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成铁路60年:干部职工曾为了抢修设备在架空的钢轨上爬行

微信公号“人民铁道”
2018-04-19 23:59
中国政库 >
字号

今年是宝成铁路通车60周年

而最能代表宝成铁路特征的

无疑就是电气化

关于宝成铁路电气化

真是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情感

本文图片均来自“人民铁道”微信公众号

1958年

宝成铁路开通运营

打破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线路上跑的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爬坡虽然采用前拉后推的模式,但要爬30‰的坡道,还是浓烟滚滚、速度缓慢。翻秦岭时,列车如同老牛爬坡,从观音山站到相邻的青石崖站绕了一个马蹄湾,人若步行上山,几乎可以和火车同时到达。

据说,当年宝成线开通后,周围山里的野兽经常出没,信号机上有时趴着狗熊,挡住信号显示,火车不得不停车鸣笛,待其离开才得以继续前行。

《人民画报》1956年第八期(7月12日宝成铁路黄沙河接轨通车)

90多公里的宝鸡至凤州段是卡脖子区段,达不到运输需求。1960年,国家决定对这个卡脖子区段进行电气化改造。

1961年,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至凤州段铁路正式交付运营。

1963年8月,我们这些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兰州铁道学院的近20名大中专毕业生集中到宝鸡电务段实习,在师傅的带领下,参加了宝凤段电气化改造后的首次信号轨道电路大整治。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自动闭塞,牵引电流对信号设备轨道电路的影响很大,故障频发。

当时,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把使用的钢轨夹板利用列车间隔时间卸下来,打光磨亮,再涂上导电的石墨润滑剂。半小时的要点干活时间,有时候夹板螺栓生锈,卸不下来、装不上去,大家急得满头大汗,涂完石墨润滑剂后,一个个都成了“煤黑子”。

当时条件艰苦,我曾经徒步走完了宝凤全段。

列车行驶在松树坡大桥上

当年,关于宝成线流传着一种说法:“油房沟站没有油,黄牛铺站没有牛。”铁路沿线物资匮乏,人们就医、上学很困难,而且因为地处山区,一到下雨还会出现滑坡塌方。

1981年特大水害冲垮了铁路路基,线路悬挂在半空中,如同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山区铁路遭遇毁灭性的破坏。那时,交通中断、通讯中断,宝鸡电务段干部职工为了抢修设备,在泥石流中、在架空的钢轨上爬行,连续7天7夜抢修,才接通了通信线路,将灾情传到外界。

各路人马同时抢修2个多月,宝鸡至凤州段才得以再次通车。当时,我们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后来,又经过3次大的整治改造,到1993年,设备才完全换新。

宝成铁路上的列车穿越山岭。  宋亚玲 供图

电气化铁路开通时,信号使用的都是原苏联的器材,连名字都是俄语,信号器材老化,得不到更新。

当时,没有专门厂家供应,更新面临困难,大家就手工将一厘米宽的铜条绕制成变压器的线圈,再用木槌敲,将铁板压成变压器的外壳,手经常磨出血。改进后的器材体积小、方便使用,特别受欢迎。

宝鸡电务段组织编写了信号继电器的检修和调整、信号维修手册,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成为全路电务系统指导性书籍,为铁路电气化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宝成铁路列车上的电务作业人员。  宋亚玲 供图

为了庆祝安全生产取得的成绩、纪念宝鸡电务段成立40周年,1993年7月1日,全段隆重举行了庆祝活动。

宝鸡电务段原总工程师、时任铁道部电务局局长胡耀华同志当场题词“跨渭河、越秦岭,扼西南西北交通要衝;保安全、促畅通,勇当电气化铁路先锋”,真实反映了宝鸡电务段的变化和发展,体现了铁路人的情怀。

如今

电气化铁路遍及全国

高铁正走向世界

回忆当初

艰苦创业来之不易

喜看今朝

蓬勃发展倍加珍惜

(原标题为《 宝成线老故事:艰难崛起的中国首条电气化铁路》)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