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写作的两种维度:从复现经验到表达思考

2022-12-23 16: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近日,译林出版社联合海南作协,在海口三环书苑·阅己空间举办了林森新书《书空录》新书分享会。韩少功、梅国云、马良、赵瑜、李音、吴辰、蒋子丹、王雁翎与作者林森就《书空录》展开了畅谈。

韩少功

著名作家

《书空录》与林森以前的作品比有很大的不一样,应该说有很大的提升,让我们看到了2.0版或者3.0版的林森,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他以前写的海岛青年人,给我的印象更多是那种灰色调的人,有点无聊也有点无奈,有点边缘也有点消极,是生活中很迷茫、很困惑的一帮人,就像一个评论家说的,是一些歪歪斜斜的人物,展现了部分青年真实的状况。但是读多了,这些人物也会给人一种重叠感,而《书空录》的眼界开阔了,也有一些社会批判在里边。

我比较喜欢《虚构之敌》,故事很有趣,同时也提出了重大的、尖锐的问题。林森对某种现象不是简单地发一下感慨或是流露某种情绪,而是有他的思考和问题。他有清晰的思路,批判性也很尖锐。我也喜欢《往东直走是灵山镇》,这一篇有一种沧桑、茫然、困惑,甚至悲凉的历史感。他设想过去的“我”和今天的“我”相遇,这很有意思,它不一定是社会性的,但它是哲学性的,是很有高度的。这种高度是一个青年实力派作家应该具备的。

《书空录》里的小说线条开始变得清晰、准确。以前林森的个别短篇里的有些人物给人一种影子般的漂浮感,现在他的小说人物大幅度地变得成熟起来。比如《往东直走是灵山镇》里写了一个有点霸道的打工仔,他在那个老板手下打工,火气还很大,老板都不敢动他。这个人物的笔墨很少,但是这个人给人的印象很深刻。《虚构之敌》里面的人物也很完整。

林森的语言也变得非常讲究,比以前干净、清爽多了。比方说他写一个小区里的花木“带着某种未经人眼注视过的野”,这个句子就很奇特、很有趣,而且传达的感觉也非常准确。再比如他说海南人就是一些“夜行动物”,晚上就跑出来吃夜宵,白天太阳晒都躲起来了等等。这些句子都信手拈来,十分传神,我就喜欢这种语言。有时候一个作家的功底、灵气,就在这个地方体现出来。

梅国云

海南省作协主席

我觉得可以把林森这样的作品的出版作为我们海南文学界的一个现象来看待。

第一,文学创作走向经典的路上充满了巨大的挑战,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在这条路上80%的人可能都会失败。林森作为我们身边的青年才俊,有才华、阅历,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所以他有成为大作家的气象。我们国家这几十年来比任何时候都重视文学事业,这是天时。我们海南很多的青年才俊,如果有文学的理想,有文学创作的追求,不妨向林森学习。

第二是文学题材方向的问题。在全民表达的背景下,我们身边的题材,尤其是都市的题材,已经被无数次地、反复地书写,找到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呈现方式非常困难。所以我认为林森是很有智慧的,他生在海南,但并没有把海南当成庐山,不是只以真面貌来看待。林森曾经跟我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后来的《海底岸上》。当时我听后让他赶紧写,因为这是海洋文学很典型的题材,不写的话会很遗憾。在海南这样的海岛上,无论是海岛的题材,还是海洋的题材,都属于海洋文学。一些本土作家写的文学作品,说是写北京、上海这样的都市也可以,我对此觉得非常可惜。从林森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海南人是很幸福的,在中国的文学版图里海洋文学虽不属于主流,但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大有作为。

我想说的第三点是关于勤奋。作为《天涯》主编,林森非常辛苦,他承担了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此外他还要带孩子,但林森依然非常勤奋。凭借创作量、发表成果,他在全国的80后作家中是佼佼者。海南本土的青年人里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他们的才华可能不低于林森,但在勤奋方面还要向林森学习。

