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案释法 | 共享电动车刹车失灵致伤,谁为赔偿“买单”?

2022-11-28 14: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共享电动车为大家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投放较为分散且分布范围较广,给车辆的日常维护造成困难,所以在日常使用的时候难免遇到车辆受损甚至故障的情况,如果因为车辆原因导致使用者受伤,应该怎样判定赔偿责任呢?

近日,济南长清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共享电动车刹车失灵致伤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案。

交通安全日

2022年某日晚,大学生卓某某在学校附近的地铁站外,使用手机扫码开锁了一辆某品牌共享电动车。卓某某骑行一小段距离后发现车辆情况不对,车辆速度异常并且刹车失灵,为了避免造成事故,在行进200米后,卓某某连人带车摔进路边绿化带,车辆才得以停住。

随后,卓某某当场拨打电话报警,并被送至附近医院就医,经门诊检查腿部多处受伤。因摔伤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卓某某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治疗和休养。

交警出具证明:“因共享电动车刹车失灵原因摔入绿化带,导致卓某某受伤,绿化及其车辆受损。”同时,该共享电动车片区负责人也认定该车辆确实存在故障。卓某某与电动车的所有者上海某公司就该事故赔偿担责问题多次沟通,该公司数次回避且以车辆不存在安全问题以及投保保险等理由拒绝赔偿。为此,卓某某向长清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

经法院审理认为,卓某某系通过其实名开通手机号绑定的个人支付宝账户授权登录该共享出行平台,并授权向该平台提供其证件类型、证件号、姓名、手机号、芝麻信用评估结果等个人信息,平台经审核后向其提供服务,且卓某某已实际进行了扣费消费,故二者间的车辆租赁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该公司应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相应车辆。该公司提供的电动车存在故障导致卓某某受伤,且该公司未举证卓某某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等情形,故该公司应承担卓某某因本案事故产生的合理损失即医疗费3569.27元、交通费21.36元、住宿费156元。

承办法官提醒,使用共享电动单车时,首先要检查车辆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包括把手油门是否可以使用、刹车是否正常、车辆电线是否裸露、是否断裂等。骑行者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范操作,遵守交通规则。若是由于车辆质量安全问题导致事故发生,骑行者应第一时间报警,有利于及时固定证据,避免日后在解决纠纷时证据不足。

普法小课堂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出租人有在租赁期间保证租赁物符合约定用途的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遭受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原标题:《以案释法 | 共享电动车刹车失灵致伤,谁为赔偿“买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