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塔林黑夜电影节上闪耀的中国导演

2022-12-14 11: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耐观影 耐观影 收录于合集#电影节 152 个 #塔林 3 个 #电影访谈 3 个

《双重生活》(Double Life)是今年北欧最重要的塔林黑夜电影节处女作单元唯一一部入围的由中国导演执导的影片。在电影节持续进行期间,耐观影记者也有幸邀请到了旅居日本工作的导演余园园接受我们的采访,畅谈影片的拍摄过程、作为新人导演的激动和困难,以及最重要的是:电影本身想要为我们传达些什么。

《Double Life》海报

《双重生活》剧情梗概:

受伤的前舞蹈家诗织决心参加几个针对夫妻的身体接触讲习班,但她害羞的丈夫拒绝参加 。诗织别无选择,听从了一个朋友的建议:她联系了从事演员事业的淳之介,他可以按照所有的指示扮演一个有爱的丈夫。诗织和淳之介签订了长期合同,假装成一对幸福的夫妻。她甚至租了一间小公寓,以便在研讨会后进行额外的接触,但她忘记了温柔的淳之介之所以总是会完成任何要求,其实只是为了钱。

《双重生活》采访实录:

耐观影:导演您好!很高兴您能参与这次采访。在正式开始以前,能不能先谈谈您的个人经历呢?您是如何开始在日本求学并工作的呢?

余园园:你好!当然可以。我是2018年开始来到日本,先在专门的电影学院进行了一年的准备,之后又进入了日本的大学院就读电影专业的硕士。《双重生活》其实是我的硕士毕设作品,只是一个学生团队的作品,哈哈。

耐观影:这真的很令人印象深刻,只是一个学生团队!方便谈谈团队的大小吗,有几个人呢,您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吗?

余园园:我们的团队一共有7个人,其中有两位中国人负责美术。中间第一位美术因故还不能继续参与拍摄了,所以找来了另外一位中国美术。整个拍摄周期也不是特别长,大概20天左右。

耐观影:看来拍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波折的,但所幸最后的成片非常优秀。我看到除了塔林以外,今年夏天你们也在日本Skip City国际电影节上暂露头角,作为处女作来说这真的已经是非常耀眼的成绩了。这是您第一次执导长片,在这以前有没有其他执导或者电影行业的工作经验呢?

余园园:可以说我们比较幸运吧,像你说的我们第一次拍长片就入选了Skip City,也是得益于此之后我们又获得了在塔林的机会。在这次拍摄以前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写剧本,也有参与过四五部短片。因为我原来是学编剧的。

日本Skip City国际电影节海报

耐观影:是幸运也是实力吧。您原来是学编剧的?难怪我看到这次电影的编剧也是您,您原来在哪所学校就读呢?

余园园:在国内是北电的。

耐观影:原来如此。另外您在拍摄前进行了哪些调研工作呢,有采访从事“租赁丈夫”的行业内人士,或者租赁过类似服务的人吗?

余园园:之前我确实是进行了很多调查和准备,比如说我了解到日本租赁行业最大的社长,石井裕一,他曾经写过一本书(人間レンタル屋)讲述了很多行业内的趣事和内幕。另外在推特上也有很多人分享了他们自己的故事。我也把收集到的资料用在了片中,比如说片中有一幕,淳之介提到他在用信用卡签字的时候,有时会忘记自己的名字,就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到的真实故事。

《人間レンタル屋》封面

耐观影:这一点着实非常有趣,我在观看的时候也被这一点惊艳了。这的确是没有真实经历过租赁演员工作的人写不出的情节,也让我们更加容易和人物感同身受。这可能就是电影这一虚拟世界中真实的力量吧。另外既然我们谈到了剧本,您能说一说您创作的初衷是什么吗?和您本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吗?

