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是马斯克时代Twitter的替代品?

2022-12-11 14: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自10月底接掌权柄以来,马斯克对Twitter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先是解雇了超半数员工,之后又宣称打算让众多遭冻结的帐号「重生」,这引发了人们对于Twitter网站崩溃或秩序塌陷的担忧。为此,不少用户开始寻求替代选项,希望在免受殃及的同时静享谦和的推文环境。但我们环顾四周却发现一个可悲的现实——能够全面替代Twitter的产品尚未出现。

随着时机成熟,很多人都想打造自己心中的完美版Twitter。小型企业和开发商正竞相对Twitter进行拆解,想要用较为温和的改良手段解决该平台的根本问题。对马斯克极度不满的用户则迅速行动,积极表示支持这些新平台的出现。

新交流平台The Narwhal Project首席执行官Nick Thompson在采访中表示:「已经有无数用户在期待我们的正式上线。」

提高对话质量,是当前各类热门替代方案的核心诉求。Narwhal就希望提供一种空间,让持「不同观点」的用户可以在线讨论。虽然体量还不大,但Narwhal已经吸引到了不少颇具影响力的管理成员,包括兼任The Atlantic CEO的Thompson、Twitter前工程技术副总裁Raffi Krikorian,以及Wired前执行编辑Brian Barrett。

Narwhal团队还在研究各类主流媒体平台上的对话机制(包括Twitter、Facebook、Discord、Reddit、Quora以及Slack),希望将「似乎有效的旧功能」跟「还没试过的新功能」结合起来。

Narwhal尚未正式开放,也没有分享该服务如何动作的确切细节。但Thompson表示,该平台与Twitter之间至少存在一大主要区别:Narwhal更专注于对话质量,而非交互速度。

Thompson解释道:「我们希望在互联网上创造这样一个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深思熟虑、有趣和精彩的对话。我们认为Narwhal可以探索一些他人从未尝试过的新机制。」

作为另一套崭露头角的平台,Post也采取了类似的定位并吸引到数万名早期用户。该服务看起来与Twitter相当接近,但强调通过「严格」的内容审查和专注于「新闻质量」的明确定位与其他社交媒体区分开来。

Post是由前Waze CEO Noam Bardin领导的新项目,他将该网站描述成「一个基于真实人物、真实新闻和真实对话的社交平台」。该平台允许用户「花点零钱」从「优质」新闻提供方和个人创作者处购买内容。马斯克之前曾提到Twitter也该引入这类功能。

Post对于真实对话的强调,也成为网站全面上线的最大障碍。Bardin曾经提到,如果不能通过稳健的审查制度保障Post的承诺,那么人们根本就无法正常访问该网站。Bardin已经在11月14日正式发布该平台,并希望它能在一年之内获得5000万日活用户。目前该平台的预约名单已经有33万5千名用户,其中65000人已经加入体验。

不过这项服务也遇到了不少麻烦。Twitter用户对于Bardin和Post做出的某些决策感到不满。该平台由Andreessen Horowitz资助,这家风险投资集团同时也为马斯克收购Twitter提供了4亿美元,其中的关系不禁令人心生担忧。Bardin还表示,平台发展初期不会将可访问性作为经营重点。

Post和Narwhal都希望再造一个完美版的Twitter,而其他一些项目则没那么大的野心——他们只是想重建旧版Twitter,没有马斯克插手就行。Hive就是这样一个新兴社交平台,在2022年11月用户已激增至150万。随着Twitter即将由马斯克接手,众多心怀不满的用户蜂拥至Hive。从本质上,Hive就是Twitter的原版复刻,能够展示所关注用户的文本内容、照片和视频,同时支持发布迷因、宠物或游戏等不同的内容类别。

而在这场取代Twitter的争夺战中,最具声威的势力当数Mastodon。

不过Mostodon也远没有做好准备。运营该产品的只是个小小的两人团队,他们上周三宣布关闭服务器,原因是努力解决「影响我们应用程序稳定性和用户安全的问题」。甚至在此次崩溃之前,Mastodon也仅仅处于抢先体验阶段,Android测试版的运行速度缓慢、卡顿严重。在媒体尝试注册时,账户还没发布任何内容就已经吸引到了一些明显属于「僵尸帐号」的关注者。相比之下,Hive虽然提到垃圾邮件滋生的问题,但至少还没发现有明显的僵尸帐号的迹象。目前难以断言Mastodon团队有没有能力验证注册帐号的到底是不是真实人类。

