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白为什么对当涂情有独钟?

澎湃新闻记者 钟安
2022-11-22 17:1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安徽 >
字号

李白一生共去过18个省、206个州县、80座山、60条河流、20多个湖潭,足迹遍及祖国的大好河山。据《当涂县志》记载,李白自25岁第一次到当涂开始,直至62岁去世,37年间他曾先后七次来到这里寻幽揽胜,题诗吟咏,共写下56篇诗文。更重要的是,李白最终选择终老于当涂,葬于大青山脚下,他的诗文集也在当涂由李阳冰结集,以传后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诗仙李白对当涂情有独钟呢? 

李白对当涂的向往始于对先贤谢脁的仰慕。谢脁(公元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显贵门第,是东晋谢氏家族的后裔。他在年少时就文采斐然,《南齐书》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谢脁和沈约等人共同开创“永明体”,形成了一代文风,沈约曾赞扬他“两百年来无此诗也”。南齐皇帝萧衍同样对其追慕不已,称谢脁的诗“三日不读,便觉口臭”。谢脁十七岁时开始做官,因文采出众,一路升迁至尚书吏部郎,一度接近权力的中枢,但因他品性高洁,不愿依附权势,最终被人诬陷下狱,后死于狱中,年仅36岁。

李白一身傲骨,从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在其诗卷中,尊崇前辈诗人的诗歌并不多见,但是他却对谢脁情有独钟,有十五六首诗都对这位南齐诗人进行了赞美和讴歌:“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常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谢脁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出,李白对谢脁在文学上的精深造诣、为人上的的高洁品性都极其推崇。

谢脁在任职宣城太守时期,曾饱览当涂风景之胜。他在《游青山》一诗中写道:“幸莅山水都,复值冬清缅。”这就是当涂“山水都”之称谓的由来。谢脁后来在青山之南凿井、筑室,隐居于此,故在唐朝时,大青山又被称为“谢公山”。

李白因仰慕谢脁之故,一直对留存着谢公遗迹的大青山心存向往,后来在游历当涂期间,李白终于来到大青山,凭吊谢公宅祠。据《当涂县志》记载,李白先后在大青山写下《谢公宅》与《游谢氏山亭》两首缅怀谢脁的诗词,在这两首诗中,李白借景抒情,写出了自己对谢脁的一片情怀与哀思。暮年之时,李白“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虽然去世时葬于当涂龙山,但是55年后,李白至交范伦之子范传正将其迁葬至大青山谷家村,终遂其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之志。 

不少学者认为,李白最终终老于当涂的最重要原因,是其晚年穷困潦倒,李白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救济了他。

在当涂,有很多关于李阳冰的事迹流传。相传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期间,因发洪水导致瘟疫流行,正值数九隆冬,他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全身冻伤,病死的人很多。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把猪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猪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其锅中水将面煮熟,之后连汤带面赠送给穷人。百姓吃后抵御了寒冷,治好了伤冻,从此后争相效仿,延续千年。这种面被称为“大肉面”,是当涂的特色,在当地人的餐桌上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再如大青山有一株万佳神树,据说此树是由李阳冰所种植。万佳神树有两根主干,如同连理一般,相依相偎。相传一对夫妻在分手前曾在树下休息,离开时二人就重归于好,当地居民听说后,就把这棵神树称为“夫妻树”。如今,很多当涂的新人选择在这株万佳神树下举行婚礼,带着神树的祝福走进婚姻的殿堂。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从南京来到当涂,投奔李阳冰。因李白身体抱恙,李阳冰将其安置在当涂城南龙山脚下休养。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路歌》后去世。

李阳冰将李白诗文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他在序言中除对李白的家世、生平、思想、性格、交游等情况作了扼要记述外,还对李白的著述情况和诗文成就作了高度评价,称李白是“千载独步,唯公一人”“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正是李阳冰对李白诗集的收集、保存,才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一睹诗仙风采。

李阳冰在唐代还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 

当涂地方学者施长斌认为,李白之所以眷恋当涂并最终定居当涂,应该是当涂的综合因素吸引李白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因为谢脁和李阳冰。他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以下六点:

第一,当涂区位独特、地扼要冲。当涂地扼南北、横贯东西,采石“横江渡”是跨江通达南北的重要渡口,当年伍子胥到吴国、秦始皇下江南、项羽征战中原、祖逖北伐、桓温北伐、樊若水架设长江第一桥等都由此过江。当涂依江横贯东西,长江滚滚东流,在此进入我国古代第三大湖泊——丹阳湖,并在丹阳湖分叉,一支往北经南京到吴淞口入海,一支往东南顺中江故道、经太湖到钱塘湾入海。因此,当涂是三江交汇之地,西入荆楚、四川,南达江东、江南,东进吴越,北往中原,都非常便捷。李白第一次到当涂,写下《望天门山》绝唱,就是公元725年沿江东下时所作。后来,李白公元727年沿江西上观云梦,公元739年溯江西上巴陵,以及往返山东与江南,前往江浙、皖南等,或经过当涂、或以当涂为出发地和归宿地。李白还凭借当涂的交通区位结交了王昌龄、殷佐明等文人好友。

