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丨文学史重要一页,上海文学博物馆落户虹口

澎湃讯
2018-05-03 17:2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5月3日,虹口区政府与上海市作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将建设上海文学博物馆,项目拟选址位于虹口区海宁路、四川北路口的18街坊,地上建筑面积约12500㎡。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孙甘露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建设上海文学博物馆,这是上海文学界几代作家、文学研究者、文学工作者乃至文学读者长久以来的心愿。”他说,“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为有机会参与这一属意长远的建设性工作而备感光荣。”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一页

在孙甘露看来,上海文学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在上海的文学历史上会是极为重要的一页,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史上也将是重要的一页。它不仅因为上海这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镇,将拥有一座记载、研究、讲述自身文学历史的博物馆;更重要的是,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我们阅读写作使用的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历史性转变,新文化运动推动着的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变;以及描述、记载、形容这一系列转变带来的经验、感受、思想和憧憬;那些最重要的作品,最重要的写作,那些最重要的内心活动和文学创造,很多就发生在我们今天会议所在的这个方圆几公里的范围之内。”

上海需要一座文学博物馆,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也需要一座文学博物馆,“那些作家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也需要一个居所。”孙甘露说,“伟大的文学最终是印刻在人们的心里,但是,想象的世界也有自己的殿堂,对我们而言,那就是座落在虹口的上海文学博物馆。”

未来,随着上海文学博物馆的建成,文学研究,文学教育,文学交流,文学推广的活动无疑会向虹口汇聚。孙甘露在发言中说:“这个时代以及未来的年代,上海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生活,都将被作家的笔记录下来,被镌刻在文学博物馆的墙上。”

上海文学博物馆为什么选址虹口区?

上海是20世纪中国文学重镇,是中国新文学的发祥地、策源地、推动地和收获地,有着辉煌的文学历史。而虹口拥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习近平同志曾对虹口文化作过精辟的概括:“虹口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上海文学博物馆拟选址位于海宁路、四川北路口的18街坊。该选址东北角为轨交10号线四川北路站出入口,南临北横通道,交通便利。18街坊内还有扆虹园、颖川寄庐等历史建筑,地块毗邻中共四大纪念馆、精武体育总会和海派文化中心,距鲁迅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所在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及山阴路历史风貌区不到1公里,周边文化资源丰富,集聚效应显著。

鲁迅纪念馆

左联会址纪念馆

在孙甘露看来,位于虹口区的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孕育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心灵及其作品。”他说,“而这是上海文学博物馆最终选址在虹口区筹备建设的原因之一。”

上海文学博物馆未来将有什么功能?

澎湃新闻获悉,上海文学博物馆将由上海市政府设立、上海市作协主管,以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交流为基本职能,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建设目标的现代专业博物馆。

上海文学博物馆将以上海文学史料等文物资源研究为基础,展示海派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汇集全球文学艺术资源,追思前贤、启迪后学、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在建设成为上海文学文献档案中心的同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传承文化的重要窗口以及中小学教育的校外课堂,为推进上海文学的创新和繁荣、推动“世界文学之城”和文学之都建设,建成令人向往的上海人文之城做出应有的贡献。根据国际专业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拟建的上海文学博物馆主要实现“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

1.征集保护。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适宜的珍贵藏品收藏场所,包括珍贵藏品的储藏、修复和鉴定中心。

2.陈列展示。固定陈列区以上海现代文学展为中心,集中展现上海文学20世纪文学成就、文学出版及文人生活的综合文学成就等文物和文献档案, 向前上溯至近代和古代文学,向后延伸到当代文学,长期陈列上海城市文学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展示上海文学各历史阶段发展概况、主要流派、著名作家、重要作品和社会影响。在常设展中设立巴金等伟大作家的专题展厅。临时陈列区以资料征集情况和文学研究的需要,陈列以海派文学为核心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重要作家纪念专题,以及世界近现代文学艺术作品。

3.学术研究。充分利用上海文学博物馆的藏品资源,拓展和深化上海文学学术研究,梳理海派文学发展脉络,研究上海文学和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关系,自主策划展览比例占三分之二以上。

4.公共教育。联手市教委等部门,制定公共教育方案和计划,推进“海上文学中心”、“上海文学院”等文学教育平台和体系建设,将上海文学博物馆打造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校外课堂、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教育的校外课堂,使文学阅读伴随人生的成长,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文学修养,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品质和文明程度。

5.文化交流。建立与国内外文学机构的交流网络,用文学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故事,以巡展和合作展等形式,推动优秀的上海文学走出去,吸引海内外优秀的作家来上海写作、交流。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