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快递如何守护“中国第一经济强县”?

2022-12-06 16: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大考”中,看江苏昆山邮政快递业如何守护“百强之首”。

■ 文、图/通讯员:祝宇 周烨 记者:曹丹

■ 关键词:使命担当

昆山,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也为其带来了发达的信息和通畅的物流。连续17年,昆山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经济强县。

近年来,昆山邮政快递业深度融入上下游行业,不仅增强了自身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作用,更有效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作为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昆山,既要守好江苏“东大门”,又要守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昆山邮政快递业冒疫奔忙、星夜兼程、保通保畅,擎起“人民邮政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01

借智借力 筑牢安全防线

早上9时,昆山市邮政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俞俊良登录昆山市重点人群健康监测系统,查看前一日全行业核酸检测情况。9时30分他准时将情况通报给各区镇、各企业,各区镇根据通报对辖区内未落实核酸检测的企业进行督促。“邮政管理局为我们企业开通了账号,我们也要求所有员工注册账号录入系统,督促他们做好核酸检测。”昆山德益速递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世晴表示,每天更新人员名单、督促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

“邮政快递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工作时间不固定,如何确保他们参加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是一大难题。”昆山邮政管理局(以下简称“昆山局”)主动对接昆山市卫健委,将全市邮政快递从业人员录入昆山市重点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核酸检测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实现动态化管理。

据了解,今年4月,昆山在社会及社区管控组设立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形成了“邮政管理部门牵头、属地政府落实、各级按职查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邮政快递业联防联控管理机制。昆山各区镇也参照成立了本级邮政工作专班,昆山市邮政业发展中心的9名工作人员分别挂钩联系各区镇进行工作指导。各区镇负责对辖区内的邮政快递处理场所、营业网点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昆山局;昆山局定期汇总梳理检查情况并通报至各区镇、各企业;各区镇再对照问题清单进行督促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落实情况;最后昆山局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抽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对整改不力的,按照相关要求责令其暂停经营。“这样的工作机制有效地弥补了行业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形成了行业疫情防控的高压态势。”俞俊良说。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减少非必要接触,线上检查成为昆山局的主要检查方式。通过昆山市邮政快递行业一体化执法检查综合平台,可以远程监控各邮政快递企业的场地、门岗、装卸货区、司乘人员闭环管理区等重点区域。昆山局每日对企业处理场地消杀、包裹消杀、人员防护等情况进行线上抽查,并在行业内进行通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八版)》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昆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11个处理场地、共计79个视频监控接入平台,下一步将持续推进监控视频接入工作,确保全市处理场地关键位置监控视频“应接尽接”。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尤为重要。10月25日,昆山局依托各区镇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检查,对全市邮政快递从业人员底数、核酸检测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排查。两天共检查邮政快递处理场所、营业网点858个,责令停业整顿76个,检查从业人员8037人,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开展人员补录、核酸补检工作直至闭环,确保不漏一人。

02

保通保畅 守护民之所需

今年4月2日,昆山全域静默管理期间,邮政快递业在“静下来、慢下来”的同时,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积极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邮政昆山分公司助力“昆味到”社区团购配送服务,着力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4月8日,两辆专车、6名工作人员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将第一批蔬菜从“昆味到”张浦蔬菜基地发往火炬新村、城市之光等6个社区,共计配送蔬菜582份。

德邦快递昆山区负责人于玉祥在接到昆山陆家镇政府防疫办的紧急来电,得知需要他们帮忙运送蔬菜到社区时,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我们紧急为德邦办理了12张通行证。4月8日,德邦快递3辆4.2米的货车按时来到指定地点,共运输1270袋5公斤重蔬菜。”昆山局工作人员如是说,快递保供的“闪电速度”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居民们的认可。

疫情防控期间,昆山局为全市符合防疫要求的快递员申请通行证1371张,重点保障防疫物资、紧急药品和基本生活物资的寄递需求。同时针对群众用邮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急件诉求处理机制,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心接力”。

