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今年30岁,在书店工作第六年……

2022-11-29 18: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书萌按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曾做过一年钳工,主要是学习火车车厢设施的维修,每天夜里和扳手、改锥、阀门打交道,到了白天则不停地搜书和阅读。期间《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简体中文版首次面世,电商的“满减促销”也缓缓拉开序幕。离开钳工的岗位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有书店在招聘。并没有过多的思考,便投了一份简历,拉着装有衣服和几本书的行李箱只身跑到北京来,连住处都没有,幸得几位朋友的帮助才有了着落,面试过后就开始了在邺架轩书店的工作,一做就是5年之久。”

——顾楠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我今年30岁,在书店工作第六年。25岁以前,我从未想过在书店工作,当时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作家或编辑。对于书店,我和多数人一样,只是个顾客。

讲述在书店工作的事情之前,要花一些篇幅讲讲我上学时和书店的故事。这就好像按朝代叙述历史,在秦汉之前,要先讲商周。在书店工作,是因为我喜欢书店,而喜欢书店又源于喜欢阅读。

01

与书店结缘

小学六年级,一家书店来学校售书。我清楚记得,在一间单独的屋子里,摆满了《史记故事》之类的青少年读物。花费约一元钱,我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算是和书店第一次产生了些关系。之后,老师看到我们购买的书,只是连连摇头,大概是觉得版本不佳,错花冤枉钱吧。

到了读初中时,我喜欢历史和文学,不满足于课堂和课本的知识,便从每顿饭节省下几毛或一块钱,等积攒到十几、二十元时,就会兴冲冲的去逛书店。

东北的县级小城市,十几年前能有什么像样的书店呢?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以称得上“大观”。为了购买教辅书,我会去一家位于市中心区的书店,那里兼卖文史类书籍,具体书目我早已忘却,似乎署名游戏主人撰的《笑林广记》和全文言的《聊斋志异》是从那里买的。后来这家店搬离街面,挪到附近的巷子里面去了。

当时最爱逛的是另一家位于东街的书店,名字记不清了,距离我上学的地方颇有些路程,每次都是利用午休的时间过去。书店分为地上地下两层,一层销售教辅、杂志和文学畅销书,地下多是历史古籍类,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其分类和品种都称不上很好。

印象中,地下的书架高处常年放着一套丛书,约有百余册,内容包罗经史子集,32开平装,每本书都不是很厚,曾经翻看过其中一本《后汉书》,内页纸色大抵黄绿偏暗,拿在手里非常舒适,让我垂涎,可一看定价两千余元,当时的我自然只能望而兴叹了,只是每次去都会多看几眼。实际能购买的书,只有一些节选的“普及本”,例如《三国志》《世说新语》等,每本书仅花费十元八元而已,但阅读的乐趣和对知识的获取总是无价的。

在这家书店陆续购买《围城》《牛棚杂忆》《朱元璋传》等书的时候,已是我读高中的事了。当时学校在西街,对面不远即有另一家书店,于是我成了常客。这家书店面积较小,只有一层,书以文学类为主,好的地方是店员很热情,新书总会更新,且无货的书还可以订购。彼时我正是“百家讲坛”的粉丝,书出必买,经常委托店员代为订购,她们从不厌烦,每次用纸笔记下书名,大概是从总店调拨,一个星期左右便可到货。取书时经常会遇到几位喜欢阅读的同学在和店员愉快地聊天,这应该是我偏爱这家书店的缘由吧。

东街的那家书店,偶尔也还会光顾,但却变得有些陌生,只有特意要找某书,而西街店铺恰好无货的时候才会去,顺道会逛一下那附近的新华书店,只记得进门处放着几排存包的大铁柜,店员显得有些高冷,书的分类和选品虽稍好一些,我却不大在那里购买。至于市里其他几家书店,很少去逛,一则距离远、店面小,二则很少有我喜欢的文史类图书。

印象最深、对我冲击最大的,还是去省会城市的书城,初中和高中分别去过一两次。到了那里,顿觉双眼和四肢不够用,书城有好多层,上下要坐扶梯,书的分类多而细致,数量也可观,令当时没见过世面的我目不暇接,在里面足可以逛一整天。余秋雨的几本书和《明朝那些事儿》系列都是在这里购读的,今天不宜平价淘到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版《全球通史》和范文澜、蔡美彪编写的十册精装带函套的《中国通史》,当时只是书架上普通的一员。

