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有那么多条路通向大自然

2022-12-08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豆荚 读库

十二月自然全景。选自《四季年鉴》

按:这根羽毛是谁的,那棵树木叫什么,电线上的麻雀是先生还是女士……孩子如果问起,你会如何作答?新近推出的“大自然观察手册”系列绘本,不只提供自然科普的线索答案,更为家长出谋划策,传授孩子乐意尝试的自然游戏和实验方法。读了(玩透)这套书,即使忘记其中知识,你也会解锁更多观察视角,发现探索自然的乐趣。

八月初回乡探亲,带了两本小书。选择它们,一是因为轻便小巧,适合装在背包里随时翻看,二是《四季年鉴》《自然图鉴》这两个书名,跟我们即将开启的乡村生活非常契合。

其实,这两本小书还有个“亲哥哥”《树木和森林的世界》,被我留在了家里——块头太大,而且我大致翻了翻,那本树木小史,目测更适合我每周观树遇到疑问时,在其中细细查找线索和答案。

关于一片原野的观察笔记

在收拾东西的时候,一家人就在猜测《四季年鉴》封面上的四张小图是画还是照片。

今年从年初开始,我将柳树作为这一年的观察对象。除了日常追踪,每个月的1号,我都会站在防空地下室旁,给我的柳树拍个定点的全身照。这个非常有仪式感的行为,有时是带着二宝一起完成的。所以,我俩起初都认为,作者跟我有同样的喜好,并遴选了其中四张能代表四季的照片,放在了封面上。

家属认真看了看封面,以理科生的严谨思维分析道:这些鸟和昆虫,在这么小的画面里配合得这么完美,应该是画出来的。

经他提醒,我又认真观察了大树的树枝,以及栅栏旁小树和灌木的形态,它们穿越四季,确实保持了过于完美和精确的一致性。有持续观察习惯的人会知道,植物即使幸运地躲过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被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塑造容颜。

小小的讨论愉快结束,不过也让我意识到,每次给柳树拍定点照时,要真的做到严格定点,并为拍摄设备设置同样的参数,才能得到如封面图般工整有冲击力的对比图。

《四季年鉴》的封面,乍看是四张代表四季更迭的风景画,细看是一年的时光,在一棵树、一片原野上的变迁。

《四季年鉴》是关于一片原野的观察笔记,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为原野的四季“作传”。“传记”按照月份推进,每个月分得三个对开页。

在第一个对开页上,我们能欣赏到原野当月的景致。你会发现,封面图只是截取了原野的一隅,它的周遭还有更广阔的生态和延展。画面右边,作者用简洁精准的文字,描述当月原野的气候、地质地貌、动植物等主要特点,像是图画科学唯美的旁白。

第二、三个对开页上,是更为丰富和有趣的细节。这些细节涉及:

对独特气象现象的解释,怎样跟孩子在家里动手模拟一些天气现象;

当季有哪些动物,它们的足迹、食性、样貌、巢穴等各有什么独特之处;

如果想近距离观察鸟儿,怎么用废旧物品,做出各种风格的人工鸟巢;

每个月装扮原野的有哪些花草,如果想在家里扦插、种植,或者将独特的植物做成标本,将采摘回来的浆果做成果酱,书中都有细致的过程讲解;

……

这是一本适合随时拿起来翻几页的书。你可以从头开始逐月了解这片原野,也可以直接翻到跟当下时间对应的月份,对比一下自己周遭的自然跟书中描绘的有何异同。可能也会忍不住思考:当我有幸遇到一片美如斯的原野时,都有哪些不辜负大自然的打开方式。

不过,需要注意一下的是,作者所在区域跟我们的纬度不同,四季对应的月份也有所区别。比如,在法国,春季是从3月21日前后到6月21日前后,夏季为从6月21日前后到9月23日前后……而目前所处的8月,在我们这里已是入秋的第一个月,想在书中找到对应的时节,就需要翻看9月。

法国四季对应的月份,跟我们这里有些微差异。

“夜晚和清晨很凉爽,有些薄雾,不过白天往往依然暑气炎炎。”书中对9月的气候描述恰好就是我们对当下的感受。

这个月,鸟类正值换羽期,更容易找到羽毛。鸟儿翼尖上的羽毛叫“飞羽”,往往最为美丽。我们可以带孩子去林间、原野、草地等鸟儿活动较多的地方捡拾,按照书中示范的模样,将羽毛固定在本子里,一起动手做一本“飞羽集”。

看到这一页孩子埋怨我,之前他捡回家的羽毛,都被我收拾屋子时扔掉了。抱歉!

