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何建华专栏:以现代化建设多维视域定位“新苏北”

何建华
2022-11-21 15:02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党的二十大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在华夏大地描绘人类文明进步史上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美好前景。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所罕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重要举措,应当结合当地实际,以现代化建设多维视角谋划定位现代化建设布局与实现路径,写准写实写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

江苏注重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进程观察,大致可分为三个演进阶段:农耕文明:以土地等为生产资料,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及相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礼俗、民族心理等构成的社会文明形态;工业文明: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城市化为基本支撑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现代文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实现转型的社会文明形态。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迅速从农耕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从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我国用30多年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走过西方国家用了200多年的里程。现在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就是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基础上,再用未来30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文明是互鉴、共存、共荣的,如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获得成功,也就为世界上不同国家树立了根据各自历史、文化、传统、国情等特点,打造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样板。

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其实质与核心,就是人们从传统农业社会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方式、行为方式转化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及未来智能社会人类所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来。事实上,我国是用一代人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改造了我们,未来要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不断创造富足的物质,同时大力提高人的文明素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我们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物质生产、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并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以江苏为例,自古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俗称江苏“十三太保”,是全国唯一所有地级行政区都跻身百强的省份。2021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116364.2亿元,折合成美元超过1.8万亿,如果单独拿出来,放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可以排在意大利和加拿大之间,位列世界第9,多于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真正可以做到富可敌国。但以现代化建设多维视域观察江苏高质量发展,还是有值得补齐的“短板”,其中明显的现实就是苏南、苏中、苏北发展的不平衡,在苏南经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同时,苏北一些发展指标却长期落后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成为影响江苏整体实力持续增强的制约因素。

视域一:江苏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6%的人口,创造了超过10%的经济总量,无疑是海内外瞩目的经济大省。可发展也面临考验,江苏既有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异问题,也有城乡空间差异问题,同时也存在发展与民富、平均数与大多数的不平衡问题等。江苏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大力推进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深入实施南北结对帮扶,加快实现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启动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努力提升全省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视域二:后发潜力成为苏北赶超新动能。严格来说,“苏北五虎”经济实力并不弱。所谓的弱,只是与苏南几个经济极为发达的城市相比较得出的概念。如果拿“苏北五虎”与中西部地区与城市相比较,还是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随着江苏区域互补逐渐形成,苏北潜力得到释放,江苏整体经济还会更上一层楼。相比苏南地区,苏北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但江苏经济发展潜在后劲在苏北地区。权威数据显示,10年来,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21年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从2012年的2.48倍收窄到2倍以下,苏北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97倍和2.21倍,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比苏南同期高5个百分点。

视域三:打造促进协调发展省域新样板。江苏被舆论称为“十三太保”,也就是说各地市发展实力均较强。但受制于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苏南、苏中、苏北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形成明显落差,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历来是江苏经济发展版图上的一块必须正视的“短板”。以高度的战略定力实现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不断激发江苏发展的巨大动能潜力,实现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无疑可以在全国打造树立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省域新样板。

视域四:描绘“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考察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强富美高”美好蓝图,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一个省域的生动实践与具体展现。江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实践,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奋力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

苏北大地综合比较优势正日益凸显

苏北大地,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在江苏版图上有13个地级市,其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属于苏南地区,南通、扬州、泰州属于苏中地区,而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则属于苏北地区;其次是一个经济概念,用苏南、苏中、苏北来划分经济时空,客观上给苏北贴上落后标签,其实在全国比较坐标系里观察,苏北五市都是全国百强市,徐州、盐城进入前50名;再则是一个人文概念,由于“苏北穷”的习惯性观念,苏南一带尤其是在上海一些市民的认知里产生地域歧视,使“苏北人”成为带有某种贬义色彩的群体词汇。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惯性认知偏见已经跟不上苏北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苏北作为江苏省内面积最大、腹地空间最广阔的区域板块,同时也是省内经济欠发达、发展后劲很大的板块,这片大地上蕴含着的综合比较优势正在日益凸显——

一是地域区位。苏北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沿淮、沿陇海线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苏北区位优势独特,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二是空间承载。苏北五市面积达到5486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超过江苏全省一半。江苏土地面积最大的几个市都在苏北地区,其中土地面积最大的是盐城市,土地面积16931平方千米,占江苏省的15.79%;其次是徐州市,土地面积11258平方千米,占比10.50%。苏北土地开发强度低,拥有空间大、生态好、腾挪余地广等后发优势,与苏南地区比较而言,苏北具有进一步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潜在承载空间。

三是自然禀赋。苏北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拥有特色鲜明的原生态农村风貌,具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天条件。仅以拥有“世界美食之都”赞誉的淮安为例,淮扬菜历史悠久、名扬天下,名菜名吃琳琅满目、地域特色美食丰富多彩,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佳肴成为江南尤其是上海人餐桌上的稀缺珍品,也成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美食旅游魅力资源。

