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花瓶里不只有鲜花,还有……

2022-11-16 09: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说到谍战片里传递情报,

你能想到什么方式?

树洞中石头下的纸条,

忽明忽暗的手电筒,

抑或是火柴盒中半截烟头……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两只花瓶。

让我们来听听,

属于它们的红色故事……

在吉林省博物院三楼“破晓”展厅中,

摆放着这样一对翠绿色的玻璃花瓶,

虽然它们的颜色与周围锈迹斑斑的枪刀、

褪色糟朽的衣帽相比十分鲜艳,

可是它们在那里并不显眼,并不惹人注意。

东北抗日斗争时期

中共吉林特支第二交通站隐藏文件用的花瓶

国家一级文物

花瓶为一对,高24厘米,底径9.5厘米,玻璃制。

花瓶的主人是一对小夫妻,

男主人叫邓晓村,女主人叫闫庆莲,

花瓶是他们的结婚纪念物。

邓晓村,原名邓荣贵。1913年生于吉林省双阳县太阳岭,1921年入双阳模范小学读书,1927年考入双阳县中学,在这里,他结识了在此任教的地下党员肖丹峰,开始了他进步思想的启蒙。

1930年夏,考入吉林市省立第一中学,他说:“现在的中国,缺乏实用的人才,所以我要入理科。”

1931年暑假,19岁的邓晓村在四祖母的包办下,与18岁的农村姑娘闫庆莲结了婚。

不久爆发九一八事变,邓晓村内心无比悲愤,“满天的乌云,笼罩着大地,满地荆棘,触杀着我的心。”

邓晓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日情绪,引起了地下党员李世超同志的注意,1932年5月,邓晓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在日记中写到:“我为了实现我的愿望,到处寻找出路,终于被我找到了共产党,从此,再不是无舵的船,浮游于大海中了,而是有党的领导,一步一步地走向我的理想乐园。”

在他的带领下,夫妻二人共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邓晓村中学时所作进步诗

1933年农历正月二十七日,邓晓村把家从磐石搬到吉林市河南街富裕胡同七号,中国共产党吉林特别支部这里建立了秘密交通站,夫妻二人负责接待满洲省委领导干部途经吉林去南满抗日游击区,传递文件信息。

交通站成为当时连接中共满洲省委与吉林地方党组织的重要枢纽。

1933年4月,冯仲云就是在这里向吉林党组织传达了中共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一·二六指示信》,提出东北党组织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主要任务和建立全民族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邓晓村经常将党的文件和传单隐藏在这对花瓶中,上面插满鲜花,遮掩敌人耳目,以保存和传递党的文件。

这对花瓶也成为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吉林人民坚持反满抗日斗争的历史见证。

1933年5月,吉林的党组织遭到围剿,交通站遭到破坏,上级通知二人赶快撤离,但闫庆莲却坚持让丈夫先走,自己留下来销毁信件。

闫庆莲不幸被捕,受尽毒打和摧残,她始终记着丈夫的话,宁死不降,保守了党的秘密。

闫庆莲回忆1933年被日寇拷打与销毁文件一事

“这本子是我的战场,我在这里呻吟,我在这里飞狂,我在这里助弱,我在这里抑强,热血的人们,同仇敌忾,来此战场杀豺狼。”

1933年5月,中共吉林特支遭破坏后,

邓晓村转移到磐石县委驻地玻璃河套,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他化名周建华。

邓晓村烈士仅存的一张照片

1934年冬,

邓晓村在杨靖宇领导下,

参加了临江、八道江、

凉水河子、三源浦、五道沟、

横虎头、哈泥河等大小几十次战斗。

邓晓村在部队工作有饱满的政治热情,

善于讲演,又喜欢教唱歌曲,

和士兵情同手足,人们都愿意和他谈心。

1935年2月,

邓晓村被任命为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教导团政治委员。

1936年春,

邓晓村改任抗日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同年5月,抗日联军第三师组建,

邓晓村调任师政委。

自此,他与三师师长王仁斋共同指挥三师,

并肩作战。

1937年春,

三师奉命“化整为零”。

邓晓村率一部去开原、西丰一带活动。

随着抗联三师的影响越来越大,

日伪当局为消灭邓晓村这支抗联劲旅,

采取“七县联防”和“篦梳”山林战术,

疯狂围剿抗联三师。

1937年冬天,

在开原李家台砬子山,

邓晓村为了保存抗联队伍,

掩护同志突围,身中数弹,

倒在血泊中,时年24岁。

周建华家属合影

前排:邓怀远小女儿邓亚莉;中排:邓怀远儿子邓蕴超(左一)、周建华夫人闫庆莲女士(左二)、邓怀远二女儿(左三);后排:邓怀远夫人(左一)、周建华儿子邓怀远(左二)、邓怀远大女儿(左三)

妻子闫庆莲再也没有等到丈夫归来,

她时常会一个人坐在窗前,

细细地抚摸那花瓶,

她依然会在花瓶里插满鲜花。

1963年,

闫庆莲将花瓶捐赠给了吉林省博物院。

在近百年的沧桑岁月中,

他们的爱情之花从未凋谢,

理想之花将永远绽放。

这对花瓶在当时是很普通的物件,

甚至几乎每家都在屋里摆放这样一对花瓶。

也只有花瓶的这份普通,

才能躲过多次的怀疑、搜捕与盘查。

我们生来都是普通人,

就像这对普普通通的花瓶,

就像本来普普通通的夫妻邓晓村与闫庆莲。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循环着生老病死,

可是总有人在这短暂的停留中

做出了不普通的事,

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我总括地答一句,人为什么要活着,就是要拿出满腔热血来浇灌人类含苞待放的花,待花开之日,小我身壳虽死,而精神可寄托在大我之中而永远活着。”

——邓晓村

参观指南

地址:吉林省博物院——三楼“破晓”展厅

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永顺路1666号

交通方式:①公交102路(吉林省博物院站下车);②轨道交通三号线(滑雪场站下车)换乘公交102路(吉林省博物院站下车)

⏰开馆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开馆(15: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免费(公众号预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