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布洛芬、连花清瘟买不到怎么办?专业药师给出方案!

2022-12-16 16: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辑:丁晓丽

◆审核/统筹:王宗敏、夏宗伟

◆来源:钱江晚报、健康浙江、极目新闻、央视网、北京日报、长江日报、红星新闻

◆投稿邮箱:rzxww@rz.shandong.cn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连花清瘟、布洛芬买不到了怎么办?

有没有一些“替补药方”?

吃了中成药后出现高烧

能吃退热药吗?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者

居家治疗期间应如何科学用药?

“阳”了之后

家里的东西怎么办?

哪些地方感染后尽量别碰?

自己戴了口罩为什么还会被感染?

哪个细节除了问题?

怎样戴口罩会影响心肺功能?

多位专家进行解答

如何科学用药?

按需对症是关键

12月15日

武汉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赖永继

回答了相关用药问题

直播截图

问:我们得知赖主任此前也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目前已经基本好转,作为一名专业药师,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您这几天的用药经验?

赖永继:12月11日,我开始出现明显的症状,发热,感觉身上发冷,肌肉酸痛、头疼,当天服用了1粒复方感冒药,第二天症状持续,又服用了1粒复方感冒药,第三天已经无发热症状,肌肉酸疼、头疼好转,但是咽喉疼痛加重,干咳,晚上再次服1粒复方感冒药,后面症状逐渐好转,今天是第五天,偶有干咳。

问:不少网友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是不是一旦发烧了就要开始吃药呢?退烧药需要吃多久?在吃药和停药的时机上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赖永继:一般情况下是超过38.5℃开始使用退热药,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后会有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而退热药同时具有止痛的作用,所以要结合发热情况和痛疼情况开始用药,发热超过38.5℃或疼痛难受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就可以停药。这一点和治疗慢性病的药物不同,不需要规律服用,而是按需服药。

问:如果真的感染了,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地进行药物治疗?

赖永继: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新冠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对于轻症患者来说,使用解热镇痛药是关键,中成药可以辅助缓解症状。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消炎药,即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无效,例如阿莫西林、莫西沙星、阿奇霉素等对新冠病毒感染无效,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使用。

联合用药有无注意事项?

对乙酰氨基酚切勿过量

问:我们看到,此前公布的推荐用药表上有针对不同症状的药物,针对发热症状的药物大概有8种左右,既有布洛芬这种西药,也有连花清瘟这种中药,有些人就会有疑问,如果存在发热症状,究竟应该选择哪种药呢?

赖永继工作照

赖永继:低热的时候可以选择中成药,出现高热、疼痛症状较重时还是需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或者洛索洛芬等西药快速缓解症状。

问:如果在发热的同时,还存在其他多种症状,又应该如何科学地联合用药?

赖永继:发热合并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和咳嗽等感冒症状的,可以使用复方感冒药缓解多种症状,比如酚麻美敏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复方感冒药的时候,不要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的单方制剂,因为复方感冒药中已经含有解热镇痛的成分。

咽喉疼痛的可以使用西瓜霜含片、西吡氯铵含片、地喹氯铵含片等,后期的干咳可以选择复方甲氧那明、复方甘草酸片、右美沙芬等针对处理。

问:在联合用药时,有没有哪些绝对禁忌?比如哪些药绝对不能同服?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

赖永继:比如刚才提到的复方感冒药中如果已经含有解热镇痛的成分,以对乙酰氨基酚最为常见,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方制剂,如果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一天的总剂量超过2.0克,过量服用容易导致肝损伤。

这几天也有不少亲戚朋友向我咨询,之前刚刚吃了中成药,现在体温烧到39℃以上,这个时候可以用退热药吗?回答是肯定的,可以用。需要强调的是部分中成药中可能含有解热镇痛的西药,这个时候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含量判断是否还可以联合使用西药。

买不到热门药怎么办?

药师开出“替补药方”

问:很多没有买到药的市民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连花清瘟、布洛芬买不到了怎么办?有没有一些“替补处方”呢?请赖主任为大家推荐一下。

赖永继:解热镇痛药除了布洛芬,还有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和双氯芬酸钠,这些药物只需选择一种使用,不建议联用;对于6个月以上儿童推荐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儿童剂型,3至6个月的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孕妇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中成药主要用于辅助缓解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中推荐的中成药包括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或胶囊,疏风解毒胶囊、清肺排毒颗粒,其实目前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其他中成药也有类似的功效,比如金银花口服液、蓝芩口服液、肺力咳合剂、感冒疏风胶囊、金莲花软胶囊、金叶败毒颗粒等都可以选择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一种使用即可,不要同时使用几种功效相同的药物,症状好转后应及时停药,更不可服用中成药预防奥密克戎感染。

问:请赖主任为大家划个重点,市民居家用药有需要注意的要点?

赖永继:第一,对于奥密克戎轻症患者来说,解热镇痛是关键,有多种药物可以选择,不局限于布洛芬;第二,中成药可以辅助缓解症状,有的话就使用一些,也可使用中药汤剂替代。第三,对症处理3至5天后,如果症状依然没有缓解,需要及时就医。

家里的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

阳了之后尽量别碰

最近,很多人担心

“阳”了之后

家里的东西怎么办?

比如贴身的衣服、餐具、护肤品、

牙刷和用过的口红

▶“阳康”后衣物上是否有病毒存活?

