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博物馆与大都市|李立:博物馆是市民生活一部分,是城市客厅

澎湃新闻记者  谷晓丹
2022-12-21 14:3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开馆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这座博物馆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上博这座文化地标,在展现城市文化积淀、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见证和讲述着历史,更在于它为未来社会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在上博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爱上博物馆”专题,讲述“博物馆与大都市”、“博物馆与都市人”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见证历史,望见未来。 

上海博物馆东馆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立

上海博物馆东馆总建筑面积约11.3万平方米,是本馆面积的近三倍,上博东馆最打动人的是,它打破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设计上,既有与市民的亲密互动,也连接着城市的未来。

李立是上海博物馆东馆的主设计师,也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授。自2017年上博东馆项目动工至今,5年来,他带领团队负责了新馆整体的设计和施工配合工作。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幕墙工程已完工,室内装饰和展陈施工正在进行中,预计明年年底工程整体竣工,上博东馆将向公众开放。

在李立看来,上博东馆不仅需要总结过去博物馆的发展经验,还需要解决当下的新问题,满足新的受众需求。上博东馆用博物馆的最新实践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博物馆,不再高高在上、有距离感,而是更加开放,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开放自由的空间中,也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博物馆的文物收藏,从而更好地思考历史与未来。

澎湃新闻:您当年因为什么契机成了上博东馆的主设计师?

李立:早在2016年,上海就启动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三大文化设施场馆的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由于我们此前在博物馆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比赛,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当然,这次比赛的成功只是为日后竞标上博东馆设计埋下了伏笔,在该项目第一轮招标时,我们并未有机会参加。幸运的是,上博又进行了第二轮招标,我们获得了1/9的竞争名额。因此,整个团队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长达一年共计4轮的激烈竞争后,我们最终中标,成为上博东馆的设计团队。 

澎湃新闻:上博东馆的主要设计理念是怎样的?

李立:上博东馆在设计上既要总结过去30年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经验,又要面对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博东馆应该成为一座面向未来的博物馆,为上海平衡浦西浦东的文化发展战略服务,并融入上海现代城市生活。

“开放性”和“日常性”是上博东馆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我们在2017年竞标时曾提出,希望博物馆能24小时不间断开放,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发动机,带动文化生活迭代发展,我们在空间设计上也是围绕这一理念展开的。

此外,在设计中体现上海气质也至为关键,即开放包容的城市特点,大气谦和的城市品格。基于对上海城市文化的理解,我们整体建筑的外观是简洁的长方形,内部有丰富的空间。这样从外看显得优雅得体,从内看则带有现代城市多元化的文化特质。 

澎湃新闻:上博东馆有什么新功能和设计巧思?

李立:我们提出的“24小时博物馆”理念,在保留传统展区的同时,也设置了文创休闲体验区。这一区域除了展示文创产品外,也打造了休闲交往场景,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空间布局上,文创休闲体验区包裹在主展区外面,在主展区闭馆后依然可以持续对外开放营业。人们无论是不是来博物馆观展,都可以像在客厅里一样,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坐下来互动交流。

我相信,未来这一区域将方便服务浦东周边社区,成为附近居民的日常“客厅”,从而带动社区力量,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澎湃新闻:上博东馆想要吸引哪些受众,人们可以在新馆获得什么新体验? 

李立:上博东馆面向的是全年龄段受众,尤其关注年轻人的接受度,希望激发博物馆的活力。因此,上博东馆既有面向年轻人的休闲空间,也设置了针对青少年、少年儿童的公共空间——探索宫,公众既能在新馆的开放式空间深度体验文物修复,也能在江南园林式的休闲空间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

如此丰富的空间主题和场景,其实都是我们在试图用创新的解决方案,让博物馆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上博东馆的建成也是在打破人们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它想表达的是,这个时代的博物馆也可以是开放的和通透的,甚至也可以是时尚的。在上博自由开放的空间中,每个人对于文物收藏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研究,从而激发一种思考上的自由。 

澎湃新闻:上博东馆非常注重开放性与公共空间,具体如何体现出来?

