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冒死说一句,这届世界杯被高科技毁了”

2022-12-05 15: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书单君 书单 收录于合集 #社会观察 27个

#01

毁掉足球的新技术

-

如果有种比赛会因为变得公平而被声讨,那想必非足球莫属。

12月1日,国内著名的足球解说黄健翔发微博道:

“VAR毁了足球,犹如特效毁了电影。”

黄的微博收到不少点赞,有人跟着叹道:“冒死说一句,这届世界杯被高科技毁了。”

黄健翔集中火力炮轰的VAR,是“视频助理裁判(Video Assistant Refere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展开来讲,就是利用视频回放技术,还原难以用肉眼观察的赛场细节,从而帮助裁判提高判罚的准确性。

大家都知道,本届卡塔尔世界杯堪称史上最“壕”,总投入(2200亿美元)超过此前所有世界杯筹办经费的总和,而其官方用球同样极为高端。

不过相比马路地面装空调这种纯粹炫富的操作,卡塔尔赛事用球的高端,主要高端在黑科技。

一个直径只有22cm的皮球,内部植入了中央芯片和运动传感器,能以500次/秒的速度记录足球的动态信息。

搭配VAR技术,整套辅助裁判系统,能在占地面积7140平米的足球场上,达到毫米级的误差精度。

在12月2日西班牙对战日本的比赛中,日本前锋田中碧在踢进反超比分的进球前,皮球处于一个看上去明显越线的位置,甚至边裁也已举旗示意出界。

但主裁判在查看VAR后发现,皮球正上方的垂直投影,和边界有1.88mm的重合量,由此判定球未出界,进球有效。凭借这粒进球,日本2:1爆冷逆转西班牙。

1.88mm,帮助日本获得唯二的出线名额,也宣告德国队连续两届世界杯小组赛出局的命运。

此前一胜、一平、一负的德国,在积分上和日本持平,只要日本没有踢进那粒极具争议性的进球,德国就能凭借净胜球的优势挤掉日本。

媒体对此评论:德国距离出线仅有1.88mm。

其实不仅是德国,阿根廷在和沙特的比赛中,仅上半场就有3粒进球因越位而被判无效。

这里我们不用了解“越位”的规则,只需要明白这些被判越位的情况,放在以前大概率都不会被判。因为这些越位的幅度实在太小,小到不用VAR根本看不出来,以至于球迷为此发明了一个新词——体毛级越位。

所谓“一鼓作气,二则竭,三则衰”,阿根廷在接连进球却又被接连判为无效后士气大减,最终以1:2输给沙特,创下本届世界杯最令人大跌眼镜的一次爆冷。

眼看VAR一次次左右比赛结果,黄健翔悲哀地说:

“回想当年巴蒂进球后经典的机关枪扫射庆祝动作,要是那会儿有VAR,巴蒂得冲到场边先装半天子弹,等确认后再发射。”

用技术确保公平,是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足球也不例外。而就VAR技术而言,它的引入不仅是对抗球场上的阴暗面,也照出球场外万千人心的浮动。

也许VAR需要进一步改善以平衡比赛的观赏性和公正性,但相较而言,更应该改变的恰恰是那些质疑VAR的人。

#02

绿茵场内外的

金钱风暴

-

时间回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格兰对阵德国的淘汰赛。

比赛进行到38分钟,英格兰球员兰帕德一脚吊射,成功将球送入德国队球门。从回放视频来看,皮球毫无悬念地越过球门门线。

但德国守门员立刻抱住回弹的皮球,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他将球抛给队友,叫嚷着让他们带球往前冲。

裁判最终没有吹响进球的哨声,英格兰的欢呼声喑哑了。

兰帕德满脸错愕的表情,场内外万千球迷的谩骂,以及报纸头版的门线特写,交织成足球史上最臭名昭著之一的误判。

“门线惨案”的直接结果,是2年后GLT(门线检测技术Goal-line technology)被正式纳入《足球竞赛规则》。

有关足球裁判的争议由来已久。英格兰著名裁判霍华德·韦伯曾表示:

“打橄榄球和踢足球的孩子,对待裁判的态度截然不同。为什么?——因为足球裁判名声太臭。”

韦伯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后退休,不久后出版名为《中间人》的自传,他也因为这本书被称为“裁判圈中的叛徒”。

《中间人》通过韦伯的第一视角,揭露了裁判圈界结党营私、相互攻讦、以及私底下讨好球队教练的种种内幕。

相比之下,类似朝一名球员掏了3张黄牌这种(球员累计2张黄牌,就要被红牌罚出场外)低级错误,因为属于“无心之失”,反倒显得微不足道。

韦伯在书中坦诚表示:

“我不认为每个裁判都是黑哨,但犯错很正常。做我们这行的,就是要在判罚时像个蛮横的王八蛋。”

几乎同一时期,美国司法部起诉9名国际足联官员,指控内容包括勒索、欺诈、操纵赛事结果等腐败行为,涉案金额高达1.5亿美元。

裁判行业的内幕和国际足联的黑幕,这两张幕布投下的阴影,使得绿茵场上每一处肉眼可见的角落,都有可能席卷着钱权交易的漩涡。

贪腐丑闻曝光后,国际足联加快引入VAR技术的脚步。这也使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成为首届全面运用裁判辅助系统的世界杯。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说:

