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拾身边 | 谢乐怡、井佳璠:两代人的北清印象

2022-12-14 13: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谢乐怡 井佳璠 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 收录于合集#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 119 个 #重拾身边 21 个 #时代记忆 14 个 #我们的时代 94 个

两代人的北清印象

作者 | 谢乐怡 井佳璠

1.两代人的承先启后

今天是女儿新生报到的日子。

老谢是1994级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那个年代有375路公交车闹鬼的传说,出国潮影响下大街小巷贴满了新东方俞敏洪的广告,北京城里流传着各色国际段子。女儿虽出生南国,却从小在清华北大的故事里长大,家人时常怂恿女儿考清华,女儿却更喜欢上海的学校。高考后填报志愿,是女儿第一次把375路沿线的大学收入自己的心愿清单。

来校后吃的第一餐便是羊大爷涮肉,老谢依稀记得这羊肉店在当年属于学生中的奢侈消费,只有富二代才能大摇大摆进店搓上几顿。老谢和朋友更喜欢101中学门口的自助餐厅——后来被学生们吃垮了——或者再远一些,西单和牛街的活猪卤烧。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扎根北京的老友们邀上老谢来羊大爷小聚,带上各自的小孩,都是念书的年纪,欢聚一堂,畅谈数十年来的丰功伟绩、儿女的茁壮成长,相互打趣。

茶余饭饱,驱车吹了会小风,该送女儿入校了。从东门到西南门,沿途都是欣喜若狂的家长和羞涩不愿拍照的新生,像密密麻麻的铁屑牢牢吸在北大这块磁铁的四周。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老谢擦了擦额角的汗,举目望向被学生家长围堵得水泄不通的西南门,神情有些恍惚。未曾想过三十年后还能故地重游——只不过这次是北大。

2.小西门与海淀图书城

三十年前,当时的老谢正值青年、意气风发,骑着饱经风霜的二手车在校园里穿行,从清华到北大,穿过小西门,直奔海淀图书城,逛过一家又一家出版社的小铺子,在每一本新书的扉页小心写下:“XXXX年X月X日,购于海淀图书城。”老谢是个痴迷的读书爱好者,每每谈及读书,都会把自己的光荣成绩翻出来怀念一番,苦读几月啃完原版Gone with the wind,家中珍藏斑驳卷边的《资本论》,书柜里随意抽出一本就是上个世纪的工具书。直到现在,老谢还热衷于一杯茶、一张椅、一本书的清闲生活,手中的书也已从《围城》换成《药物研发基本原理》——女儿的专业,社会的现状,他也想了解。

只可惜,听说前几年建起了中关村创业大街,辉煌的“中国海淀图书城”牌楼已被大大小小的咖啡厅、烟酒行挤出了历史舞台,只剩挤在繁盛商业圈当中的新华书店还在维护图书城最后的体面。

“保安大哥,能不能放我进去帮孩子搬个东西——”

老谢感叹,真是时移世易,当年他走出小西门的时候多么神气啊,怎么现在沦落到低三下四求保安哥哥放行的地步了!摆得满满当当的外卖架,来来往往载着男娃女娃的电动车,犯着迷糊的人脸识别系统。现在的孩子们接触的网络资源四通八达,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有谁还知道在西南门不远处曾藏着北京首屈一指的购书天堂呢?

几个月后,老谢向女儿谈起小西门和图书城的故事,女儿只是一愣:“西南门啊......就是个距离宿舍很近的的小门,很多同学会去取外卖或者搭公交车,没什么特别的。”

老谢时不时向女儿感慨图书城的没落,女儿却说:“爸爸,我们现在看纸质书都去图书馆的,而且平时都是上网查论文,特别方便。”老谢皱了皱眉:“网上看文章,那能靠谱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都是网络写手们剪刀浆糊......”女儿顿时有些不服气,一口气列举了好几个国内外学术网站的名字,辩解道:“没办法,论文只能在网上看,书店里没有的。”老谢仔细想了又想:“对......我当年也找了很多英文文献,都写得很好......”

3.三角地与学术讲座

收到女儿的录取结果后,老谢高兴地翻出一张北京地图,熟练地找到北大的位置,指着黑体字标注的地名一个个如数家珍:“清华和北大紧挨着,这一大片蓝色就是未名湖,这里应该是你们的教学楼,看这个地方,这是三角地......”