至于其他方面,只记得店员时常抱怨领导的一些偏颇做法,以及“图书记诵信息量过多”。他们找书的态度不是很好。八九年前,我工作后再去逛这家书城,发现虽然书的数量还很多,空间却已经腾出许多租给其他商户了。此时我也“未能免俗”,开始从网络上购书了。

02

关于买书

网购图书至今也有十年了。从痴迷《红楼梦》时购买的诸多影印本,到最近从“中商”入手的《岭南风土丛书》,在藏书渐丰的同时,以一个顾客的身份来看,我和书店的关系是逐渐疏远了。来到北京之后,发现这里书店的资源极为丰富,三联韬奋书店、涵芬楼书店、万圣书园、野草书店、豆瓣书店......但逛书店的热情和对书店的依赖,与上学的时候相比已经大大减少。特别喜欢的书店,仍会抽出时间去逛,可购书已主要依靠网络。

作者收藏书籍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书多了,阅读的速度跟不上,还在不停购买,以致经济拮据。我的购书,也从早年无奈选择廉价的“节选本”,到开始讲求版本,甚至因为痴迷图书装帧设计,翻看了一些专业书和图册,还收藏了《春琴抄》《雪国》《罗生门》等日本文学的原版复刻本。很难说这里面没有恋物癖、收藏癖在作怪,但市面上特装书的热销证明了吾道不孤。从阅读到赏玩,从如数家珍到非登记目录不能记清,这也许是许多读书、买书人都要经历或正在经历的过程。

作者收藏书籍

同时我越来越觉得,在网络高度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纸质书的封面和用纸应该更精致一些;除内容要经典外,还应具有欣赏甚至收藏的价值。当然,过度装潢和盲目追求外表是不可取的,这需要出版方和读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

从逛书店到网购,从阅读到收藏,拉拉杂杂谈了许多,似乎这些与我在书店工作本身是无关的,因为一直以来面对书店,我只是作为一个顾客的身份出现,对书店的运营却没有任何了解,直到5年前进入邺架轩工作才发生改变。

03

关于邺架轩

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邺侯,即李泌,后因以“邺架”比喻藏书处。因为校歌有句“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邺架轩”之名即来源于此。

邺架轩面积有600多平米,店内陈列着精选的5000多种、1万余册人文社科类图书,从“校长荐书区”到“本校学者作品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图书区”到“系列活动主题图书区”……主题化的展示方式,加上满墙颇具学术分量和规模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以及来自多家优秀出版社和出版品牌的重点新书和经典图书,也默默传递着书店的理想:做一家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大学书店。

每当夜深了,作为校园内首家“24小时书店”,依然灯光明亮,一张张专注的面孔让人感受到阅读的力量从未停息。在活动交流区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国内外知名的学者通过“邺架轩·作者面对面”、“邺架轩读书沙龙”等系列活动,展开一次又一次人文学术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和文化的传承。

书店每个月都会评选出“最受本校师生欢迎的10本书”,经常上榜的图书既有《我们仨》《活着》《乡土中国》《万历十五年》这样公认经典的作品,又有本校学者新出版的学术著作,这充分证明了书店的选书理念是正确的,“书贵精,不贵多”、“既关注经典,又关注前沿”。选书是一件枯燥又自得其乐的事,枯燥是因为需要浏览大量的表格,里面包含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图书简介等密集的信息,足以让人看得眼花乃至于头痛,但对于一个爱书、渴望获取图书信息的人来说,同时又有着许多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除了选书,送书也是店员的职责所在,无论是学生宿舍、办公楼宇、老师的家里,还是社区图书室,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汗水,套用一句老话叫“五年如一日”。

04

成为书店分之一

“兀坐书林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曾做过一年钳工,主要是学习火车车厢设施的维修,每天夜里和扳手、改锥、阀门打交道,到了白天则不停地搜书和阅读,期间《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简体中文版首次面世,电商的“满减促销”也缓缓拉开序幕。离开钳工的岗位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有书店在招聘。并没有过多的思考,便投了一份简历,拉着装有衣服和几本书的行李箱只身跑到北京来,连住处都没有,幸得几位朋友的帮助才有了着落,面试过后就开始了在邺架轩书店的工作,一做就是5年之久。