李立:中国博物馆前30年的实践,主要解决的是收藏和展示问题,因此形象较为封闭,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殿堂。如今,大众对多样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需求,新时代的博物馆在设计上不仅要有公共空间,更需要策划不同活动、提供不同场景,才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因此,上博东馆在设计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放性”,它在形态上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应该更加亲和,展示出欢迎的姿态。

具体来说,上博东馆整体是非常通透的,建筑每一面都有开放空间。特别是在二到四层,建筑各面都有不同洞孔,它们或大或小,或平缓或倾斜,或安静或动感,这都是为了满足博物馆“开放性”的需求,和上博本馆有着极大差异。

我们希望人们走在这样一个玲珑剔透的长方体建筑中时,能在不同角落找到驻足空间,也许是一次不期而遇,片刻沉静发呆,一场促膝长谈……在人与人间的交流中,激发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从而更好地观察与体会这个城市。 

澎湃新闻:上博东馆从开始设计到施工,其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

李立:上博东馆从2017年9月动工到现在,这5年一路走来非常不易。仅仅是上博东馆的设计草图就有整整一卷,它记录下了专家评审与团队每轮的讨论、意见和修改全过程。我们团队都把上博东馆的建设看作是自己的生活,是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所以没有人会怠慢,都是全身心投入其中。

这其中的一项挑战在于,如何扩大上博东馆的地下空间。在立项之初,地下空间仅有1万多平方米,地上空间有8万平方米。但是,未来的城市生活应该是地上地下空间相结合的立体化生活,尤其是在地下交通发达的上海,建筑地下空间必须和城市交通有所关联。因此,作为上海城市核心区域的建筑,博物馆地下空间必须得到充分利用。

为此,我们用了一整年时间,争取新的建设指标,最终将上博的地下空间拓展到近3万平方米。这样一来,人们通过搭乘地铁就能直达入馆,而处于地铁交汇枢纽的上博东馆,就可以成为一个“方便可达”的博物馆,更好地为浦东乃至全上海服务。 

澎湃新闻:上博东馆如何与周边公共文化设施交相辉映、和谐共生?

李立:上海世纪广场周边已经形成了公共文化设施集群,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对面是上海科技馆,西侧是东方艺术中心,东侧是上海图书馆东馆,上博东馆也是这一集群的重要新成员。所以我们的设计理念是,要让上博东馆与已有的公共建筑形成亲密友好的对话关系。

从外观形态看,上博东馆相对其他有着标新立异设计的周边建筑,显得简洁安静,形成适度对比;从内部空间看,上博东馆的公共空间有意向东侧倾斜,这是在主动与“邻居”对话,身处场馆远眺,周边文化地标建筑一览无余。不仅如此,上博还与城市环境紧密融合,成为城市中的一份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地标性景观。

上海是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缩影,因此上博东馆在设计上要平衡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潮流之间的关系。 

澎湃新闻:上博东馆明年年底就要开放了,您期待得到怎样的反馈?

李立:因为公众的期待,团队的投入,都不允许我们有所放松,必须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对我来说,博物馆的美观是基本要求,怎么能更好地为人所用才是真正应该考虑的,要想服务好大众,为他们带来更好的体验还是比较难的。

由于上博东馆是面向全年龄段受众的,在真正运营中是否存在问题还需时间检验。尤其是处于上海这个国际化的特大城市,特大场馆在运营中一定会有所不足。尽管我们在建设阶段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但未来还需要持续观察,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设计问题。 

澎湃新闻:上博与上海这座城市在文化上有何共通之处?

李立:上博是古代艺术博物馆,拥有大量丰富的文物藏品,因此在东馆设计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更好地展示它们,这就涉及大量的功能性、技术性问题,以及以往30年使用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上博其实是上海城市文化和上海人精神面貌的缩影,那就是“缜密务实”。因此在建造上博东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功能布局,还要顾及整个场馆的机电系统、灯光控制、日常维护等方方面面。可以说,谈上博文化,就是在谈上海文化,那就是保持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有精致的上海人,就会有精致的上海博物馆。 

澎湃新闻:博物馆在当下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是什么,与城市未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李立:过去的博物馆主要以收藏、展示为基本目标,如今的博物馆还需要推动公共文化教育和公众考古热情,丰富大众的日常休闲生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过去的博物馆是文物收藏的堡垒,今天的博物馆应该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城市客厅一样的存在。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博物馆的新定义中,将研究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是收藏和展示。博物馆需要通过藏品研究带动展示,继而带动公共教育与公众考古整个链条。

因为博物馆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收藏历史,另一方面是展望未来,让整个文化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这就要求今天的博物馆不能仅仅停留在收藏陈列这一部分,而是要通过研究做展览,从文化中发现故事,将其中鲜活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揭示出来。

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融入大众的生活,成为他们记忆之中的文化基因,推动整个中华文化的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