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逝者 | 建筑学家郭黛姮去世,曾带领团队“复原”圆明园

2022-12-06 16: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讲坛

2022年12月2日,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先生在京逝世,享年86岁。一代宗师,驾鹤西去,令人扼腕痛惜。

2020年10月20日,在圆明园罹难160周年之际,人文清华讲坛有幸邀请到时年84岁高龄的郭黛姮先生,在新清华学堂发表了题为《重返圆明园》的演讲,通过其团队潜心研究近20年的数字复原技术带领观众重返圆明园,领略万园之园全盛时期的风采。

演讲最后,人文清华讲坛及郭先生的弟子们共同庆祝郭先生从教60周年,弟子们携带自己的代表著作到演讲现场向恩师汇报,并献上祝福。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重温这段师生同台的佳话,感念先生风骨,感佩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血脉传承。愿先生在天堂安好!

郭黛姮先生是当今中国建筑史领域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圆明园研究会会长。

郭黛姮先生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的学生成长为助手和同事。郭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践行当代遗产理论与中国现状相结合、新兴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创立了新的学术思想,开辟了新的学科领域。先生的学术视野跨越近十个世纪,工作深度沉静于史料、图档、遗构、遗址,研究方法涵盖了传统史学、遗产科学和数字技术,在历史研究和保护实践方面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梁思成建筑史学思想、理论和实践的直接继承人,是新学术道路的开拓者。

郭先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执教四十余年,讲授《中国建筑史》、《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等课程,培养数十名硕博研究生,是深受学生爱戴的良师。

郭先生学术专精,著作丰富,曾协助梁思成先生注释《营造法式》,所著《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宋辽金西夏建筑》、《东来第一山——保国寺》、《南宋建筑史》等众多学术成果已经成为建筑史学领域的代表作。

郭先生在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亦做出了卓越的示范工作。曾先后主持杭州六和塔保护维修项目、雷峰塔新塔项目、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北京恭王府保护修缮工程、圆明园遗址数字复原项目、河南登封三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设计、隋唐洛阳城天堂、明堂、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珠海圆明新园设计等。

1999年,郭先生带领团队开始全面研究圆明园,之后又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复原圆明园,正是奠基人郭先生的执着追求和首创精神,使得“万园之园”圆明园得以在虚拟世界重生。

原标题:《深切缅怀著名建筑学家郭黛姮先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