技术储备如此薄弱的Mastodon之所以备受关注,依靠的是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技术和声誉。任何用过Twitter的朋友都能快速上手Mastodon的界面,这里也有时间线、主题标签、收藏夹和转发按钮。而且Msatodon最重要的理念,是由用户负责并创建自己的空间,而非由企业这边单方面控制和审查——尽管Twitter的那位CEO曾多次赌咒发誓,称他的所有决断都基于用户的意愿。

与我们看到过的其他平台不同,Mastodon已经是个成熟的社交平台,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解决管控和技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种将责任交给普通用户的方式可能会降低其对于普通受众的吸引力。Mastodon并没有主节点,而是一套分布式系统。数个Mastodon实例(instance)各自运行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有各自的管理员和规则、分别位于不同的站点。虽然用户也可以跨越不同实例获取内容、与他人交流,但整个体验远不像在Twitter上随便@对方账户那么简单。

Mastodon.world管理员Ruud Schilders表示:「我希望Mastodon能够真正起飞,甚至获得与Twitter相比肩的用户规模。」他管理的mastodon.world是个人气颇高的Mastodon实例,也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实例之一,用户约有10万人。「但按照Mastodon项目的设计思路,负载不该存放在一台、十台或者百台服务器上,而是分布在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上。这跟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化社交媒体服务完全不同。」

Schilders根本就没想到自己需要运营一个超过10万用户的社交网络,也没有为管理这么多人做过准备。他在大约一年半以前上线该站点,单纯凭着对Mastodon的一腔热情。到今年10月下旬,他的实例也只有几个用户。但在马斯克接手Twitter并开始推动「硬核Twitter 2.0」计划之后,刚刚被添加进Mastodon官方服务器目录的Mastodon.world爆炸了。Schilders回忆道:「当时人们纷纷逃离Twitter,集体涌入我的服务器。到现在,我的实例已经拥有超过10万用户。」截至目前,他的Mastodon实例一直依靠捐款维持运营。

虽然在规模上还远不及Twitter(根据马斯克的说法,Twitter网站上可转化为商业收益的日活用户高达2.5亿),但即使是10亿用户也足够让人喝一壶的了。Schilders坦言,他请来了几位志愿版主,其中一位专门协调道德问题并协助编写了新的行为准则。在mastodon.world刚刚启动时,只有四条约束规则,但如今数量已经增长至十六条。Schilders还在物色会说其他语言的版主,因为网站中已经出现用阿拉伯语等其他语种写下的内容。

除了个人黑名单之外,Mastodon管理员还可以在必要时封锁整个网络,保护用户免受监管不力及恶意行为者的侵害。他解释道:「如果某个服务器上出现了大量纳粹分子,我们就会屏蔽掉整个服务器。」换句话说,这台「纳粹服务器」无法联络到Schilders的服务器,他的用户也看到不到那些纳粹贴子。

根据Mastodon创始人兼CEO Eugen Rochko分享的数据,Mastodon在过去几周内吸引到了约100万新用户。很明显,虽然服务还不够成熟,但人们确实乐于尝试一下。由Rochko 和其他成员运营的Mastodon.social目前已经不接受新用户注册,因为用户已经在抱怨该平台速度缓慢且注册难度过大。理论上讲,属于Mastodon的高光时刻已经到来,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Twitter用户继续大量转移过来,Mastodon这边到底能不能想好不同实例的规则/政策,还有能不能服务好这些已经被科技大厂培养出体验预期的受众。

这些服务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大问题:Twitter本身。虽然公众可能愿意忍受替代平台的种种缺陷,但目前他们毕竟还不算是别无选择——Twitter还活着呢,既没崩溃也尚未真正沦为网暴战场。当然,马斯克一系列离谱行动也许会令Twitter的舆论生态持续恶化,但替代方案也必须证明自己确实比「马版」Twitter更好,否则用户们实在没必要额外折腾一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