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 一方食事,四方烟火

2022-12-24 19: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图注:骅玺

近日,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暨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作品研讨会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行。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社长潘凯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文联主席南帆,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燕食记》责任编辑赵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黄平,《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贺仲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冰茹,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逾,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申霞艳,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诗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学者李德南,《燕食记》作者、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葛亮,会议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主持。

《燕食记》:大湾区文学的代表之作

《燕食记》是香港、也是广东省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葛亮潜心创作的长篇小说,先后入选广东省作家协会“2021年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中国作协颁布的“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是继《北鸢》《朱雀》之后,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长篇小说系列的收官之作,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推动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成果。

潘凯雄认为《燕食记》是一部特色鲜明、非常有特点的作品,也是艺术编织得非常周密、文字十分讲究、内容特别厚实的一部作品。放到今年出版的一个长篇小说新作这样一个大的坐标里面看属于上乘之作,放在中国作家协会今年推出的“文学攀登计划”中已经出版的长篇小说里面也是位居前列。不但作者葛亮身份跨港粤两地,作品的内容也涉及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在对岭南文化的挖掘这一点上与大湾区文学研讨方向相契合,是大湾区文学当中一部重要的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也是葛亮个人创作里面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他强调应从美食、人物、时代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关注和研究,阅读《燕食记》会时常感受到一种时代的波澜在推动作品往前走,看上去是美食在发生变化,这些人物的命运在发生变化,但是背后的动力,背后的缘由其实是时代的发展,而个人又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点,美食、人物、时代这样环环相扣,形成了《燕食记》的一个整体,一个浑然一体的整体,一个非常厚重,非常有味道的,非常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长篇小说。

李红强从出版人的角度,对《燕食记》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燕食记》堪称新时代文化小说的一个典型。作品有五个特点。一是传统文化在这里不再是营造的氛围或者风格,而是让传统文化作为小说的本体、作为小说的内核来叙述;是当代小说中难得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传统文化在小说中是活起来、流动起来的。二是小说将百年历史变迁的源流和人物命运完美的契合起来,赋予小说以“常”与“变”的哲学底色。三是小说中粘合人物之间的是“常情”,人的命运流转是在情中移动、流传,在情中结合,不要猛烈的决绝,要的是圆融。四是有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的风格,作品中精简、留白、意象等的美学运用和整体的体现,让恢宏的内容呈现出中华传统美学的风格。五是运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结合的方式,充分的田野调查代表了新一代作家的创作姿态,而在美学上形成历史和当代相对话、虚实结合、温婉而又质感的效果。

南帆谈到《燕食记》封面上有一句话,“中国人的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作品试图以岭南饮食作为一个视角,展示历史的层面,特别是岭南的历史。以几代厨艺大师悲欢离合作为另一个视角,与文化传统的消散、保存联系在一起,形象地绘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风俗画,虚写社会历史的天翻地覆,实写传统文化的兴衰起落。小说的着眼点还在于饮食文化后面传统的人文关系,人情世故,作者非常细腻的将人物性格融入历史事件,融入对厨艺精湛的探索,写出了很细腻的人物,避免了见物不见人的问题。而小说的后半部分把背景设置在香港,这个内在矛盾就转向了文化传统与乡愁之间的矛盾,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商业文化之间的矛盾,中间这些转折处理得非常自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说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叙事人,是后来者在记叙,可以灵活地在各种复杂的历史事件中间穿行,而不必拘泥于历史某一个事实的思路,反而构造出一个独特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总之是一部成功的小说。

黄平认为这部新作可读性非常强,阅读体会非常好,是葛亮目前最好的作品。之所以好看,是因为《燕食记》有四个特点,器物和环境描写得非常细腻,语言的层面上非常雅致,小说结构非常讲究、结构充满戏剧感,最重要的一点它是一个将日常的世界和传奇世界的结合并且结合得特别好的作品。这部作品构成了大湾区别具特色的史诗,是一部带有民间特点的史诗小说,小说重点处理了从广州到香港两座同样伟大的城市,把原来大湾区受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地区差异打通了,无论是表面食物的层面,还是深层情意的层面,这都是大湾区所共享的。作品表面上看来不是宏大叙事的作品,但却是一个内在非常有壮志、有抱负,带有诗史的色彩的作品。

黄德海提到小说的三个方面,历史性、在地性、技艺性。历史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表现在厨艺传承的历史性上,这个传承最有意思的是包含着不同时代的传承特点,既不是墨守成规,又不是乱了分寸,而是在不同的时代变化中对厨艺传承有一个不得不变,又有主动求变的过程。其次是人在历史潮流中的样子。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女性地位的转化。在地性表现在小说对岭南的风物、风俗、习气都有非常深入的书写,并且这个在地性并不是封闭的在地性,而是一个蕴含着一个更大的中国的在地性。技艺性表现在首先作品展现出来的饮食文化蕴含着复杂的含义,其次小说里面贯穿着一个成长的线索,每一代的厨艺传承都是一个很完整的教育过程,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在时代中不断变化的成长过程。

