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厦大法学公开课研究“罗翔现象”:他如何让法学走到烟火人间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2022-12-18 14:5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用社交媒体传播法律知识,目前已成为一种传播现象。

近日,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律传播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法律文化传播学社联合举行了《法律传播学原理与运用》公开课。公开课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罗翔现象的传播学研讨”。

本次研讨是以传播学理论作为切入点和工具,针对罗翔的视频特点、传播过程、模式和效果予以一一分析。

“罗翔如同‘一种明亮而不刺眼’光芒,传递法律的温度,释放着法学迷人的魅力,他的努力让我们敬佩。”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郑金雄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

此次公开课用线上线下模式,吸引来自各高校、各行业的一百多位学者、嘉宾和学生共同参加研讨。

罗翔在青年群体知名度,达到90.85%

2020年3月9日,罗翔正式入驻某社交媒体,跃入观众视野,他的刑法课贴近社会热点,回应时代关切,此后伴随他的讲授内容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得以广泛传播,其社会影响力也随之提升,有评论将此称为“罗翔现象”。

为深入研究上述现象,厦门大学法律传播研究中心组织团队特别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

根据研究团队获得的1154份问卷结果显示,罗翔在每个年龄段都拥有较高知名度,尤其是在18至27岁的青年群体中知名度极高,达到90.85%,即使是50岁及以上的年龄群体,也拥有超过50%的知名度。

研究团队认为,在青年群体中如此高度的知名度,原因是罗翔依托社交媒体扩散和传播为主。

在受众性别构成方面,罗翔获得了男女双方的共同关注,他在两种性别都拥有超过80%的知名度。

上述调查问卷还显示,罗翔在高中及以下拥有73.44%的知名度,而在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的学历群体中拥有83.36%和91.72%的知名度,呈现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罗翔关注度与知晓度也越高的现象。

这次调查问卷还针对受访者专业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罗翔在法学专业中的知名度极高,达到98.41%。

“这与其最初为法考讲师的身份有关。”郑金雄称。

值得注意的是,罗翔在非法学专业中的知名度也高达72.65%,这体现出罗翔的法律科普也引起众多非法学专业人群的兴趣。

从传播方式看,尽管社交媒体是罗翔传播的主阵地,但伴随而来的人际传播也是重要方式,约有64.04%被调查者称已经与身边亲朋好友探讨和分享过罗翔的观点。

罗翔究竟哪些内容吸引了受众呢?

“被调查者主要关注罗翔老师刑法知识介绍、观点分享(包括哲学、心灵鸡汤)的相关内容。”厦门大学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姚远分析称,他参与了负责本次调查问卷。

那么,罗翔究竟给受众带来哪些影响呢?

上述调查问卷显示,74.455%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观看视频收获了法律知识,50.68%的被调查者认为观看视频之后增强了个人的自信心;47.32%的被调查者认为观看视频后压力得到舒缓,心情得到放松。

罗翔是如何让法学从象牙塔走到烟火人间?

2020年3月9日,正值疫情肆虐,线上云授课风行,罗翔以社交媒体脱颖而出,成功破圈。

厦门大学法律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认为,罗翔之所以成为现象,本质是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结果。

首先是互联网对于网络博主的技术支撑,短视频适应受众碎片化接收习惯;其次是网络用户对垂类内容细分需要的不断提升,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仍然等待具备专业知识的用户来进行深耕,罗翔的法学教授身份天然具备了在法律传播领域的“权威性”;最关键是当前法治建设环境,民众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增加。

研究团队分析出罗翔作品有几大特点,第一是贴近时事,他善用热点事件引流,还构建了独特的法律符号,每当社会热点事件,他能及时从法律层面予以解读,为巨大流量奠定了基础;第二,他的内容吸引和满足受众猎奇心理,分享的一桩桩猎奇案例,完全把握住观众的猎奇心理;第三,他的观点充满法治精神理解和生活感悟,很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第四,他的叙事方式具有严密逻辑体系,287个视频,符合案情、概念、分析和升华的叙述逻辑;第五,视频内容有趣有料,视频内容脱离了说教式的科普,更加丰富有趣、有料,具有传播力。

罗翔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播放量超1000万次的视频。厦门大学法律传播研究中心 供图

“我们正尝试运用我们所学习的传播学理论,来分析罗翔现象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郑金雄称,罗翔让严肃的法学从象牙塔走到烟火人间。

他认为,在传播学看来,“罗翔”已经成为一种传播符号,成为传递法律意义的中介。

“唯有传播,才能使我们的空气中弥漫着法律的气息,传递着法律的关怀。”郑金雄称。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李晶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