之所以用“久”来形容,是因为业内的人都知道,书店的工作岗位,流动性非常大。这一行与其他行业相比工资不高,升职加薪的空间也比较有限,但对工作者的要求却并不低,要爱书、爱读书、懂书,还要善于和人沟通交道,既要不停关注出版资讯,也要及时跟进读者的需求。“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但能工作这么久,从一个不会打包、不知道码洋为何物的“小白”,到图书业务的负责人兼任店长,一路走来,必须要真诚地感谢书店领导在工作上乃至生活中的信任和帮助,同事的支持和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同行业许多老师的指点更使我获益良多。

尽管照片中有的小伙伴已经离开书店,但仍然记得曾经给予过我的无私帮助(左二:顾楠)

随着时间推移,我也多了一重身份,不再和上学时一样,单纯是书店的顾客。选书、分类、上架……我的身份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在工作时,订购哪些书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而要结合书店的定位、图书内容的经典性、读者的需求等等综合考量,进哪些书、每种书要进几本、分到哪个类别、如何陈列?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份职责,难免要多花些心思在上面。

工作之余,我有时间也去其他书店逛逛,一方面是搜求心头所好,同时也是观察学习,看看别家店铺上新了哪些书、如何分类和摆放。这时我的身份变得微妙起来,在买书的顾客和书店工作者之间摇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向别人借鉴学习是有好处的,但终究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在书店工作久了,一些固有的看法也发生了极大转变,在书店工作不能抱着能看闲书的心态,而是要配合管理、做好业务、懂得经营,同时还要保持阅读的习惯,对书更要多过眼和上手,否则是不称职的。书店的图书品类和陈列都是动态的,总要不停的更新和调整。在书店工作更要做“杂家”,要学习了解很多东西,装帧设计、作者译者、学术分科……也许不需要样样精通,但一定要广博,因为顾客是广博的,如果不进行广泛的学习,有时就难免会捉襟见肘。

至于和顾客的接触和交流,无论是看到老师的学科书单、学校的推荐书目,还是感受到年轻人的温和礼貌、老年人的谆谆教诲……都令人受益,也让我受到鞭策:应该用更好的图书选品和更热情的服务态度回馈他们,满足他们对书的需求,以此感谢他们对书店的信任。

五年多在书店工作的时间里,接触过喜欢阅读的学生,劝导过大拆塑封的顾客,见证了公司人事的变动,近两年则是坚守岗位忍耐疫情的寒冬……曾有朋友开玩笑的说“书店是养老的地方”,仔细想想他说的也许在某个时期或某些书店有这种现象,但绝不会普遍,在邺架轩更非如此。前些年经历了一些知名实体书店的倒闭风潮后,还在坚持的书店,除了情怀,还必然要经营有道,具有特色,能吸引顾客,否则是难以生存的。邺架轩一直奉行“服务阅读,引领阅读”的宗旨,图书选品不盲目,接待顾客讲究态度,尽管不能做到人人满意,扪心自问我们是无愧于读者和社会的。书店历年获得市区的各项嘉奖即是证明。

在疫情之前,一位在外国留学的“小朋友”回国,专程到书店来看望,还给我们带了点心吃,他出国之前在书店工作过一段时间。每年秋天,另一位同事都会从陕西寄来几箱猕猴桃,这是她自己家里种的,每到成熟的季节都会邮寄给书店尝鲜,但却不肯接受书店回赠的礼物。曾经在书店勤工俭学过的一些同学,回到学校时候都会抽出时间到书店看看,和店员打声招呼,攀谈一会儿,很是亲切。陈列的书含心血,迎客的店有温情,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虽是一句自夸之言,但邺架轩做到了!

写在后面

感谢孙谦老师的约稿,让我又回忆起许多和书店的往事,能够分享自己在书店工作的经历。在写作过程中,一直提醒自己要尽量平实些,像神州旧书店掌门人欧阳文利前辈的《贩书追忆》那样,没有过多华丽、夸张的描述,让人能平心静气地阅读,不会感到厌烦。但我深知自己还无法达到那样的境界,时间仓促,难免不足,特别感谢朋友曹兄帮忙修订,让本文字句更加精炼宜读,少了许多文法和标点上的错误。在介绍邺架轩时,部分内容直接采用了《邺架轩书店简介(文艺版)》,在此一并向作者致谢。还有许多帮助过我的人,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表示感谢了。

我的写作态度是真诚的,希望更多的人喜欢阅读,支持实体书店,多关注邺架轩。

作者介绍

顾楠,90后,祖籍山东,在黑龙江长大。喜欢读书、买书、藏书、谈书,现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工作,担任图书业务负责人兼店长。

原标题:《我今年30岁,在书店工作第六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