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念郭黛姮先生 | 学人的朴素与坚持

2022-12-05 18: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1年,郭黛姮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圆明园档案

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郭黛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日18:5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郭黛姮先生,1936年生,北京人,毕业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梁思成教授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完成学术专著十余部,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多项。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筑创作大奖。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圆明园的原貌,了解圆明园无与伦比的价值,郭先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2020年,几经郭先生反复调整、动版后,《重拾瑰宝圆明园》终于出版了。她的认真、执着和对学术、对建筑、对圆明园的热爱深深的打动了我。

如今,郭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唯有哀思悼念,先生千古。

郭黛姮跟随梁思成先生去赵州桥考察

书院书楼

选自《重拾瑰宝圆明园》

圆明园中不仅有一处处书院、藏书楼,还有多处书屋,有的特别标明为皇帝读书之所,有的虽在字面上没有提及读书之意,如“洞天深处”,实际上却是皇子专门读书和居住的地方。乾隆帝说,洞天深处稍南的“前垂天贶”,是他同兄弟们的“旧时读书舍”。其中有孔子的神龛,龛两侧写有一副对联:“道统集成归智德;圣功养正仰微言。”意思是,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学好儒家的道统,这样才能有智慧。

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些匾额名字似乎与读书无关,皇帝也常会在那里研习经史。如九洲清晏景区,本为帝后寝宫,乾隆帝的题咏却说,“旰食宵衣,左图右书”,表明自己或其父其子要实现九洲清晏的志向,离不开书史。乾隆帝在咏天然图画景区的诗中说:“徵歌命舞非吾事,案头书史闲披对。”即使有空闲的时间,也绝不听歌观舞,而是披对书史。实际如何,姑且不论,但乾隆帝确实表现出了对内圣外王的追求。

清朝帝王非常注意对皇子的教育,“皇子六龄即入上书房读书……定制卯入申出,攻五经、史、汉、策问、诗赋之学,禁习时艺,蹈举业弇陋之习。日课诗赋,虽穷寒盛暑不辍,皆重笃实之学……圆明园书房在勤政殿东,屋凡三进,地宇幽邃,有纯皇帝御书‘先天不违’‘中天立吉’‘后天不老’三匾额,时呼为‘三天’云。”乾隆帝自称:“予自六龄入学堂,读易、书、诗三经。”

皇子读书处复原图

也正因此,在圆明园的各个景区,除了直接称为书院的景区,其他数十处“斋馆”也有若干是以读书为题命名的。例如冠以书屋之名的有九洲清晏的长春书屋,镂月开云的养素书屋,濂溪乐处的味真书屋,北远山村的湛虚书屋,接秀山房的怡然书屋,藻园的夕佳书屋、贮清书屋,狮子林的探真书屋、四藏书屋,法慧寺的静娱书屋,如园的含芳书屋,茜园的韵泉书屋,以及养正书屋、解愠书屋、写琴书屋、夕春书屋、陶嘉书屋、卧游书室、爱山书屋、四宜书屋、溪岚书屋等。另外还有含经堂的味腴书室,武陵春色的品诗堂,四宜书屋的葄经馆(按:葄,音祚, 藉也。“葄经”者,指经书遍布,连休息 时都以经书作枕)、茹古堂、开益轩、虚明室、怡情书史等。这些场所皆为读书之处。读书可以使人“茹古涵今”,可以 “探真”“养正”“得趣”。通晓古今思想,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要掌握古今帝王治世经验。“茹古非关希博雅,古来治乱 在遗篇。”乾隆帝说,他在御园中设有这样多的书屋,是因为他“平生喜读书, 处处有书屋”。“来如读画领神韵,坐则翻书晤古人”。对乾隆帝来说,“读书”是一种生活乐趣。

读书、亲贤在皇帝看来,是重要的政治生活,二者常常融为一体。皇帝通过与儒臣一起读书来培育贤良。在咏“汇芳书院”中,乾隆帝直道:“菁莪械朴育贤意,佐我休明被万方。”用周文王“能官人” 的典故,表示自己招贤亲贤,要用贤人一起治天下的心愿。汇芳的“芳”,便是贤良之意。乾隆帝正是通过亲近贤良儒臣,以他们为师为友,而得以体道、正心、明性;也由此而正天下之人心。