四是基础设施。制约苏北发展的交通短板得到调整,正在快速补齐,超前合理的规划布局、高强力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强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改写着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地图。苏北全面迈入高铁时代,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形成苏北地区物流“金三角”,交通实力与数字化能级显著增强,为投资导入、经济崛起与产业进步带来明显的带动效应。

五是产业布局。苏北五市均具有良好的实体制造业基础,均拥有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以徐州为例,该市四大传统产业为钢铁冶金、建材产业、化工产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还规划了六大新兴产业,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节能环保六大产业,产业链相对完整。苏北五市的产业基础,完全可以在江苏乃至于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组整合中占据重要位势。

六是绿色生态。苏北大地受工业化污染程度低,蓝天、碧水、净土,绿色生态、绿色生活、绿色发展成为鲜明特征,不断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美丽宜人的绿色城乡。以城市为例,盐城成为“国际湿地,沿海绿城”;而曾经是老工业基地、“一城煤灰半城土”的徐州,如今华丽转身,可谓是“一城青山半城湖,今日徐州赛杭州”。而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花果山、项王故里、中华麋鹿园等,成为苏北大地上一张张亮丽名片。

七是历史人文。苏北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传统底蕴深厚,刘邦、项羽、周恩来、戈公振等历代名人倍出。以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为例,因运而兴、因运而盛,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城市风物充满与众不同的韵味,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孕育了淮安青莲岗文化、海安青墩文化等。

八是人力资源。苏北地区人口接近3000万,相当于黑龙江全省人口,基础教育良好,老百姓勤劳能干,人力资源丰富,城镇化和消费市场潜力大。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日益通畅,快速并极大拉近苏北与苏南和上海的时空距离,使人力资源、消费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等潜力日益释放出来,转化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巨大动能。

打破“苏北落后”宿命论实现跨越式赶超

中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基础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随着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从京津冀到粤港澳,从长江之滨到黄河之畔,从东部到中部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生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进一步化解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不二选择与重要举措。对江苏来说,明确提出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支持苏南地区发挥优势,加快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支持苏中地区跨江融合,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支持苏北地区发挥优势,努力实现跨越赶超。对苏北地区来说,要认识到苏南、苏中、苏北是一个地理概念、不能成为一种固化的意识,地级市是一个行政等级、不能成为发展的能级限制,要继续解放思想,把握规律,切实打破制约自身发展的“苏北落后”宿命论,进一步摆脱“地级市思维”和传统的“苏北意识”,实现苏北跨越式赶超,与苏南、苏中紧密携手,共同描绘“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的美好前景。

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强”跨越式赶超。在江苏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版图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再塑中,苏北应该站高望远,以一体化高质量促进区域融合,实现与苏南协同发展。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信息化进程加快,苏北应当树立不做跟随者、勇做探索者的自立自强创新精神,不能成为落后产能的梯度转移承载地,而应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整体提速提质,以此重塑经济地理、重构发展格局;应当不断扩大对内和对外开放,集聚各类优质资源,吸引全国和全球最好的资本、技术、人才、创意、项目,促进苏北制造业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上新台阶;应当抓住“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机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使苏北市市通高铁、不久的未来县县通高铁,构建苏北、苏中与苏南快速联接、融为一体的交通框架,缩短拉近时空距离,促进在要素自由流动、贸易自由畅通、投资交融互利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使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多样性相融共生。

二是以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百姓富”实质性提升。如何改变长期以来在苏南尤其是上海等城市一些人群中形成的“苏北穷”的传统观念,首要的是发展经济,不断做大做优做强经济体量“蛋糕”,用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创造与积累,使苏北大地成为令人向往的富庶之地。同时,应当在大力发展经济、做大蛋糕的同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探索制定出台共同富裕行动方案,明确具体核心指标与实施路径,推出一批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鼓励勤劳致富,畅通向上流动通道,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使“百姓富”化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与幸福生活。

三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家园,实现“环境美”可持续优化。苏北大地上的自然资源、绿色生态、城乡风貌等,是值得珍惜的独特优势。苏北应当汲取苏南在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中付出资源环境代价、一些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教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下决心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守住苏北大地的蓝天、碧水、净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是以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文明程度高”同步上台阶。在不断发展经济、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苏北大地沉淀的丰富厚重的文化积蓄,注重挖掘、传承、弘扬本土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突出以人为本、耕读传家、勤劳致富等人文特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塑造新时代“苏北人”新形象,同时运用各种传播介质加大推广,不断扩大覆盖面、美誉度、影响力,为“强富美高”现代化新苏北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南通大学长三角城市群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此文系2022年11月19日在第六届苏北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韩少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