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冠病毒“北强南弱”?为何不主张“大家一起阳”?钟南山权威解答

2022-12-17 23: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2月15日,中山大学举行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主讲: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

新冠病毒“北强南弱”?

钟南山: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在讲堂上,钟南山表示,广州流行毒株为BA.5.2;北方流行毒株BF.7(BA.5.2.1.7的简称),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钟南山表示,在北方,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即无症状感染者。部分人出现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症状,即为轻型患者。他指出,发热温度高、全身疼痛让患者很不舒服,但这与医学上的重症轻症是两回事,并不是说疼痛得厉害就是重症。

奥密克戎变异越快 传染性越强

钟南山表示,在奥密克戎出来以前,贝塔、伽马、德尔塔等毒株有变异,但是变异不多。但从2022年的传播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明显比原来的毒株变异要快得多。目前,奥密克戎突变频率越来越多,现在总突变率已经达到96.4%,换句话说,还没有出现突变的,只有不到4%,接近饱和。所以,奥密克戎的突变越多,对疫苗对各方面抵抗力就越强,传染性就越厉害。

为何不主张“大家一起阳”?

钟南山表示,奥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绝大多数可在7—10天完全恢复。

钟南山提到,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预防感染仍然重要,中国人口基数大,慎防短期内大规模感染,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导致新的变异毒株出现。

他指出,一方面,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另一方面,个人的防护也很重要,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遵守一米线。此外,还要加强对药物的推进和第三期临床的试验,推进审批过程,加快上市。

钟南山提出8条个人防护建议

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

不应为感染而害怕;

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

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

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

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囤药没有太大必要;

“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

来 源:央视新闻

编 辑:钱慧莹

编 审:张 鑫 尹 婧

监 审:祁 巍

原标题:《新冠病毒“北强南弱”?为何不主张“大家一起阳”?钟南山权威解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