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静睿:到底是什么决定生活的流向,是命运,还是人心?

2022-11-15 19: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提起李静睿,大多数人想起的是她表现严肃议题的短篇小说集《北方大道》,或四年磨一剑的长篇历史小说《慎余堂》,书评集《死于昨日世界》等——在这些书中,她多以知识阶层为主角,讨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选择。

私底下,李静睿阅读题材广泛,喜欢现实主义叙事,喜欢漫长的俄罗斯文学,喜欢历史、家族和城市交织的故事……她的文学创作始于少年时往《少年文艺》的投稿,大学毕业后的八年记者生涯,对她最大的影响是公共意识,这都投射在她的创作里。

李静睿

另一方面,李静睿坦诚,她“喜欢可能有点俗气的‘爱恨情仇’和‘跌宕起伏’”,因此早在数年前,她就开始以“萧朱”的笔名,在豆瓣上写作悬疑小说。2017年,“萧朱”的悬疑小说《不可能的正义》还获得了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最佳悬疑小说奖。言情小说更是她的心头好,她经常潜伏在豆瓣的言情小组、百度贴吧,跟普通网友一样嗷嗷待哺地找言情小说看。

在李静睿眼里,纯文学和通俗文学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她钟爱的作者茨威格就曾被某些评论家认为是“通俗小说作者,过于戏剧性“。她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慎余堂》的时候,也一直在阅读金庸的小说,甚至启发了她以其中一个配角小六为主角创作一个”江湖气的小说“。而偏文艺的《微小的命运》和偏通俗的《蓝房子》,则像是一个延长线的故事。

两本小说讨论的是我们日常经常思考的问题:选择、勇气和恋爱。

选择

2012年,写《微小的命运》时李静睿在纽约,三十岁,辞了职,刚刚开启一种漂泊茫然,而又满怀伊萨卡式奇迹期待的生活,所以会在扉页上写“命运屈从于外力,也屈从于内心”。

故事发生在两个平行时空:一个是她此时此刻置身的纽约,另一个是她的永恒故土:自贡。这两个地点,成为这本小说的两条动线所在地,主角林微微,在三十岁那一年离开北京,分裂成两个自我,也因此有了两个迥然的地域空间,在各自的世界里,林微微遇到两个闵之,又错过两个闵之。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又不止于爱情。

虽然这一阶段的李静睿还处于对自我的艰难探寻期,但对于这本小说,她的定位却异常清晰:书写关于命运的选择——“《微小的命运》基于一个简单疑问:到底是什么决定生活的流向,是命运,还是人心?在前两本书中,我书写命运,尤其是苦难中人的不可选择,但在这一本中,我想写在那些谈不上任何苦难的生活中,人心是如何反作用于命运。以前我相信命运是一条不可辩驳的河流,我们唯有顺流而下;现在我却相信它在途中有诸多分叉,也许所有分叉最终又将汇合,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是选择让这一切有所不同。”

选择生活在哪里,选择爱或不爱,全凭直觉而倾心的命运造景。软弱的犹疑的每一个选择,决定了命运弹珠的下一个出口。一个林微微和任宁分手,拿着卖掉房子分得的六十万从北京离开,前往纽约读哥大LLM(一年制的法学进阶课程)以及筹备BAR的考试。另一个林微微和任宁分手,拿着卖掉房子分得的六十万从北京离开,回到老家自贡,在市司法局担任宣传部干事。三十岁,结束北漂,是去往更陌生的地方留学,还是选择更加保守和舒适的小镇过上稳定的生活,对此李静睿做了平行时空的预设,看似迥然却都安插了一个林微微可能会看上眼的薛定谔男主“闵之”,他们有过许多亲密的一瞬,最终却又成为错肩的路人。

命运也许宏大,但“巨浪成于微澜”。细末间每一次的涌动,在那种不经意之间,在混沌的放弃之间,在精明的算计之间,人生或许没有侥幸。

勇气

《微小的命运》首版作者序李静睿写道:“一颗葡萄也能明确定位的世界当然挺好,但我不是葡萄,我还没有想好长在哪里。”但时过境迁,李静睿在再版序里低诉,对那个“还没有想好长在哪里”的自己,有点羡慕。

转眼到了2020年春天,李静睿困在四川的家中,面对深陷谷底的生活和情绪,她急于寻找一些甜蜜而抚慰人心的东西,于是下决心在种种忧世伤生中,尽力写下了《蓝房子》。

《蓝房子》讲述了一个宛如偶像剧的故事:一个正在赶毕业论文的人类学女博士,一个处于上升期的二线男演员,两人相遇于有浩荡风声的泰国小镇,几年后又在北京郊区的月亮下重逢……特殊时期下萌生的激情,是否能经受住现实的考验?