马良

海南省旅琼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以一部和疫情有关联的作品来告别疫情,是很有意义。我写过一句话:“坚持自我的人不一定能走到终点,但是自我迷失的人一定会中途迷路。”这句话用在林森身上挺恰当的。林森以往的写作,可以说是从个人经验出发的写作,到了《书空录》,他从经验世界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有思想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复杂的作家。关于如何脱离简单的经验的书写,如何脱离自己的小我,如何脱离普遍存在的香港浪漫主义,林森都做出了非常多重要的探索,拓展了一个更大的脱离了海南的地域,上升到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思索。不断向自我的深处掘进,是一个作家,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有的素质和能力。林森在《书空录》里面写到了很多音乐人的故事,他有一种和《天涯》杂志一脉相承的社会文化担当。

海岛文化如果说有什么优长的话,那它应该是把各个地方的文化艺术界的人聚集在这,聚集了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有思想的人,产生很多社会实验,产生特有的风俗民情,有几千年文化,同时也有风云激荡的当代史。这些因素对思想文化型的作家、艺术家的产生是大有帮助的,林森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物。

赵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林森一开始写作的样态,就像是凭才华往文学的水里面流。然而,人成长到某一个契机的时候,他会抛弃才华,开始用思考去写作。我相信“教学相长”或者“编写相长”,《天涯》主编这个位置会让一个人的思维产生重大的变化,当然,他的变化也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鲁院班级的碰撞。总之,人的各种维度的变化,都会对写作产生不一样的冲击。林森这本小说的出发点是日常生活,但是日常生活经过思考、梳理以后,就有了标本的意义。这些日常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接触到,它是平常的、平淡的,但是正如那句“我思故我在”,生活也是这样,我们思考生活,这段经历才有了值得去关注的不一样的价值。

李音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

林森以这么快的笔触为我们这艰难的三年做下了一个时代的见证,整本小说集全部对应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几乎每一篇小说都被放在疫情的背景下来展开,这样的速度有点像新闻速写。这个时代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有这么多的经验,比如我们对科技的反思,大数据对我们的绑架,网上舆论战等。可以说,我们现在正处于“后真相时代”,一个作家迫切地想要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在这个时代里,如何辨别信息,如何认识现实,如何思考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都特别重要。

读他的小说使我想起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作家的苦恼:他们认为中国的乡土作家都是一流的,但城市生活好像还没有人写;城市生活里面跳动的节奏、感觉、氛围、金钱、灯光,人心的浮动、历史滚滚的潮流等,怎么就没有人写下来呢?后来我们都知道了,茅盾是第一个写城市生活的作家,但是茅盾在写他成名作《子夜》之前,已经写了“蚀”三部曲,“蚀”三部曲都是他的切身经验。他在武汉时期遭受了革命失败的经验,回到上海蛰伏起来,产生了一种把大时代快速见证下来迫切的愿望。

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小说的结构或者是技艺来衡量的话,会发现茅盾小说的结构性不强,但是它就是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就是泥沙俱下、快速地写,像一个新闻记者一样;不要去挖掘更深层的真相,而要把时代变化之大之快的经验记录下来,这就已经是一个作家了不起的任务。当年茅盾就是以这样的一个非常粗糙的笔触,快速地把这个时代给素描下来。

这本小说里我比较感兴趣的一篇是与书同名的《书空录》。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如果有一个黑洞能让我们所遭遇的不好的人和事全部消失,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所以,文学虚构的力量在这里。还有《好好做人》。《好好做人》是一个科幻故事,讲的是数码时代我们对做人的基本感觉:我们还能不能做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这个故事已经触及一个后人类的主题。

此外,我还很看重《往东直走是灵山镇》这一篇,它没有触及什么宏大主题,只是写主人公和朋友在灵山镇的日常生活,但是这里又以2020年为一个界碑——事实上确实如此,人类的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急转或者断裂。在灵山镇,2020年之前是一个世界,2020年之后又是一个世界。灵山镇这么小的一个地方,承载的是世界的信息,大的信息和具体的小的信息,也形成了一种对比。在灵山镇,普普通通的人竟然承受了全世界的废墟。这一篇比其他的科幻小说更具赛博朋克或者后人类精神的感觉,林森完全没有用什么科幻的手法,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发生的巨变。

《我们都在群里沉默不语》写出了我们恒久的日常生活,我们长久以来对当下世界的一种感受:天空那么大,承受了雷电白云,但是它仍然是那么空。这一篇写得特别从容,是整本书在语言的感觉以及氛围把握上我最欣赏的一篇。

