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越简单,越高级

2022-12-07 18: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樊登力荐讲书人、“李蕾讲经典”主讲人李蕾老师倾情解读的《零浪费生活》。

2022年即将结束,就让这本书带你一起整理生活,轻装上阵。

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曾收到一件昂贵的红色睡袍。

他兴奋地穿上睡袍后,开始觉得家里的装饰、物件都与睡袍不相配。

于是,开始将家具和配饰悉数更换,连带着改动了家里的整体布局。

可这样一来,他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舒适感,觉得“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狄德罗效应”:

人们在拥有一件新的物品后,往往会不断添置与其相适应的东西,导致囤积的物品越来越多。

生活中,这种“狄德罗效应”屡见不鲜。

我们总是习惯于追逐、给身心背上沉重的枷锁,孰不知持一颗清静无欲之心,才能觅得这世间清欢。

习惯做加法,是一种原始本能

这样的场景你或许不会陌生:

虽然衣服和鞋子很多,却不知道该穿哪一件衣服和鞋子去上班;

每次清理衣柜,想要扔掉一些不喜欢的旧衣服,却想着兴许以后还用得上,又重新塞了回去;

装修剩的材料、换下来的旧家具,让整个家显得拥挤不堪……

人,似乎都习惯于做加法。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的故事。

她曾经是个购物狂,热衷于买买买来解压,家里囤积着很多舍不得丢的衣服。

可过剩的物质并没有提升她的幸福感,反而让她感到焦虑和不快乐。

直至家政阿姨来打扫,被家里的凌乱不堪吓住时,她才恍然醒悟,开始反思自己杂乱无章的生活。

她清理了过去十多年舍不得丢弃但无用的物品,只留下20%最喜欢的东西。

将那些带有情绪和羞愧感的东西丢弃后,她的内心也轻松了很多。

在这之后,她坚持每天丢两件物品,而这种断舍离,也让她诞生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精致感。

过去她总觉得忙,结果什么事都没做,也没有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如今她会花固定的时间整理环境,闲时就修剪花草,画画插画。

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日子越过越滋润,整个人生呈现出一种上扬的趋势。

《断舍离》中这样写道:

家庭空间只知道囤积东西而不知道清理,就如同一个储水池。

只不断地进水而不排水,最终会成为一池死水,表面看着清亮,底层都是烂泥。

确实如此,整理房间也是整理内心。

如果人总被无用的加法束缚,幸福只会离自己渐行渐远。

学会做减法,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我成功雕塑的秘诀,就是减去多余的部分。

深以为然。人生就是一场减法的修行。

综艺《向往的生活》中,一群参加选秀节目的新面孔出现在蘑菇屋,而一向以热心形象示人的黄磊,明显没了以前的热络。

他尴尬勉强地笑笑,和选手们打过招呼后,就躲进厨房里埋头做饭。

可是当多年好友老狼来了时,他马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后来他向选手们坦言:

因为我跟你们不熟,我没必要和不熟的人瞎掰扯,所以你们进来和我打招呼,我也没那么热情。

虽然他的做法被网友吐槽为不通人情世故,但我却被他通透的社交观所打动。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远离无用的社交圈,能让我们把生活的重心放在更重要的人、事、物上,拥有更自在充盈的人生。

其实有时候,减法也是另一种加法。

韩国插画师李彦姃,曾持续五年高密度工作,身心被不断掏空。

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后,她停下了所有的工作,一个人逛美术馆,逛花卉市场。

还将家里的囤积物品全部丢弃,读了很多书,品尝了很多美食,定期运动。

摆脱了忙碌工作的她,在给生活留白的同时,也收获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周国平说: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只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他而言就成了无关之物。

人生就是一场化繁为简的智慧之旅。

学会给生活做减法,以澄明之心面对世界,才能过上属于自己的美而简的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从精简生活开始

曾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三七法则”:

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闲置没用的;一大堆社会活动,70%是无聊空虚的……

守住人生的30%,其实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明了。

给大家分享一些《零浪费生活》中关于极简生活的建议,即将开始的2023,愿我们能轻装上阵,简装出发。

1. 给自己设置消费禁令

即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即便是打折,也不能买多余的东西。

你可以用新的爱好,取代自己爱买东西的习惯。

比如你可以把对物质的关注,转移到阅读、健身等精神层面上来,这样消费的欲望会大大降低。

2. 避免食物浪费

查看你的冰箱,然后列一张食材清单,贴在冰箱门上或记在手机里。

外出购物前,思考买什么新菜把冰箱里的食材搭配用完。

3. 精简你的衣橱

只留下那些能穿出你每天想要的样子和感觉的重点衣服。

如果想买新衣服,你可以采用买进一件,送出一件的原则。

要买就要买自己能负担的质量最好的产品。

4. 学会清理杂物

可以按照厨房、浴室、书房、客厅、卧室的顺序进行。

每件物品必须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这利于保证家里干净整洁。

另外在清理时,注意任何一件相同的物品,最多只能拥有两件。

5. 尝试购买二手商品

购买二手商品的原则是重质不重量,你可以购买棉布、亚麻布、丝绸和羊毛类的天然材质产品。

6. 给自己开一张“绿色”处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你可以通过享受户外午餐、用美味的食物和新鲜的空气来犒劳自己;

或者可以在上下班途中,找一条有公园和绿色植物的新线路,享受绿意的抚慰。

7. 享受极简主义

比如你可以将照片扫描并保存在硬盘或云储存系统里。

或者不买纸质书,通过借书、看电子书的方式阅读,这样既省钱还能节约空间。

8. 整理你的思绪

清理自己的社交媒体,取消关注或隐藏那些让你心烦的人。

另外你还可以开一份属于自己的“乐事清单”,上面写上五到十种能滋养你心灵的活动。

在你感到茫然无助时,可以用这些活动来好好爱自己。

9. 理性消费

为了控制自己购买的欲望,在购买新东西之前,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真的需要它吗?我可以借用吗?我可以买二手产品吗?

还可以养成用软件记帐的习惯,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里。

10. 谨慎处理废弃物品

废弃物品其实还有使用的价值。

比如棉布T恤,你可以剪成小块用来做清洁抹布,棉布或亚麻衣物你可以剪成小块用来做餐巾。

写在最后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不管我们有没有钱,我们都可以舍弃一些对自己已经丧失价值的东西;

而腾出来的时间、空间和精力,正好能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让位。

把生命调到极简模式,并不是让我们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

而是让我们的内心重回简单,帮我们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赋予生活更高层面的意义。

成长,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而成熟,却是一个人开始学会做减法。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学会做减法,畅快过一生。

原标题:《人,越简单,越高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