李静睿的答案是,能。这不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也不是一个对生命意义有深刻洞察的故事,但在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解、曾经笃信的事物逐渐解体的现在,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当代故事?《蓝房子》或许提供了一种答案:关于普通人决绝勇气的故事。

女主角黄榭似乎不是一个初印象会讨很多人喜欢的主人公,她说自己的论文“狗屁不通”,被答辩折磨得耐心全失,她看到男主人公蓝轩第一眼就想到性,是的,她非常喜欢男人,并且毫不掩饰这一点。

黄榭就是这样一个对欲望忠诚又坦诚的女性。本书中,蓝轩的欲望是辅助性、支持性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看到黄榭鲜明的“我”。她清醒,有勇气,追求爱而不耽于爱。她说,“一场火烧到哪里,我就往哪里奔跑,如果火熄了,那我就等待下一场火”。简直是要为“恋爱脑”正名。

永远要有去爱的勇气。一直在奔跑的主人公像是要用奔跑抖掉那些加诸我们身上的压抑,她跑得真快啊,“甚至以为自己是亲自在飞,我飞过所有这些障碍,沿着月亮指出的道路,去见我的爱人”。她延迟一年毕业,借钱从美国飞回北京,找了个能让她靠近演员爱人的娱乐圈公号的工作。她像个战士,用四川方言酣畅淋漓地回应过激粉丝的攻击,迎接舆论的压力。2020年冬,在始料未及的混乱中,她戴了十几个小时的N95回到四川,只是想再见他一面。

为什么要有勇气?这本书的主人公会说,因为我们面临选择,不断地面临选择,做出选择很艰难,但终归要做,因为“我们渴望的并不是生活,我们都太贪婪了,想要火焰,想要星星,想要爱”。但火焰会熄灭,星星太遥远,爱并不总是唾手可得。选择,是为了让我们所渴望的与我们所拥有的,终究能汇聚在一点。

“在我看来,爱一个人就是把自己的心和那把锤子同时交给他,因为他从此有了打碎这颗心的能力,因为这是你心上的人。“在这部小说中,我们仍然能读到那个勇字当先、奋不顾身的李静睿。当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解,不如来做一场白日梦——这就是《蓝房子》的创作初衷。

女性主义和写作

女性主义书写在近年成为一个显性的热门话题。作为80后作家,李静睿身上天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女性自觉。李静睿的小说常以女性为主角,她书中细腻的女性视角,表现在对食物、服饰、风景等外部世界感官化的描写,也表现在鲜活有生命力、敢于颠覆男性世界价值观的女性形象身上。即使在男性群戏为主的历史小说《慎余堂》中,“想燃起一场大火”女主角余令之、说出”杀人总是不对的“的配角铃木太太也让人印象深刻。

《蓝房子》则更贴近当下,讨论众多女性正在面临的问题。爱是三十岁以后的高危行为?真爱还是恋爱脑?我们到底该把爱看得多重?主人公黄榭始终很清醒,几乎有点绝情,她一直牢牢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我们终于看到一个立体、真实的“爱美人更爱江山”的女性形象,但绝不是“爽文”中的“大女主”。

李静睿不惮以膨胀诱惑力的感官描写,彰显了女性对掌控自己欲望的渴望:“这就是我想要的,为什么不能说呢?”《蓝房子》熨帖明亮、让人沦陷的文字,跳出纯文学的铅重,以轻松的笔触贴近现代女性直面自我与选择的心灵,让许多读者大呼过瘾,”想要更甜,更嚣张“。

目前,李静睿除了写作,还担任“小鸟”APP“24小时文学聚会”的编辑。收到的海量来稿,也让她看到了年轻人的蓬勃生气,文学不被定义的疆界;她也在给电影、网剧做编剧工作,参与编剧的电影《不止不休》还获得了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最佳影片提名。和《蓝房子》一样,这些都是她在自己写作生涯上不一样的尝试。

李静睿

写作还是能带给她最大乐趣的事,她希望自己能保持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能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坚持下去”。

相关图书

原标题:《李静睿:到底是什么决定生活的流向,是命运,还是人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