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交媒体时代,蒙娜丽莎的“观看之道”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编译
2018-05-06 07:3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巴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前,几乎每刻都围着不下百人,拿着手机拍摄防弹玻璃后“又黑又小”的画,在数字媒体时代,在《蒙娜丽莎》面前的人不仅仅是看艺术作品,拍照、发社交媒体更是一种体验和“我去过那”的证据。比较约翰·伯格《观看方式》对于可机械复制的时代改变艺术的描述,数字和社交媒体时代又赋予艺术作品哪些含义?

法国卢浮宫《蒙娜丽莎》前举着手机拍摄的观众

巴黎卢浮宫内,一对年轻的夫妇穿过人群走到蒙娜丽莎前。几秒后,妻子转过身,微笑地举起手机,按下自拍。接着,她把手机交给丈夫拍摄了一些佯装欣赏的照片;然后两人手挽手自拍后转身离开。

“画太小了,这太拥挤了,无法近距离观察细节。”妻子说,她是一位来自上海的28岁金融分析师,她与外籍丈夫在巴黎对蜜月。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达芬奇《蒙娜丽莎》真迹,但印象并不深刻。“在画册或是互联网上,我可以看到更清晰的蒙娜丽莎。”而之所以选择参观卢浮宫是因为《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很有名,且在丹·布朗的《达芬奇的密码》让她对作品和卢浮宫博物馆有了更多想象。

这对夫妇与拥有500年历史的绘画作品的互动方式恰恰体现了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体验。卢浮宫的开放时间里,《蒙娜丽莎》前大约时时刻刻围绕大约150名参观者,其中大部分在拍摄《蒙娜丽莎》或《蒙娜丽莎》与自己的合影。在数字媒体时代,在《蒙娜丽莎》面前的人不仅仅是看实际的艺术作品,更是一种体验和经历,当他们把拍摄有《蒙娜丽莎》的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就成了“我去过那”的证据。

2017年,卢浮宫吸引了810万游客,依旧长期保持着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的地位。其中《蒙娜丽莎》是一张被无限复制的女性肖像,她被认为是佛罗伦萨布商的夫人丽莎·焦孔多。16世纪初,达芬奇以油画的技法完成了它。最早《蒙娜丽莎》收藏于法国皇室的枫丹白露宫之中,卢浮宫建成之后移往卢浮宫。早先这幅作品并不出名,也没有被当做镇馆。直到1911年8月20日,曾在卢浮宫内担任油漆匠的佩鲁贾于闭馆时躲入储藏室,趁隔天周一休馆取下画作,藏于大衣内窃出博物馆。馆方在22日发现《蒙娜丽莎》遭窃,于是进行一周闭馆调查,并祭出高额悬赏金。由于持续没有画作的下落,在各家报纸的报导下,《蒙娜丽莎》逐渐有了知名度。两年后,佩鲁贾想要将《蒙娜丽莎》卖给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遭警方逮捕。《蒙娜丽莎》回到卢浮宫后,在两天内吸引了十万人前来观看,或许失窃造就其成为了“世界名画”。如今这幅长77厘米,宽53厘米的“小画”在防弹玻璃和层层温控的保护下,陈列在卢浮宫之中。

2014年10月,美国音乐明星Jay-Z、碧昂丝在卢浮宫《蒙娜丽莎》的合影。

2014年10月,美国音乐明星Jay-Z、碧昂丝,以及他们的女儿布露・艾薇一起参观了卢浮宫,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布了参观照片引起了巨大关注和反响,被美国的网络新闻媒体公司BuzzFeed描述为“没有任何图像比碧昂丝和Jay-Z站在蒙娜丽莎面前更重要!”并补充到,“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照片。”

或许对于专业的艺术工作者、评论家或策展人而言,将观看《蒙娜丽莎》的体验仅仅作为旅游时的自拍就显得足够简单,然而就Jay-Z和碧昂丝等卢浮宫的观光客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包含有《蒙娜丽莎》真迹的照片,就显示了自己确实看过原作。

对于评论家或策展人而言,将“蒙娜丽莎体验”视为仅仅是自拍旅游就足够简单了。 然而Jay-Z和Beyoncé几乎和所有访问卢浮宫的人一样,确实看过这幅画。

事实上,当下对于《蒙娜丽莎》的观看方式代表了在数字媒介、视觉文化的时代,大多数艺术形式的饱和。

“她比她身坐其中的岩石更古老;像吸血鬼似的,她已经死去过多次,谙熟死亡的秘密。”1873年,英国评论家瓦尔特·帕特的名著《文艺复兴》中最有名的段落就是关于《蒙娜丽莎》的。早在大众旅游、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等出现前,他就唤起了《蒙娜丽莎》的永恒。

但可机械复制的时代改变艺术,而数字时代的到来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另一位英国评论家约翰·伯格在他1972年出版的《观看方式》一书中写道,在数字复制时代,“画作的含义不再是图画的附属品,而变得可传播。”

去年去世的约翰·伯格可能也已经注意到2014年碧昂丝在Instagram上发布的与卢浮宫《蒙娜丽莎》的合影获得了近84万人的点赞。

碧昂丝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布了参观照片获得近84万人的点赞

同样,富有的艺术藏家也不需要在花费数百万美元购买克里斯托弗·伍尔、葛哈·李希特前花费数小时观看原作,因为在数字复制的时代,藏家已经多次看到了作品的数字版,并已经确切知道它的样子。

尽管名牌机构的当代艺术的品质足以让藏家放心,但他们还是会通过印刷来提升作品的价值。而经典作品却会因为再现而削弱其神圣性,《蒙娜丽莎》就是一个例子。

“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它小而黑。”一位第二次看到《蒙娜丽莎》真迹的33岁工程师说。

相比之下,在佳士得预展上看《救世主》反倒有一种准宗教的体验,这幅被认为是达芬奇的作品,在一条广告公司拍摄的、名为《最后的达芬奇》的视频助力下,感动了千万人,也影响了《救世主》最终拍出4.55亿美元的纪录。

约翰·伯格在《观看方式》认为,“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原作的价值是市场价格,而现在的复制手段也摧毁了艺术的权威性。

回到卢浮宫,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参观者无视《岩间圣母》径直走向《蒙娜丽莎》,卢浮宫所藏的《岩间圣母》被认为在1483年至1486年之间或之前完成,是有完整纪录的达芬奇作品,设想它出现在市场上,再破纪录数亿美元的纪录不在话下。所以专业人士,未必会去挤《蒙娜丽莎》的热闹,而会在无人关注的《岩间圣母》前做长时间的停留。

达芬奇,《岩间圣母》,卢浮宫藏

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品,《蒙娜丽莎》被她的名声所累,她的意义也并不单单是达芬奇的真迹,而是喧嚣社交媒体的“炫耀”。

或许这就是当代的“观看之道”。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