三角地,三角地,三角地。

青年老谢——当时还是小谢,骑车溜达时总会路过一片热闹非凡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年轻面孔们洋溢着北大人的激情,簇拥着当中几块普普通通的白板,板不大,贴得是层层叠叠、满满当当。文艺汇演话剧乐团街头演奏、专家讲座、单车电影票转让、卖旧书的跳瘙市场、五花八门的新闻,有时还会爆出高人愤青对国际时局的评论——就像在网上冲浪,当然,比网络更精彩。

老谢虽是清华人,却爱好来北大蹭课。在一次关于通货膨胀的讲座结束后,老谢在路上遇见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厉教授,我是隔壁的学生,来听您的课,您去哪里?”“回家。”一位闻名遐迩的经济学大拿,一个后生小子,两人就这样推着自行车,朝海淀黄庄缓缓走去。

还有一次,厉以宁教授再开讲座,听课的学生将教室团团围住,老谢再如何拼命挤也无法向里迈一步,正巧楼里另一位教授也在开讲座,老谢只好放弃厉教授的讲座,跑到另一个教室去。环视现场冷冷清清七个人,与隔壁的济济一堂简直是天壤之别,老谢不免有些局促不安:“老师您还讲吗?”台上的教授仍激情满满:“讲!讲!”后来老谢再听说这位教授的大名,人已成了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不知还会不会遭遇昔日门可罗雀的尴尬。

如今三角地附近仍是车水马龙,学子们唇枪舌剑的战场转到了树洞、BBS,好似比从前更激烈了。

如今的北大讲座,大抵是很丰富的。只是女儿这几届恰巧碰上倒霉的疫情,名家讲师们也跨不过学校封锁的大关,但幸运的网课时代让学术讲座无需人挤人,资深教师们手忙脚乱地操作线上系统,更多学子心满意足,尽兴而归。

4.未名湖与文人雅士

女儿封锁在校内闲不住,总爱跑去未名湖畔散步,拍了几张照片就往朋友圈发。犹抱林层半遮面的博雅塔,与锦鲤缠绵嬉戏的野鸭,茂盛程度堪比清华的北大湖畔垂柳,静物动物纵横交织相映成趣,将老谢带回了那个杨絮满天飞的年代。

读着经济学的老谢在闲暇时也是位文艺青年,对未名湖的前尘往事自然心生向往。凝视微风拂过的湖面,老谢的思绪不禁飘到老舍先生投湖的传言,深秋的未名湖似乎增添了一分黯然神伤。再过几月就是天寒地冻的北国之冬了,清华有荷塘,北大有未名湖,学子们推开书斋的门闸,战战兢兢踏上冰面,技高一筹的花样滑冰选手已开始潇洒表演了。老谢围着湖绕了一圈又一圈,寻找着文人雅士的影子,暗想这也算是一种吊古伤今。

提及文人,老谢脑海中闪过“中文男足”四字,不由得鄙夷一笑。北大中文系男足在0:12不敌医学队后发文自嘲“争取打成0:11只为献礼中文系成立110周年”,明明一败涂地却要扮出毫不在意的样子幽默自黑,作为系队球员和多年球迷的老谢对此十分反感:“这也好意思说吗?”偏爱《自嘲》的往前数有鲁迅先生,中文系如此行为或许是在致敬鲁迅先生以笔为枪的斗志,总之老谢是不屑一顾的。“什么运交华盖欲何求,什么未敢翻身已碰头——”毕业多年,老谢的文学功底却一点不减,俨然一位浸染过未名气息的书生。

直到后来很久,老谢才知道老舍先生投的是太平湖。

中文男足又以0:14憾负医学,老谢更加藐视了。

5.一代人的来日方长

女儿的医学生活依旧不咸不淡,北大清华依旧安稳地在国际学术排行榜上你追我赶,北京城的老友们依旧在微信群里谈笑风生,老谢依旧怀念九十年代的清北校园:冬日从尚未封锁的清华南门冲出,骑着单车飞奔去赶火车,双手冻得紫红僵硬;总有人打着学英语的旗号聚众看电影,总有人把牛津字典背完一遍后发现室友已经背了三遍。那时的年轻人,眼里的建筑是旧的,头脑里的思想是新的。

本文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年《光影中的百年中国》课程作业,获得“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优秀作品。

原标题:《重拾身边 | 谢乐怡、井佳璠:两代人的北清印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