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闵行区6座过街天桥步入“电梯时代”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通讯员 毛海萍
2022-12-13 12:2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这座天桥有50多级台阶,相当于要爬4层楼,我腿脚不便,爬起来很吃力。尤其是雨天路滑,最怕的就是爬楼梯。现在终于有电梯了,太感谢了”!近日,在上海市闵行区新梅天桥下的新装电梯口,家住新梅公寓的陶老伯感受到了电梯“一键直达”的方便快捷。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3日从闵行区获悉,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新梅天桥两部垂直电梯已于近日验收合格,投入试运行。加上也已完成电梯加装项目的华江路北翟路、华翔路天山西路、华翔路北翟路、华翔路建虹路、虹许路古羊路人行天桥,闵行区已有6座过街天桥步入“电梯时代”。

闵行区已有6座过街天桥步入“电梯时代”,图为天桥分布图 本文图均为闵行区供图

小小电梯让幸福“一键直达”

沪闵路上的新梅天桥建于1998年,衔接着轨交1号线外环路站,新梅公寓、新梅花苑、绿世界花园、佳佳花园、莲浦花苑等小区居民都要过天桥去乘坐1号线。

新梅人行天桥位于闵行区莘庄立交附近,横跨沪闵公路、沪杭高速,如果不上天桥到对面的话,要绕行报春路一两公里的路。因此,天桥成为不少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有大量的人流通过该天桥去乘坐1号线。根据测算,早晚高峰过街天桥行人约5500人次,人流特别密集。

新梅人行天桥位于闵行区莘庄立交附近,横跨沪闵公路、沪杭高速

如今,厚实的混凝土底座、钢结构主体、灰黑的铝板幕墙,新建电梯显得时尚感十足,还贴心地设置了遮雨棚。每个电梯设施的高度约有10米,连接整座过街天桥,电梯门前还修建了无障碍坡道,方便轮椅进出。

新梅人行天桥还贴心地设置了遮雨棚

电梯间里张贴的相关信息显示,该电梯定员为11人,载重为1050公斤。轿厢内设置了空调、远程监控、五方通话、低位残疾人操纵箱、盲文按钮、后侧镜面不锈钢,满足各类人群用梯需求。

“我母亲80多岁了,以前轮椅上不了天桥,出门总觉得不方便。现在可以推着她出去了。”谈起加装电梯后的出行便利,徐阿姨颇有感触地说。

厚实的混凝土底座、钢结构主体、灰黑的铝板幕墙,新建电梯显得时尚感十足

厚实的混凝土底座、钢结构主体、灰黑的铝板幕墙,新建电梯显得时尚感十足

电梯里安装电动车驶入报警系统

闵行区内的这6座天桥位置分散、涉及面广、工期紧,虽然每座天桥条件不一,但也有“共性问题”。“有的需要绿化搬迁,有的原先土层不适合铺开施工,还有的路段车流量大、必须晚上施工……”闵行区交通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姜海林说,粗粗算下来,新建一部垂直升降电梯,加上无障碍通道,占地面积平均要达到10平方米,最关键的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进场后要反复核实现场实际情况,对沿线管线进行精探,见缝插针地进行方案优化和交叉作业,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复杂的管线搬迁问题。

为了推进电梯加装“进度条”,闵行区交通委、区交通设施管理中心积极与莘庄、虹桥、新虹、华漕等街镇对接沟通实施方案,提前办理绿容、水务、占掘路、外接电源申请等相关手续,6座过街天桥的18部直升电梯如期在今年底完工。

市民们在等待乘坐电梯上天桥

“电梯里安装了电动车驶入报警系统,一旦检测到有电动车进入,电梯就不关门,杜绝了电动车进入电梯,确保了安全。”项目经理沈保峰说,启用初期,值班人员将对各部电梯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随时保障电梯运行安全。

姜海林表示,人行过街天桥无障碍直升电梯的安装,对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能大大提高天桥的通行能力,特别是出现医院就诊病患,或老人、残疾人上下过街天桥时,直升电梯就显得极为方便。“为此,区交通委交通设施管理中心全权负责电梯后续维护,不让幸福的电梯成为摆设”。

    责任编辑:邹娟
    图片编辑:金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