最后一篇《骤停时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丝亮光,讲的是生活当中的一个例外时刻。偶然停电以后,一个男人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个陌生的女孩在哭泣,于是发生了一个非常短暂的感情的小插曲,来电以后这个小插曲就结束了。男女之间的这一段短暂小插曲,这种陌生人之间发生的短暂感情,传递了我们对这个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种坚守,为我们的三年添上了一笔温暖的色彩。

吴辰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书空录》是我在一天下午拿到的,晚上回到家里后我就一口气读下来了。第一篇中那种反复咀嚼内心情感和思维的方式,让我很想把它一口气读下来。这种思维方式带动了我的思考:我们某一篇稿子投给了编辑后,编辑老师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其实是编辑的“抉心自食”。

我们其实不会知道一篇稿子投给了编辑部后会发生什么,我们只是简单地写稿,投出去,期待着编辑给回复,但是编辑们心中想的是什么,作者并不在意。在《书空录》中,在林森老师反复的交织的这种细腻的文字里,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关于编辑部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经过了玄而又玄的改编,但是主人公的内心是真实的。当一个编辑把自己的经历写成这个作品并呈现出来,这本身就具有一种先锋的意义。编辑和文本的关系,小说的书写者和文本的关系,编辑或小说书写者与文本内部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尤其在《书空录》的最后,那个编辑开始整理生活中散落的曾经感动过自己的片段,这一点特别感人:即使最后结果是湮灭,那又如何,我把我想做的事情做出来了,这就是一个编辑的内心。读一读《书空录》,也许我们将找到品味自身内心的路径。

其次,《书空录》是当下人的自我反思,我说当下人而不说当代人或现代人,是因为当代和现代这两个词被用得太滥了,我们已经习惯于隐藏在现代或当代之中,忽视一些真正需要处理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林森的《书空录》其实将现代聚焦在当下的这一点,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件小事情会让一个作家的内心产生怎样的波澜,更无法揣测时代变化对作家心灵的冲击。

如何面对越来越方便的生活,如何面对手艺与批量生产之间的冲突,如何面对固执与变革之间的冲突,我们该站在哪一边,该如何选择?这是《书空录》给我带来的第二个冲击。《书空录》是一本人类反思自己存在价值的书,它提出了问题,但是林森并未在这本书里面给出答案,读《书空录》的人,也许会有自己的答案。

《书空录》这个书名字让我们感觉有点玄,林森之前那些书往往会落实到一个点,比方说《唯水年轻》《海里岸上》《岛》。但《书空录》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它意味着我们要思考问题,思考到底是为了自己生活还是为了别人生活。林森站在历史的这一端,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发问。

最后,我觉得《书空录》的确是海南文学的重要的收获。我们在读它的时候,能读到亚热带的季风海岛的种种味道,在名叫灵山的小镇上,在夜风的吹拂下,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夜宵摊的旁边。昨天晚上我真的经过了灵山镇,把车停在一个水果市场旁边,在某个夜宵餐那稍微等了一下,然后我扭头一看,副驾驶上正放着《书空录》。《书空录》上的“0”,像是一个连接文本与现实生活的一个闸门,我们通过“0”听到了一条熟悉的大河,它从林森老师的故乡内溪一路流过来,流过了灵山小镇,奔涌向大海,奔涌向我们海南文学未来的方向。

蒋子丹

著名作家

我要祝贺林森这两年创作的丰收与进步。

跟那些与同时出道、年龄相仿的专业作家比,林森发表的作品并不算多,但在我看来,这短短几年的出品已然是高产无疑了,因为我记得他首先是一个杂志主编,其次才是一个业余作家。多年以前,我自己也曾以跟林森一模一样的身份置身文坛,深知当某人具备了一定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欲望,同时又担负着主编杂志的责任之时,会在成就自我与替他人做嫁之间,有多少踌躇甚至挣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失彼是无法改变的常态,想要完美兼顾,其难度与用双手同时抓住两条鱼不相上下。更何况林森还是个宠娃狂,时不时要充当儿子的御用大厨。

