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真理标准大讨论成果历久弥新

韩庆祥/环球时报
2018-05-10 09:34
舆论场 >
字号

韩庆祥。视觉中国 资料图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掀开全国“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这场大讨论永远载入了我们党的史册,且随着时代发展,日益彰显出新的光辉。总的来讲,当时“真理标准”大讨论取得了四项重要成果:一是冲破了僵化教条主义的禁锢;二是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自觉注重从客观实际出发看问题;三是强调注重实干和实效,充分认识到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四是强调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都要经过实践来检验和确证。这些成果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而且将一直持续下去。

第一个成果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尤其是“文革”期间,教条主义抬头。于是,1978年,我们党在全国掀起并引领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狭隘的教条主义束缚,大力度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逐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最新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第二个成果之实质,就是一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底色和本色,其本质要求,就是一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在邓小平那里,实事求是内在要求解放思想;在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时期,实事求是内在要求是与时俱进;在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时期,实事求是内在要求做到求真务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事求是侧重于事实维度,人民中心是实事求是在价值维度上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这在今天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以人民为中心,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本质,又发展了实事求是,既使我们党有了坚实的依靠力量,也使我们党进一步明确了奋斗目标,还找到了评价我们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

第三个成果即注重实干、实效,孕育着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与知行合一的刚性执行力。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状态、奋斗姿态与刚性执行力,才使中国在我们党的带领下由穷国成为大国,也将进一步使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由大国成为强国。穷国成为大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大国成为强国,也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干出来的。此意义非同小可,它使中国由被动真正转向主动,并真正改变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第四个成果是确定了实践检验的权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强调,任何认识是否为真理,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任何人提出的思想理论,也都要经过实践检验来判定是否正确。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正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学说。同样,经过实践(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还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真理,它站在了真理、道义和世界的制高点上,因而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作者是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原题为《韩庆祥:真理标准大讨论成果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蒋子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