专家解答

面对网友担心用过的东西、穿过的衣服会导致“二次感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陈效友表示,病毒需要在活体细胞内才能复制,衣物提供不了这种环境。

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高温下存活时间短,在56℃或者以上存活时间非常短,衣物正常清洗或用热水浸泡就可以解决。“衣物会导致二次感染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大家不用担心。”

而像冰箱这种的“高危地带”,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冰箱低温且相对封闭,病毒停留的时间会比较长。

他建议,感染者尽量不去接触冰箱,给家人做饭。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饭,痊愈后,最好是给冰箱断电,让冰箱恢复室温状态,保持1天左右。“一般1天,新冠病毒在环境中就已经被消灭掉了没有传染性了。”

他表示,冰箱可能是“最困难的地方”。而其他的地方,当人不排病毒了,环境里的病毒,一天以后也就都失去传染性了。

新冠康复后

家里是否需要一次彻底的“消杀”?

重点应该消杀哪些地方?

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新冠康复后,如何消杀?

马桶、冰箱是重点

在新冠康复后,居家消毒应以清洁为主,做好重点部位消毒即可。比如:衣物床单等棉质物品、桌面凳子等硬质表面、马桶和冰箱。

长时间戴N95

可能影响心肺功能

近日,多家药店的N95口罩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我们佩戴的普通医用口罩还有防护作用吗?

12月14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感染管理处副处长张翔,他表示,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去医院这类风险较高的场所建议佩戴N95口罩、KN95口罩,如果没有,也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普通医用口罩。需要注意的是,N95或者KN95口罩不建议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老人、儿童、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慎戴。另外,在风险相对较低的场所,佩戴外科口罩或者普通医用口罩即可。

对普通人而言

N95和KN95防护效果相同

在挑选口罩时,许多人都认准了N95口罩,认为这种效果最好,真的是这样么?张翔介绍,大家通常所说的N95口罩,分为医用型N95和普通型N95,对于普通人而言两种N95都可以选择,其中,医用型N95口罩属于医用防护口罩范畴,主要是防止喷溅物渗透,对于普通人而言意义不大。

另外,所谓N95或KN95,是指口罩的防护级别标准,N95是美标,KN95是国标,标准基本一致。如果需要去医院等高风险场所,首选佩戴N95或者KN95口罩,而且首选佩戴头套式而非挂耳式N95。

张翔强调,虽然N95、KN95口罩的防护效果好于其他型医用口罩,但这类口罩也是个双刃剑,防护效果好的同时,长时间佩戴也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体弱多病及老人孩子这类人群不要长时间佩戴,在风险相对较低的场所,佩戴外科口罩或者普通医用口罩即可。

口罩戴多层 防疫并不“升级”

大家戴口罩的方式五花八门,“漏洞”却不少。有人佩戴多层口罩防疫,张翔表示,这种方式不可取,也没有必要,戴多了反而可能会影响密封性。有人表示普通医用口罩挂耳带打结佩戴,防护效果相当于N95,实际上,仅从外观观察,两者的材质和厚度就明显不同,打结增加密封性的方法,效果也非常有限,并不能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效果;还有人觉得不用口罩时,将其挂在胳膊上很方便,其实这样做,口罩很容易被污染,临时不用时,建议挂在通风处,或者装进一次性密封袋。“戴口罩前,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是做手卫生。”张翔强调,一定要做好手卫生后再戴口罩,否则佩戴时手污染了口罩内侧,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口罩使用寿命4-6小时

一个口罩的使用“寿命”究竟是多长?张翔介绍,不管是哪种口罩,一般都建议4-6小时更换一个,尤其是在湿度高的寒冷冬季,口罩更容易变湿。一旦觉得口罩变得潮湿,应及时更换,因为口罩潮湿了会影响阻隔病毒的效果。口罩过期了是否还能使用?一般不建议使用,但如果自己实在没有其他口罩,也可以佩戴。

1岁以内孩子不建议佩戴口罩

孩子该如何佩戴口罩?一方面要挑对口罩,选择适合孩子脸型的口罩,另一方面,小孩呼吸功能弱,且不擅长表达,家长要严格注意佩戴口罩后孩子的状态,以防出现窒息。“不建议1岁以内的孩子佩戴口罩,有情况可以先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诊。”张翔强调。

戴了口罩为什么还会感染?

14日,湖北疾控发出提醒: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距离接触时,感染概率最大的是个人没戴口罩,感染者也没戴口罩;

其次是个人戴了口罩,感染者没戴口罩;

再次个人没戴口罩,感染者戴了口罩;

感染概率最小的是个人戴了口罩,感染者也戴了口罩。

同时,佩戴口罩不规范,相当于“没有戴”。有的人习惯把口罩扯到下巴处,露出口鼻,这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有的人为了节约,一个口罩反复戴,使得口罩的防护作用降低。正确的方式应是,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如被浸湿、污染、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若因就餐等原因需要临时摘下口罩时,应将口罩向内对折,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备一个干净的小袋子,装起来单独存放。

此外,使用过的口罩外层是最脏的,因此摘戴口罩过程中尽量避免触碰口罩外侧,触摸后应及时用流动水洗手。未洗手前,不要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

规范佩戴口罩是性价比最高、最简单的防护手段,既是对自己健康的保护,也是为家人、同事、朋友等每个身边的人负责。

推荐视频

点击关注“主流日照”视频号

原标题:《布洛芬、连花清瘟买不到怎么办?专业药师给出方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