“我父亲身患癌症,急需服用靶向药。但购买的药品,受疫情影响滞留在了昆山的一个快递中转站,请帮帮我!”4月5日,昆山市12345热线收到来自上海嘉定一位朱先生的求助电话。昆山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和嘉定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经过讨论研究后,决定由两地疫情防控相关部门采用接力的方式传递药品,先从中转站找出包裹,送至两地最近的交界处,最后交由嘉定区卡口民警送给朱先生。方案敲定后,俞俊良立刻联系了苏州顺丰速运昆山分公司场地负责人袁冬, 随即袁冬组织工作人员寻找装有药品的快递包裹。“因为药品、生鲜类等快件我们是分类管理的,根据求助人提供的信息,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包裹。”袁冬说,找到快件后,他立刻安排同事将药品送往312国道与东城大道的卡口。花桥经济开发区公安民警接过快件,进行全方位消毒后,驱车前往花桥与嘉定区的交界卡口。当天下午5时左右,嘉定区民警取到了包裹;6时,药品被顺利送至朱先生手中。

据悉,昆山全域静默期间,昆山局协调邮政快递企业寻找递送群众急需物资包裹百余起。在昆山局的多次请示汇报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快递企业在做好“两个落实”后恢复快递服务。4月22日,昆山市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全市邮政快递服务保畅通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确保全市邮政快递网络在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保持畅通运行。5月3日,昆山市邮政快递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印发《邮政快递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各区镇明确责任部门,加快受理快递企业(网点)的复工复产申请,并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恢复快递服务。直至5月下旬,昆山26家邮政快递企业均恢复运营,8600余名快递从业人员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回归工作岗位。

03

一细一实 走好昆山之路

“经过这么多次涉疫快件应急处置工作,我们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流程,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应急处置机制。”2021年以来,昆山局科学、高效地完成了14起涉疫快件的紧急处置工作,涉及快件7495件、从业人员4024名、收件人7008名。在应急处置机制不断优化的同时,昆山局也在指导企业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我们处理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突发疫情专项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突发疫情应对处置队伍,配齐配足防护消毒用品、生活用品等应急物资。”袁冬说。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各企业也采取了更精准、更高效的举措。据韵达速递昆山分公司总经理沈世凯介绍,公司通过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发件网点进行标记,这些网点所发的快件进入韵达昆山分拨中心,经过摆臂自动化矩阵、交叉带分拣机扫描识别,分拣系统根据打标类型计算格口信息,将需拦截快件精准分拣至指定格口,进行72小时静置消杀处理后再派件。在圆通速递昆山分拨中心,员工们佩戴着口罩、手套,对外来物流快递车辆上的货物进行消杀、分拣。“我们严格按要求落实从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并做好人员日常健康管理, 揽收、中转、派送3个环节做好消杀,分拨中心和网点场地每天按规定开展消杀。”圆通速递昆山公司总经理杨益民介绍说。

当前,昆山邮政快递业运行安全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4.59亿件,充分保障服务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安全、通畅运转。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昆山EMS服务通力电梯业务量达7.6万件,完成业务收入120.8万元,支撑产值约2016万元;昆山顺丰服务迪卡侬业务量达157万件,完成业务收入1602万元,支撑产值约1.57亿元;昆山韵达服务波力业务量达65.2万件,完成业务收入172.8万元,支撑产值约84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感谢快递小哥为昆山市疫情防控作出的贡献,昆山市委组织部针对快递小哥定向开展关爱行动,从市管党费中专项划拨66.88万元“昆玉暖心”关爱金,除面向2月中旬疫情发生以来坚持工作的快递外卖小哥发放百元数字人民币关爱金外,还专门向4月下旬疫情防控攻坚期内持续 参与保供配送、平均日单量不少于20单且自觉落实核酸检测规定的专职快递员,再发放每人100元数字人民币关爱金。同时,积极发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中国移动等通信运营商联合加大关爱力度,使关爱对象每人最多可获价值约800元的“昆玉暖心”福利。

昆山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实践, 有低谷、有逆境、有险阻,但其依然连续17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这段领跑之路,靠的是“昆山之路”的精神感召。如今,“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一个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昆山之路”精神正引领昆山向“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迈进,而赋有澎湃活力的邮政快递业必将为其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原标题:《快递如何守护“中国第一经济强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