余园园:其实刚开始想的很简单,就是想拍纯日本人的生活。另外一个是受到我很喜欢的一位德国导演赫尔佐格的启发(执导过热门剧集《瑞克和莫蒂》、《辛普森一家》等,以及今年大热纪录片《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还有Family Law这部电视剧。和我本人,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联系,我没有使用过类似的服务哈哈哈。

耐观影:您提到赫尔佐格这位导演,其实在观看《双重生活》的时候,我一直想到另外一位日本导演,滨口龙介,拍摄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凡时刻,很克制的影像风格,许多平和的长对话。他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或者还有其他对您的创作很重要的人吗?

余园园:滨口龙介的确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导演,他有一些非常棒的作品比如《欢乐时光》。但我更喜欢的一位导演可能是是枝裕和。另外,对我的影响最大的人可能是我在大学院时遇到的一位老师,他在我们学院开设了一个(舞蹈)work shop,就像片中的女老师的工坊。我在这个工坊度过了不少时间,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接触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身体,有很多收获。另外他也曾帮滨口龙介的《欢乐时光》做过类似的work shop的编排。

德国导演鲁道夫·赫尔佐格

耐观影:聊到work shop,这的确是片中很重要的一个设置,它让我们开始思考身体与情感的关系。您对这一点怎么看,这两者是如何互相运行的呢?以及在您的work shop体验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余园园:嗯,我的work shop经历,最特别的可能就是进行到一半,我们就因为疫情的关系转成网课了,也有很多同学因故没有办法参加。在网课期间,老师还是会带领着我们进一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去舞蹈。当然因为距离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相互接触,但为了创造同学之间的链接我们会模仿彼此的动作。(说到这里余导还“比划”了两下子,非常可爱)

另外关于身体与情感,我想可能比较复杂,很难解释。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意识看似很自由,但其实它会被身体所束缚,并且意识也会试图去控制身体。但另一方面身体拥有的可能是真正的自由,身体的表达是很直接的。

耐观影:您让我想到在电影中女主几次和丈夫以及租赁丈夫之间的身体接触。第一次和淳之介在课上接触的时候,女主很明显是感受到了喜欢和快乐的;但结尾的时候两人再次合掌,女主却说什么都感受不到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她和丈夫之间,这是为什么呢?感受不到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女主对他们的喜欢消失了吗?

余园园:关于和租赁丈夫的最后一次接触,那一刻女主其实还是喜欢他的,有真真切切投入过对他的情感。这一点在我收集资料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例子,很多人最后都成为了真正的男女朋友甚至结婚。

剧照:女主和租赁丈夫

耐观影:另外关于丈夫,片中有一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女主在开始出轨以后,打扮的越来越漂亮,丈夫则开始变得疑神疑鬼。拍摄女性外遇题材的电影有很多,但展现男性面对出轨的不安的却没有很多。这种对传统“性别预设”倒转的设置非常有意思,您对片中丈夫这一角色有什么特殊的想法、设定、安排吗?

余园园:其实关于丈夫这个角色,我觉得最后没把他写好。可能因为我对婚姻关系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并且这其中还牵扯到三角关系,就更加复杂了。但总的来说,妻子的转变丈夫肯定是会发现的,并且这种转变也会对他产生影响。我们在学习编剧的时候有提到:人物关系的导致人物的变化,基于这一点我就写了丈夫的改变。

女主和丈夫

耐观影:片中女主和淳之介第一次约会时,他为女主抓回了一个红气球,但最后气球还是飞走了。这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例如气球代表了女主对生活的浪漫幻想,以及它最终会消逝?以及两人甚至找了一个房子,交换戒指,扮演夫妻,两个成年人的“过家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虚拟感”,这是有意而为之的吗?

余园园:气球确实是代表了这个意思。但租公寓这段情节当时其实是为了增加剧本的戏剧冲突性,毕竟这次的片中总体来说显得不仅平淡,于是乎就夸张了一些情节。

耐观影:但不得不说这一设置的效果非常好,总之我是印象深刻。

余园园:哈哈哈哈谢谢!

