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瑞银房东明:在海外市场波动加大背景下A股市场有望维持韧性

澎湃新闻记者 孙燕
2022-11-18 16:45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A股市场有希望在海外市场波动加大的大背景下,能够维持相对韧性,海外资金也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小幅回流到A股市场。”11月18日,瑞银集团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在第十六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

行业配置方面,房东明指出,今年以来全球投资者显示出对高端制造业,包括电动汽车、新能源相关的企业,以及耐用消费品和食品饮料行业的明显偏好。

长期而言,房东明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改革开放,海外投资者还是在不断加仓A股市场。

中国经济提振与复苏值得期待

展望中国经济,房东明表示,瑞银认为在今年后半年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包括疫情、政府刺激政策、全球经济对中国特别是出口增长的影响。“总体而言,尽管疫情和全球需求放缓对经济活动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随着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我们期待后续的经济提振与复苏。”

通胀风险方面,房东明认为,和美国及其他发达市场相比,中国的通胀风险相对较低。与之相对,尽管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已经见顶,但是由于美联储对抗通胀的措施几乎完全依赖于紧缩货币政策,而且美联储致力于回到2%的通胀水平,因此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真实存在,预计在年底将会迎来美联储的第四次加息。同时,伴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欧洲也同样面临着加息的压力,预计在今年至少会再加息125个基点。

汇率方面,房东明指出,过去一段时间,随着美联储的加息,人民币出现了相对贬值的走势。“人民币相对走弱这一趋势,虽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大幅贬值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预计,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可能在2023年底走强到7左右。”

海外资金或在未来几个月小幅回流到A股市场

基于全球主动管理基金的月度仓位变化,房东明指出,除了一些投资于新兴市场的对冲基金、投资于全球的共同基金仓位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他大部分投资于发达市场、新兴市场包括中国资本市场的共同基金,仓位配置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而且仓位配置低于一个月之前的水平。“这意味着,他们采取的是比一个月之前或者前一季度更加保守的策略。或者说构建的是更具防御性的投资组合,说明他们对投资市场的看法相对更谨慎一些。”

由此,房东明认为,在中国的资产配置方面,其实会有上涨的可能性。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海外投资者大约持有A股3.57万亿人民币,占A股总体市值4.3%,或者自由流通市值的9.5%。“资产管理规模全球前40的投资者所持有中国股票的仓位,目前来看,仍然处于相对历史低位,大约仅占他们所有管理资产规模的1.2%。这与整体A股的体量,或者经济接近19%的全球比例相比,是完全低配的。”

展望未来,房东明认为,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已有所复苏,政策支持也会进一步加码,再加上A股持仓在全球投资者中的占比相对很低,“A股市场有希望在海外市场波动加大的大背景下,能够维持相对韧性,海外资金也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小幅回流到A股市场。”

行业配置方面,房东明指出,今年以来全球投资者显示出对高端制造业,包括电动汽车、新能源相关的企业,以及耐用消费品和食品饮料行业的明显偏好。“在2022年内,我们预计全球投资者将重新关注盈利和稳定性可预计的公司、对政策面也会有积极推动作用的行业。对于出口相关性较高的行业,比如电子、家电、纺织,可能由于全球经济放缓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海外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渠道和战略不断丰富

长期而言,房东明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改革开放,海外投资者还是在不断加仓A股市场。“从北向来讲,去年海外投资者资金净流入达到一个高值,差不多680亿美金。今年目前来讲,还是有小幅净流入。”

从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渠道来讲,房东明认为,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推出和交易机制的灵活化,从2014、2015、2016年一直到2020年,总体海外投资者更多青睐于通过沪深港通投资A股市场。

但是随着QFII的不断开放,品种、标的各方面开放政策的落实,房东明指出,从2021年开始,已经看到全球投资者,特别是量化类的基金投资者,更多地会选择通过QFII来投资中国的A股市场。这也反映了海外投资者通过丰富的投资战略参与中国A股市场这一趋势。

整体而言,房东明指出,从南向来讲,中国内地的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占据很重要的比率,参加的流动性已经接近了1/5。从北向来讲,随着今年市场相对的不确定和波动性,总体参与率接近10%。

“随着市场的可预期性不断增强,我们也期待海外的投资者不断通过QFII,或者是沪深港通来投入中国A股市场。”房东明还表示,随着ETF通的建立,相信不管是全球投资者还是内地投资者,也会越来越关注在香港上市的ETF。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