汇芳书院南面入口复原图

学的最高境界和目标是体道、悟道,作为圣王,便是“接夫道统之传”。而道原于天,出于自然,所以要“体道”“接道”,须得从自然中直接感悟。这也是为学之不可或缺的途径。圆明园是精心构筑的宫苑,但又极力“法自然”,从多方面呈现自然的本色与本性。这不仅是为了观赏和怡情悦性,更重要的是帮助皇帝借此体悟天机妙道。

“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是乾隆帝咏《洞天深处》诗作中的两句,也是他一生的追求——要作一个内圣外王的皇帝。他说:“治天下者,以德不以力。故德胜者王,德衰者灭。”圆明园作为皇帝的“游豫”之地,自然应有多处供观赏的美景胜地,但乾隆帝对这些景点的欣赏 不是抒绘景物本身,也少抒发个人儿女情怀,他总是引经述典,自觉规范德行,检讨功过。《论语 · 雍也》中说:“女(汝) 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努力修身进德,有济天下的胸怀。小人儒虽为儒者,满腹经纶,但不过是为求一己之私利。乾隆帝不但以君子儒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且告诫他的子孙不作逍遥游,要做一代明君圣王。

郭黛姮与学生们在一起

学人的朴素与坚持

文 | 温淳

因缘际会,我成了《重拾瑰宝圆明园》的责编,于是有了一段与郭黛姮先生接触的经历。

那是2021年年初,经社里老编辑的推荐,我联系到郭先生,和她讨论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因为雨果说过,圆明园是人类历史上一处消失的奇迹,我便建议将书名定为“圆明园:一处消失的奇迹”,郭先生坚决不同意,她认为我不该追求流行的说法,而忽视事实。事实上,圆明园的若干遗迹还在,山水在,西洋楼在,正觉寺也在,说“消失”不准确。后来,我们将书名定为《重拾瑰宝圆明园》,既能点名题意,又大气庄重。在郭先生心里,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一次超越式的表达,园内的山水与建筑,是帝王的追求与造园师的努力的结合,它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哲学、审美、伦理等方面的期待和认可。

后来,我将排版好的稿子寄给她。郭先生虽然年岁高,仍然仔细地校对的稿子,补充相关的材料。不到两周,就将稿子返回。郭先生坚持要求图文相对,所以排版同事调版的时候,反复调整,前后大约动了近十五六次版。直到2022年初,这本书才姗姗付梓。社里对图书的周转有要求,这本书的起印数定的不高,我便和郭先生解释。对于印量,郭先生却不执着,只说,你们安排就好。

参考上千张古代图纸,结合考古发觉和史记材料、再加上作者的独特观察整合,这本书可算是郭先生和她的团队几十年的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现。书出版之后,我们联系郭先生,希望做一些签名盖章的特别版本,或者讲座推广,都被婉拒,后来做图书宣传,郭先生不称其功,只让我们多介绍圆明园的价值。

经过十几年的工作,郭先生和她的团队已经复原了圆明园60%的山水与建筑。事实上,我们熟悉的游览景点基本都有涉及,网上也有复原的圆明园视频展示,人们可以遥见圆明园的壮观。网上有一些声音提议重建圆明园,我也和郭先生聊过这个想法。但她非常清醒,不赞同重建。技术可以复原圆明园,但遗址要保存。她的理由有三个:首先,圆明园周围的地貌已经变化。海淀从前的水源多,造景引水都是依据地貌而来,现在地下水位线已经不足以支撑山水的设计。第二,虽然复原了60%的山水建筑,还有很多资料已经彻底消失,只能留白。此外,圆明园历经几代皇帝修建,几百年来建筑也有别,复原哪一朝代的建筑也无法确定。第三点最关键,保存圆明园的遗址,让后人哀思与铭记。这一处荒废之地,曾经的辉煌与伤痛,都是说不完的。现在的人,如果因为技术的成就,忘了当时如何走向被焚烧的惨状,就会将技术变成一场表演,从而失去与历史的连接。中国的孩子,中国的后人,只有亲临遗址,才能切身体悟历史中最沉重的一面。

郭先生一头银发,带一副眼镜,清瘦有神气,虽至耄耋,仍在科研中前行。我相信,圆明园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而她的名字也将留在圆明园研究的历史中。

圆明园 3D复原动图

1873年 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拍摄

圆明园海晏堂的铜版画

原标题:《纪念郭黛姮先生 | 学人的朴素与坚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