第二,当涂有名山胜水、风光秀美。当涂滨江抱湖,一派江南水乡景致。山虽不高,但水中、岸边山峰星罗棋布,个个灵秀。除长江外,这里有“五湖四海”之一的丹阳湖,有大禹治水成功时舜帝所封的古南岳——衡山,有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有汉代丁令威羽化成仙的道教“十四福地”灵墟山、三茅君初到江南的修身之所,有帝王祭坛九井山、有汉晋“白紵歌舞”著称的白紵山,有晋代九九登高“孟嘉落帽”之龙山,有南北朝刘裕“三千歌舞宿平台”的小黄山,有陶渊明、葛洪、陶弘景修身之横山,有昭明太子编《文选》、读书的慈姥山……李白“好入名山游”,崇尚山水诗人,当涂秀美的山水,无疑对诗仙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横山、龙山、青山、白紵山、灵墟山、丹阳湖、姑孰溪、桓公井、横江渡……这里的山山水水到处都留下了李白的足迹和诗文。

第三,当涂物产富饶、盛产米酒。当涂史称姑孰,姑孰大地自古为江南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百姓安康。这里的百姓丰衣足食,粮食富余,丹阳湖龙骨草籽是上好的酒曲,因而善酿米酒,引得许多文人和帝王将相在此邀友相聚。魏晋南北朝时期姑孰酿酒、饮酒之风盛极一时,以至于南北朝齐武帝下诏书命令姑孰“权可断酒”。晋毕卓、桓温、孟嘉、陶渊明,南北朝谢朓等人都在姑孰大地留下了与酒有关的诗文、佳话。李白一生好酒,被称作诗仙、酒仙,他之所以来当涂,“杯中物”——酒的诱惑力不可小视。

第四,当涂有道教胜迹、名道道场。姑孰大地有许多在全国举足轻重的道教胜迹。如:道教十四福地——灵墟山、全真派重要道场——景山全真洞、和合二仙的发祥地——凌云山和合洞,以及留下葛洪、陶渊明、陶弘景隐居足迹的横山、葛阳山、白紵山等;尤其是横山石门洞天,不仅是“山中宰相”陶弘景的重要道场,还是李白好友吴筠、周惟长、刘九经等名道的修真之处。灵墟山、白纻山、谢公祠等道教遗迹李白都一一写诗咏赞。他多次到横山石门“仙人洞”长住,与道友交流,以至于把那里称作自己的“旧居”、比作“桃花源”,写下了《赠丹阳周处士惟长》《下途归石门旧居》等诗篇。李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教徒(包括他的后来的妻子宗氏),对姑孰大地的道教胜迹他无不探访流连。

第五,当涂地利人和、适宜人居。姑孰大地山水秀美、交通区位独特、气候宜人、物产富饶、人很友善,适宜人居,因而自古以来,多有名人前来隐居、定居。早在商周时代,就有泰伯、仲雍借为太王采药为名隐居江东横山;汉晋以后,先后有汉末辽东人丁令威辞去皖南泾县县令来姑孰灵墟山隐居、晋代彭泽令陶渊明休官后来江东横山(古南岳)隐居、南北朝谢朓在宣城任太守却来姑孰青山筑宅隐居,唐代李阳冰休官后迁居当涂青山之中,还有此后的宋代李之仪、元代完颜权(金兀术六世孙)、明代太平府通判陈端、清代“白云先生”张怡等。李白仰慕谢朓,追求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生活,还很想像“山中宰相”陶弘景那样,能够参与政治、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当涂不仅适宜隐居,而且紧靠南京,又处于交通要道,能得到方方面面的信息。因此,李白选择这里居住,不仅能追求到田园隐居生活,还有可能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第六,当涂周边有不少与李白关系特别的人。除李阳冰之外,李白族叔李有则、李明化都曾在当涂任职。公元742年,李白的家眷从山东迁到了临近当涂的南陵,李白还有一位叫李济的族弟也在当涂附近的溧阳任职。李白还与推荐自己进京做官的吴筠、玉真公主交情很深,而吴筠曾一度在横山修道。总而言之,李白选择在当涂居住,既方便族亲好友的来往照顾,也实现了自己对崇拜者的一种追求。

 不管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李白终老于当涂,埋葬于当涂。1200多年来,李白墓静静地躺在大青山脚下,滋润着这一方土壤,庇佑着这座诗歌之城。“李白爱当涂,当涂怀李白。”诗仙如果能看到当涂人民对他的无限感念,想必会更加对当涂情有独钟。

(为方便读者阅读,文中部分地名采用的是今地名)

    责任编辑:王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