再说进步。进步是比较出来的,不能说我对林森的创作有多全面的把握,凭我的印象,《书空录》的进步应该可以说是跨越性的。如果说林森早先的一些小说多着眼于市景风土,满足于情境再现,更依靠因果关联线性叙事,那么这本书已经远远溢出过往的框架,有了明显的现代小说写作的特征。技法和语言的熟练先按下不表,目击者、知情人、预言家,各种身份的转换提供了更多角度的视线,大大增加了它的丰富性。

最可喜的是,读者在掩卷之余,获得了更多自由想象与发挥的空间,换言之,是小说中某些篇什具备了不少同行梦寐以求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实现了某种形而上的表达,作品的境界也明显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好好做人》和《虚构之敌》,一篇依托科幻的外壳,呈现出人类肉体被数据化的恐怖前景,一篇复盘了人物命运被信息化掌控的现实,前景与现实都让人细思极恐,而这其中包裹的,正是作者对当下流行的科学至上思潮的高度怀疑,以及对人类生存结局的深度忧患。作为一名正当创作旺盛期的写作者,能在正邪难分、真假难辨的信息爆炸时代,保持一份清醒的思辨能力,实在是至关重要,也是难能可贵的。

王雁翎

《天涯》杂志前主编

《书空录》让我打破了对林森创作以往的印象。它已经超越了海南的地域题材,现实性、现代性、批判性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林森已经把这三年对我们生活方式和心理的重大影响写成小说了,已经把生活经验转化成一种艺术经验、艺术写作了,所以说,他的反应真是更快了。有句话是“与社会生活、时代生活短兵相接”,林森的作品就是这种写作观的体现。

林森

作家,《天涯》杂志主编

《书空录》这本书的诞生其实是一个意外,有点像突然撞进我生活的东西。可能每个作家内心里都有一个大概的写作方向,比如这几年想写什么,想往哪个方向发力等等。但是突然撞进来的某个东西,会让很多东西发生变化。短篇跟中篇、长篇不一样,长篇考验一个人的世界观,写长篇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长期的沉淀与思考,需要投入全身心的精力,中篇也要求写作者至少有一个特别完整、扎实的故事,而短篇之“短”,使得写作者可以做很多在别的文体里不太容易去做的尝试。所以在我看来,短篇更接近于诗歌,强调一个瞬间的感受。

这个小说集中,《好好做人》这个题目是韩少功老师给取的。我跟韩老师一块吃饭的时候,谈到了很多关于科技的忧虑,感叹人能够保持肉身已经越来越难。韩老师当时说,好好做人,好好当一个人。后来这句话就成为我的题目了。这一篇讲的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人类如何保持尊严自由。

《虚构之敌》比较生猛,我写得特别快,有一段时间这种带节奏的事情在网上频发,让我特别想写一个小说。这一篇也是整本小说集里面完成最快的,初稿只花了一两天就完成,但是后期我看了很久。每个作家在不同的阶段会面对不同的题材,对题材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也许写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一个能够写好,所以只能在不断的碰撞当中,让自己不断提升。

韩老师讲过一句话:能讲清楚的我们写散文,讲不清楚的我们写小说。在面对时代的巨大变化时,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波澜都很难说清楚。所以《书空录》这个名字,书是“写”的意思,“空”指我们写下的所有东西最后可能都是虚无、虚空,一个字也留下来,但是后面还有一个“录”,哪怕留不下来,我们也要把整个过程记录好。虽然我们书写的可能是一场又一场很空的故事,注定会被大家遗忘,就像封面上吞噬一切的大大的黑洞“0”,但是在可以记录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好好地记录下来,我们总要做出一点反应,做出一点挣扎的姿态,这就是《书空录》的本意。

点击购买图书

虚构之敌003

好好做人 023

虚构之敌 048

往东直走是灵山镇 079

我们都在群里沉默不语 113

去听他的演唱会 141

夜曲破空 160

诗人 181

骤停时刻 197

《书空录》里有一场又一场的奇幻之旅,说书人在“生命无限”已达成的智能时代坚持远离智能环境;编辑因不刊载差稿深受作者举报威胁之苦,从而创办杂志来抹除作者记忆;个别媒体人操纵公众号收割流量红利却最终被“流量”反噬……

原标题:《写作的两种维度:从复现经验到表达思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