“VAR介入判罚的平均耗时只有1分钟,如果这多花的一分钟能帮助我们更正错误,那我们就做了正确的决定。”

理论上讲,VAR不仅能最大限度避免误判,更能让利益驱遣下的黑哨无处遁形。

但作为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围绕足球场的利益流从没断过,其中和普罗大众最相关的一环,便是足彩。

按照2018年中国体彩公布的数据,俄罗斯世界杯期间(5周),国内每周足彩销售额分别为73.31亿、118.39亿、93.84亿、78.73亿和81.87亿,合计445.96亿元。

而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由于是梅西、C罗等足坛巨星参加的最后一届世界杯,被冠以“诸神黄昏”的噱头,引发了更甚以往的投注热潮。

甚至世界杯还没正式开始,中体产业、鸿博股份等国内主要的体彩概念股的股价,就凭借这波热度集体拉升了20-30%。

聊以消遣的赛事,一旦成为利益攸关的博弈,原本用以减少判罚争议的VAR技术,反而因左右了比赛结果而成为最大的争议。

美国体育数据提供商SportRadar的总经理安德烈亚斯曾预计,卡塔尔世界杯每场比赛的赌注就可能超过1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74亿元。

在这其中,阿根廷作为夺冠热门,获得28%的投注额度,其他例如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传统强队,都获得较大的押注金额。

而随着阿根廷负于沙特、西班牙负于日本,葡萄牙负于韩国……一场场爆冷使得博彩市场弥漫着以投注亏损为底色的黑色幽默。

屡屡在紧要关头导出爆冷结局的VAR,逐渐被推向风口浪尖。

尤其在阿根廷输球后,众多网友指着VAR捕捉到的越位截图,争论如此“体毛级别”的越位是否真有必要吹罚。

争论判罚合理性是假,心痛押给阿根廷的赌注是真。一位网友的评论“一根越界的体毛,将多少人扯进了失信名单”,在5分钟内就得到数以千记的“共鸣式”点赞。

截至今天,黄健翔已发表6篇炮轰VAR的微博,有人在评论区提问:

“黄总,你到底赔了多少?”

#03

真正要改变的,

是迁怒技术的人

-

VAR反对者往往持这样一种观点:

误判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足球历史充满了让人回味的传奇。

说起源于误判的足球传奇,必然绕不过1986年世界杯。彼时,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在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中,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左手打入一记进球。

放在今天VAR的视角下,马拉多纳的下场无疑是被判进球无效,随后被红牌罚下,可当时裁判不知是处于视觉盲区或其他原因,阴差阳错地判定该进球有效。

这也造就了,至今仍被球迷们津津乐道的“上帝之手”的足坛经典。

不能否认,类似故事是足球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又必须承认,能对“上帝之手”津津乐道的,肯定不包括当年的英格兰球员。

作为四年一度的体育赛事,没人愿意因为一场误判,葬送自己的努力成果,成全别人的名载史册。

套用网上一句高赞评论:如果误判属于比赛的一部分,那黑哨算不算?

美丽的错误不管如何美丽,终究只是错误。只有在公正客观的土壤上,比赛的精彩性才不会是扭曲的花朵。

此外,有人质疑VAR的广泛应用,会打断节奏,影响比赛观赏性。

但其实通过算法优化,VAR辅助仲裁的时间已从最初的1分钟缩短到25秒,而且还有望进一步缩短。

也有人建议,可以参考网球比赛中鹰眼技术的应用方式,给予参赛双方有限次数申请VAR仲裁的机会。

如此一来,裁判只会在双方认为有争议的判罚上叫停比赛,进而保证比赛的流畅性。

说到底,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VAR真正无法应付的问题,不是对比赛观赏性的影响,而是迁怒于它的人。

11月25日,浙江嘉兴不动产登记处一名90后干部,因违规开具“无房证明”,被当地公安机关逮捕。

审问得知,他在办公期间痴迷赌球,前后输掉2000余万,不得不利用公职牟利。调查人员为了打印他的投注记录,足足用了2包A4纸。

还有网友为加大投注筹码,除自己多年积攒的10万元,更从网贷平台借了7万,全部用来买阿根廷赢球。

他寄希望于用这次投注,为自己多发一轮年终奖。面对朋友的担忧,他信誓旦旦——不可能会输,梅西有光环。

结果大家都已知道,VAR打破了梅西的光环,也把他的17万丢进水里。

本想孤注一掷,结果血本无归,而将VAR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只是投机者最无力的呻吟。

多年来,得益于中国男足的稳定发挥,我们有幸在各大国际足球赛事上,始终保持一种置身事外的平和心态。

这原本是一个优势,能让我们站在客观理性的视角,更纯粹地享受体育竞技的乐趣。

但如果这种理性被利益投机的心态所蒙蔽,那么无论球场上是否有VAR,投机者也迟早会遇到被收割的那一天。

毕竟,VAR治的是球场上的黑洞,不是人们内心的黑洞。

* 部分参考资料:

[1] 《“半自动越位识别”系统已吹掉阿根廷两粒进球,这是什么科技》,来源:光明网;

[2]《2022世界杯将迎来超1,600亿美元押注》,来源:福布斯中国;

[3]《国际足联贪腐丑闻调查》,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冒死说一句,这届世界杯被高科技毁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