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文学之名,一览上海文学出版带来的千里江山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22-12-22 19:1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公布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来自上海的长篇小说——著名作家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获得了“优秀作品奖”。小说以19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的真实历史为背景,以龙华革命烈士为原型,一面世即得到文学界与读者市场的广泛好评。

这是上海文学出版界今年收获的又一个好消息。当我们回顾过往,会发现近年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领域,无论是名家追踪还是新人扶持,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上海文学出版界无不硕果累累。这些成就无愧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品格,无愧于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更无愧于这座城市里人民的追求和希望。

走在全国前列的主题创作

上海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祥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事业的起源地。在这份文学血脉中,上海形成了一支势头活跃、门类均衡、年龄结构合理的主题创作队伍。

五年来,上海作协力推“红色”创作,用文学手法生动书写党在上海的奋斗历程。创作项目“红色起点”持续推进:第一辑总计90万字的《白纸红字》《起来》《巾帼的黎明》《铿锵序曲》《上海早晨》《新渔阳里六号》已成规模声势,第二辑即将全部出版;创作项目“红色足迹”完成三辑,讲述两百多个上海革命遗址的动人故事,在那些看似普通的城市角落揭开壮丽的历史篇章;围绕龙华革命烈士事迹,上海作协还组织了以小白、薛舒、滕肖澜等专业作家领衔的中青年作家队伍,计划推出中短篇纪实文学集。

“红色起点”系列第一辑创作成果

 

上海也是党出版事业的发源地,拥有着深厚的红色出版传统。成熟又完善的出版体系确保了这座城市将最丰富的精神内容传递给更广大的读者。在“红色起点”系列、“红色足迹”系列、《千里江山图》之外,还有《火种》《战上海》《革命者》等原创纪实作品通过上海出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其中,《战上海》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千里江山图》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火种》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火种》《革命者》入选中宣部2020年全国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千里江山图》入选中宣部2021年全国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它们不仅引起了国内读者的关注与喜爱,也持续不断地“走出去”。比如俄文版《火种》入选2021年度丝路书香工程项目;英文版《火种》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图书对外出版”专项翻译资助;今年6月,俄文版《革命者》还获得俄罗斯“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这是中国作家的原创作品第一次获得俄罗斯规模最大的国家图书奖。

《千里江山图》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

 

面向世界的独到文学眼光

在近年各大文学奖项中,上海文学界表现突出,其中尤其珍贵的是一种发现的眼光。

比如,今年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上海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以《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获得文学理论评论奖;生活、工作在上海的作家陈仓以《月光不是光》获散文杂文;由上海老牌文学杂志《收获》首发的三篇小说——索南才让中篇小说《荒原上》、钟求是短篇小说《地上的天空》、张者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榜上有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庆祥著作《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许小凡译作《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分别获得文学理论评论奖和文学翻译奖。  

上海老牌文学杂志《收获》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思南文学选刊》

  

在本届鲁奖揭晓前,上海《思南文学选刊》就刊载了张者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蔡东短篇小说《月光下》、沈念散文《大湖消息》、《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等获奖作品,董夏青青就获得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小说界》和《思南文学选刊》承办的首届“短篇小说双年奖”首奖。

而在国际文学场域,上海出版人也展现了独到的世界级文学眼光。十年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了莫言、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石黑一雄、彼得·汉德克、露易丝·格丽克、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安妮·埃尔诺共七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还带来了《追风筝的人》《夏洛的网》等销售超千万册的现象级图书。

2019年10月,“思南读书会”走进法兰克福书展,以“从上海到法兰克福——全球视野下的文学交流和阅读推广”为题,共话当代中国和上海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新潮流、新风向,成为登陆国际主流书展的第一个中国本土读书会品牌。 

引进的安妮·埃尔诺作品《一个女孩的记忆》

独一无二的青年写作力量

青年是文学的未来。今天,“上海青年作家”力量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支劲旅,在全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无可替代的影响。

就在上个月,作家林棹凭借小说《潮汐图》摘得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潮汐图》首发于《收获》杂志2021年第五期,此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单行本,一年不到销量已破四万。

更难得的是,在这一华语文学领域首个为发掘和鼓励45周岁以下青年作家而创的奖项决名单上,除了林棹的《潮汐图》,郭爽的《月球》、魏思孝的《王能好》、周于旸的《马孔多在下雨》同样来自上海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创下的“五进四”记录引发了文学圈热议。

作家林棹凭借小说《潮汐图》摘得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

另一方面,经过上海作协的持续培育,这里已形成滕肖澜、任晓雯、走走、蔡骏、那多、血红、周嘉宁、王若虚、张怡微、甫跃辉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青年作家阵容,三三、王侃瑜、王占黑、王苏辛、徐畅、余静如等数十位具有相当潜力的“90后”文学后备军也已冒头。黄德海、张定浩、木叶、方岩、项静等数十位青年评论家队伍也实力强劲。这些青年批评家积极参与了青年写作者的辨认,既看到了新人的与众不同,又持续关注他们的变化与成长。

更特别的是,上海不少青年作家同时涉及多种创作文体,在进行文学原创的同时,也做翻译、写评论。这种现象全国独有,也回应了上海曾经的文学传统和渊源。

面对这些闪耀的成就,我们很难不为此激动。因为它们接续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良传统,接续着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光荣历史,更因为它们呈现出的别具意义的延续性和未来感。

我们身处其中,期待这座城市带来更多打动人心的文字,更多震撼灵魂的力量,更多朴实而美好的文学的梦想。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