耐观影:片中还有几句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说“在舞蹈中重心是一直改变的,就像生活一样 ” 淳之介觉得“人生就像售货机,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承担一个人的名字可能很简单,但是代替一个人的人生却很困难“这些台词是否是文本中的重点呢,您想传达些什么呢?

余园园:其实写的时候到没有想这么多,就是自然而然地落笔了。不过重心这一点,的确是很重要,因为女主以前是舞蹈家吗,所以对她来说,对舞蹈来说,重心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另外关于淳之介,他其实还说过一句台词“每个人都做了选择,并且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非要说的话,这可能是全片的重点。

耐观影:确实是这样,除了女主之外,片中的每一个角色也都有自己的烦恼,这的的确确是一部关于每一个“普通人”的电影。其他的角色:老师、闺蜜,她们的设置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余园园:刚开始的计划其实是拍一个群像戏,每个人都有双重生活,比如老师,她的丈夫其实去世了,但她一直无法接受这一点;比如闺蜜,她是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所以沉迷于网络;再比如丈夫,他也出轨了,当然还有女主和淳之介,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家庭,每一个人都过着双重生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剧本也改了好几版,最终还是改成了以女主为中心的故事。

女主和老师一起舞蹈

耐观影:原先是群像戏啊,怪不得结尾的时候您还拍摄了每个人最后的生活。其实一开始看到女主在教室里第一次自由地舞蹈的时候,我以为电影就会在这里结束了。一般其他片子也就会在这里结束了,但您选择了继续展现其他人的“生活选择”。

余园园:是的,剧本虽然改了好几版,但这个结局是第一次就定下来的,这就是我的初衷,展现每个人的生活面貌。启发我的尤其是是枝裕和的《空气人偶》,就是想表现出日本普通人的生活。

耐观影:您提到日本普通人的生活,那在您看来,尤其是作为一个旅居的外国人:日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呢,那边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余园园:日本这个国家,总体来说会让人感觉到心里很平静,当然很多平凡的人的生活也是很孤独的。我已经四年没回国了,国内的社交媒体也很少使用。我不知道我的感受能不能有代表性哈哈。

耐观影:另外一点是,豆瓣上有些评论提到这部片子完全看不出是中国人拍的,没有一点“中国痕迹”,您对这一点怎么看,会使您感到冒犯吗?

余园园:啊豆瓣上有人这么说吗,我都没有去看上面的评价哈哈。但是这一点可能是因为我写作的时候都使用日语,我们的主创、演员彼此之间也都是用日语交流,所以自然而然地我的思维也就改变了。并且这也不会冒犯到我。

耐观影:最后一个关于电影本身的问题,我注意到本片的色彩都显得非常朴素,甚至饱和度是有点过低的,演员的服装也都是黑白或者卡其色,这是有意而为之的吗?这种色调选择有什么含义吗?

余园园:关于服装其实没有什么特意设定,因为我们都是学生剧组所以服装都是演员自带的,但是我们事前可能会跟他们有一些基本的沟通。(所以某种程度上是在无意间表现了真正的日本人日常的样貌?是!)关于片中的整体色调,确实是这样,画面饱和度是比较低的,但这一点并不是我们特意后期调色的结果。我在写女主这个角色的时候,给她设定了颜色,她给我的感觉是深蓝色的。所以我们就去买了深蓝色的窗帘,然后在拍摄的时候使用,出来的效果几乎就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几乎不需要调色了。

耐观影:原来是这样,真的是很奇妙的巧合。那么最后了,您对自己和《双重生活》还有什么期望,什么话想说吗?

余园园:对于《双重生活》当然是希望电影能找到更多的宣发机会,能够上院线,被更多人看到,目前我觉得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的。对于自己的话,就希望能够有机会在拍第二部长片吧!

耐观影:您已经在两个电影节都获得一席之地了,我相信本片会得到更多的机会的,并且它也真的值得!也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余园园:哈哈哈我也是,非常感谢你们!

-FIN-

采访记者:徐嘉静

文字整理及排版:徐嘉静

审稿:Xavier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原标题:《塔林黑夜电影节上闪耀的中国导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