解释在追求与土地使用有关的单一目标时涉及的大量权衡,因为单一目标可能严重影响土地对人类的其他功能。

3、协调土地利用活动排放量核算的不同方法,以提高透明度并改进对国家自主贡献(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进展的监测:需要对自然和管理区域的方法和定义加以标准化,以减少与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盖和森林相关的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今后,需要透明和科学稳健的核算,以广泛地将土地利用活动纳入国家数据中心。迫切需要为严格的影响评估提供支持。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决策者必须:

1、实施政策和激励措施,减少牲畜和其他农业生产中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如甲烷和一氧化二氮。

2、支持现有农业系统向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土地管理实践过渡,帮助建设更健康的土壤,确保高效用水,以实现长期粮食安全。

3、认识到向保护和再生实践的转变,需要假以时日。过渡时期政府对农民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对于激励可持续变革至关重要。许多情况下,作物产量会提高;但在过渡期,粮食产量通常会下降。政府必须做好准备,在过渡期间,保护那些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人,例如那些获得食物的机会减少的人。

4、支持弱势群体和地区,根据预期的极端情况调整土地管理战略,例如实施多样化、支持性风险管理战略,以及提供替代生计。

5、寻求并推广为人类和地球带来共同利益的土地管理解决方案。让当地社区参与潜在解决方案的设计,并支持方案实施的民主和适应性治理进程,有助于上述目标实现。

新见解之七:私人可持续融资实践未能促进深度转型

金融市场对实现净零增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气候影响严重的经济部门。然而,私营部门的“可持续融资”实践,尚未推动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深刻而迅速的变革。当今绝大多数可持续金融实践,都是为了适应金融部门现有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以对应对气候变化产生最大影响的方式分配资本。结果是,迄今为止,大部分可持续金融实践对资本转移没有产生强烈影响;它们只能算可持续性的温和驱动因素。实施和加强气候政策措施,如碳定价和碳税、最低标准以及低碳解决方案的支持措施,对引导经济激励措施转向气候解决方案,从而将资本转向这些解决方案,仍然是最重要的。

当然,私人可持续融资实践也必须迅速推进,以便与气候政策努力保持一致,并相互加强。为此,决策者需要制定直接针对金融部门的政策:(a)大幅提高投资和储蓄所体现的排放透明度;(b)确保资本流动与巴黎协定目标保持一致,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碳排放和韧性产生真正影响。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大多数可持续金融实践不会偏离金融部门现有的利润预期。此外,全球金融体系目前面临严重的制约因素,例如气候披露和指标方面的数据差距,以及分析工具不足。这些因素限制了金融部门有效调整资本分配与气候目标的能力。

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需要:

1、制定强有力的政策,要求在报告与投资、储蓄和经济活动有关的排放量时,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准确性,特别是在银行部门和资本市场,因为信贷和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2、促进金融部门的透明度:决策者必须制定或加强政策和工具,以确保那些排放量占最大份额的公司和部门在其整个价值链中准确报告其排放量,而不能进行“漂绿”(green-washing)。

3、制定直接针对金融部门的政策,确保资本流动与巴黎气候目标保持一致,特别强调这种一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4、采取更广泛的气候政策,确保气候友好型投资在经济上可行,排放密集型活动在经济上越来越不可行,从而建立激励结构,有力地激励金融行为体将资本导向气候解决方案。

金融部门需要:

1、制定和实施得到改进的、更透明的方法,以评估其管理的资本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在本世纪中叶向净零过渡过程中面临的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2、制定明确战略,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或进度里程碑,使其资本分配与《巴黎协定》目标保持一致。

3、确保将资本分配给气候友好型投资所采用的可持续金融实践,确实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低碳发展和气候韧性。

新见解之八:损失与损伤(Loss and Damage),地球行星的紧急任务

气候变化导致的损失和损伤已在发生,并将在当前情势之上显著增加,但快速缓解和有效适应仍可阻止部分后果发生。虽然许多损失和损伤可用货币计算,但也有一些非经济损失和损伤,有待被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迫切需要对损失和损伤(称为资本化损失和损伤)采取协调一致的全球政策应对措施。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需要:

1、提高当前和未来损失和损伤计算的准确性。这一点至关重要,以便将研发纳入全球盘点。

2、将损失和损伤视为一个独特的政策领域,尽管与气候适应有明显的重叠。

3、扩大对非经济损失和损伤的理解和定义。

4、寻求创新的法律和金融机制,以保护个人和国家的利益,应对损失和损伤。

新见解之九:包容性决策,促成气候韧性发展

气候韧性发展建立在超越政治家和决策者正式决策的社会选择之上。在所有形式的决策中,具有包容性和赋权的决策,已被证明能够带来更好和更公正的气候结果。目前,正在进行的“包容性”决策不足以满足行动或公正的需要。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全球层面,建议COP27缔约方:

1、建立分散式气候行动决策过程,真正将眼下并不平等的权力,转移给权力较小的国家,并纳入不同的世界观、意识形态、价值观、利益和需求。

 2、协调颗粒化、多标量和分散化的决策过程,既要习得有效的决策过程,又实现更广泛的气候适应性发展。

在国家和地方层级,决策者必须:

1、通过包容性和赋权的气候决策和所有类型的行动,实现具有气候韧性的发展。

2、通过社区主导的举措,支持新方法的开发、评估和推广。

新见解之十:破除结构性障碍和不可持续的锁定(lock-ins)

气候缓解策略仍不足以将温度升高限制在2℃以下。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和富裕程度衡量的社会进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培育了资源密集型的经济,这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障碍。这样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中的既得利益,在社会规范、行业和经济中,巩固了对不可持续的锁定。例如,面向身份消费的行为规范、专注于不断增长的生产的商业模式、薄弱或模糊的气候政策,甚至使用有利于化石燃料行业的直接行为。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系统所带来的气候变化成本,很容易被外化到缺乏集体抵抗力的社区身上。如果期待实现真正的转型变革,就必须破除所有结构性障碍,同时消除不可持续的锁定。

为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提出的建议如下:

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气候谈判代表和决策者需要:

1、将人类福祉多维指标纳入背景并加以实施,以跟踪进展,不再沿用传统而短视的发展指标,如GDP。

2、建立并有效实施行政和法律机制,承认并纠正加剧生产和消费决策不可持续性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比如,贸易协定反映了对全球供应链中环境不公正现象的理解,并有助于纠正这些不公正现象。

3、倡导更进步的生产-消费安排和政策,在行业、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和社会文化规范之间提供新的可持续锁定

4、消除脱碳投资的障碍并降低风险。

5、促进治理,以应对更高效的技术产生的反弹效应,并提高技术和体制能力,为低碳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022年气候科学十大新见解》的官方网站上,列出以下呼吁,援引作为结尾:

我们需要采取全球紧急的协调应对措施,

扭转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趋势,

以确保人类安全和公正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昀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