秋雨连绵的暑假,是知了的求偶季,更是蘑菇蓬勃生长的季节。林下的这些精灵模样别致,色彩迷人。不过,一些蘑菇品种有毒,是“致命的诱惑”,只有渊博的真菌学家(蘑菇专家)才能正确辨识。毒鹅膏、魔牛肝菌、鸡油菌、死亡号角……作者用画笔细致勾勒这些蘑菇的特征,还贴心地用图标提示哪些有剧毒,哪些不能食用,哪些能大快朵颐。

这些可爱的图标,深得孩子的心,二宝好多次翻到这里,一个个让我说一遍。当然,说的时候要配上戏剧性的表演,尤其是碰了一下剧毒蘑菇后的惨状……

如果你恰好采集了嫩蘑菇,除了把它做成菜,还可以跟作者学习将它扣在纸上,做一张独特的孢子印。

起雾的秋日清晨,也是欣赏蜘蛛网之美的最佳时机。晶莹的露珠将蛛网点缀描绘得美妙绝伦。有收集癖好的人,可能也不愿放过蜘蛛网这样的自然艺术品,作者为你们提供了详细的收集方法和清晰的步骤图。

带孩子看这一部分时,四岁半的孩子更感兴趣的是蜘蛛织网的过程:先在两个支撑物之间拉一根丝,然后身体向下悬垂,拉出第二根较为松弛的丝,构成Y形……

这个步骤图,让孩子有些魔怔,从看过之后,遇到任何类似Y字形的图案,他都会让我看“蜘蛛在织网”。

其实,不止九月的这些手工,做植物标本,采野果子做果酱,用矿泉水瓶和果酱“诱捕”黄胡蜂,找一颗长腿的野燕麦看它“逃跑”,用豆瓣菜种出字母……作者传授的各种自然游戏,孩子都想尝试。我说老家材料有限,我们回到北京再试。本来声称要在爷爷奶奶家住一百天的娃儿,突然数着日子,开始盼望返京。

其实,即使不回京,《四季年鉴》也已为我们的亲子自然观察开启了新的视角。在村里的电线上看到麻雀时,我们会仰头认真察看它们的胸脯,胸前有“黑胡子”的自然是麻雀先生;在黄河边狂奔后歇息时,我们会有模有样地对照记忆,猜一猜天上的是不是绵羊云(淡积云)……

去更远处探访心仪的精灵

区别于我们平时对物种零散、孤立的观察视角,作者在《自然图鉴》里展示的是博物学的进阶观察:将自然分为大山、河流、池塘、入海口等几个生态位,从生态系统的高度来认识自然。

这些年,博物学逐渐复兴,爱好动物植物的小伙伴,不再满足于在家门口或城里公园里寻访动植物。大家背起设备和行囊去城市周边甚至更远处的高山,探访心仪的精灵。

当你用脚步丈量一座座山时,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是大山?山势逐渐爬升时那累积的岩石,样貌和类型是否存在变化?能否用简单的设备来分辨不同质地的岩石?山中的瀑布和潺潺流水最能润泽登山人的心灵,小溪与河流的水来自于哪里?山脚、山腰和山顶的植被显著不同,它们是以什么为标准来分配各自的“势力范围”……弄清这些问题可能无法帮你“加新”物种,但可以让你对脚下的大山有种“我跟这座山相知甚深”的默契和归属感。

大山和溪流的景色长卷。

预备知识看完,大山、溪流等的景色便如美丽的长卷铺展在面前,让你尽情欣赏生境的全貌和栖居在其中的丰富“居民”。

若想细细观察画卷中的细节,不用劳烦去找放大镜,只需继续往后翻页,长卷的画面从左到右,被均匀地“切割”为几个区域,放大让你看清细节,并把其中潜藏的生物单独拎出来,细致介绍。这一个个鸟兽植物,除了在望远镜里看到的生境照,作者还贴心地补充了一些特写和其他季节的模样,以及他忍不住想要分享给你的细节。

带生境的照片和特写手绘结合,既能从整体上了解物种的生活环境,尺寸大小,又能看清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翻阅这本书,是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或站或坐,感觉自己是跟作者一同神游在蜿蜒的河流、花草丰茂的沼泽、鲜花盛开的草地,或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入海口……精神在一本小书里,获得了片刻的疏离和宁静。

逐字细读完,意犹未尽,又回翻了一遍长卷。不由得想,作者应该是在这样一个个生境中,选了个视野最佳的点位,静静坐着,日复一日,长期观察和记录。他本可以像《看不见的森林》的作者那样,把它写成观察日记或者故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植入其中。但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客观的视角,用画笔和文字静静地描绘和呈现自然本来的样子,将想象和感受的空间留给读者。

掩卷而思,虽然我读得那么细那么慢,这两本小书分享的知识,很快便会被其他新塞入脑海的信息所掩盖。不过,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它传达的博物视角,让我个人的观树以及跟孩子的亲子自然观察活动都会打开更多的维度,在大自然的每个细节里都能发现探索的乐趣。

真好,有那么多条路,通向大自然。

“大自然观察手册”系列全家福。润扬 摄

作者:豆荚

自然观察与记录者

文中图片均选自“大自然观察手册”

原标题:《有那么多条路通向大自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