郭冰茹认为《燕食记》是进行岭南文化的书写,从地方文化的层面讨论了《燕食记》在处理地方与世界、本土与他乡,或者传统跟现代、历史跟当下之间的关系。作品书写的不光是粤菜、点心,还写了粤剧,提到了岭南画派、广彩、西关木雕等,除了岭南文化以外,还重点讨论了本帮菜,甚至写到了沪剧、昆曲。因此可以从阐释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等理论来讨论以《燕食记》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的书写。《燕食记》对地方文化的书写,其实是通过强调地方文化的差异,但实际上想要找到的是地方跟世界的一种对话和沟通的方式,也就是说在保证或者保持地方独立性的同时,尊重这个地方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并且能够打通跟世界交流或者对话的空间。这部小说里有很多非常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对立的二元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协调的关系,给了读者一个启示,就是该怎样在一个语境中或者多元语境中去面对一些具有差异性的概念,或者说怎样在一个多元语境面对自己跟世界之间的关系,其实就应该是一种各安其事、包容相照的一种关系。

江冰谈到《燕食记》的三点定位,一是为粤菜立传,让“食在广州”有了一个美妙的注释,而且也表达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在互动中凸显了岭南文化,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岭南在现代文学总体框架中间或者作品中间还占比较弱势或者少数。三是为大湾区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经验,大湾区的文化既是同根同源,同时也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之间出现的问题,葛亮始终表现的文化是一种互动式的、碰撞式的、融合式的,这是岭南文化研究和表达、传播岭南文化很重要的切入点。同时也对下一步怎么样更加丰富和更加体现岭南人的特色方面提出了建议,大湾区文学不但要表现跟内地一样的传统伦理,同时也要表达出在那个时代空间中间最具有时代气息,最具有岭南文化特点的内容,比如岭南文化的低调、包容、务实,雄直之气。

凌逾认为《燕食记》的文学意义在于开拓味觉历史、地理学的后传统叙事,展现了经世跨界流转、全球移民、百业跨界的时代风潮,也读透了华夏饮食文化的薪传精神,所以是有岭南性,而且有世界性的。源于小说的三大魅力,一是勘破行业精髓、秘笈。《燕食记》里面描述了厨师业的行业至尊。二是凝聚了味觉,史地文化。作品创造了一个非常具有港味特色的小说,用饮食贯穿了这样一种人类共通、共有的价值来联系岭南和江南两个文化空间,从饮食入手,把大湾区的精神凝聚到实处。三是赓续技艺文化根脉。饮食跟文化是交融共生的,饮食文化强调的是特异性、差异性,民族性。作品还很有哲理性,在吃的里面谈到了中国人的哲理、传统。作为一部饮食小说,《燕食记》讲了岭南饮食文化百年变迁以及背后的历史因缘,时间跨度上百年,浸润了华夏历史的叙事,在世界性的视野中加以观照,穿越了时空相聚,跨越了生死乡愁,渗透出传统文化的根性,是非常独特的、很有价值的好作品。

唐诗人认为葛亮作品的特征就是语言、结构各方面都潜藏着文化各方面的信息,作品的解读空间是非常高的。最近十年以来写城市文化的小说很多,这样一种文化叙事或者一种文化小说多起来之后存在的问题是只能看到文化,看不到人。《燕食记》虽然是以饮食为主角,但是主角都是落实在人的身上。文化与人,在小说纬度来看它不应该构成程度,而是怎么样融合起来的问题。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塑造带有一种武侠叙事或者传奇小说特征的特点,这个是有一种为文化而生的感觉。广州或者说岭南文化在香港的城市文化当中是非常日常的东西,跟上海文化对香港文化的影响,以及更多的文学艺术层面的影响可能是不太一样的,在这方面,《燕食记》提供了非常好的、非常细致的一个梳理或者阐释。

赵萍作为《燕食记》的责任编辑,回顾了葛亮的创作历程和在这部作品创作中经历的甘苦和付出的努力。葛亮对于创作是敦敦实实的扎下去,深入实地的采风,具有扎实的发掘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对文学创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且创作的态度很严谨,高度的自律。6年时间里,葛亮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田野考察工作,走访很多的手艺人,阅读了一些相关的典籍,包括饮食的一些谱集。还做了大量的田野的考察与访谈,对一些食物的制作的工艺,甚至是当时的社会语境都有所了解,这是小说的活气所在。小说的创作最终还是要回归于人,正是因为葛亮特别重视与小说人物原型接触交流的过程,长期的资料功底以及对人的观察的探究和观察的兴趣,让其在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的时候能够更加的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同时葛亮也形成了自我体系非常完整的小说思维,而不是非虚构的思维。在小说思维下,现实的资料只是提供了众多的一些素材、砖头、基石,如何平地而起,进而蔚然成型,要靠作者整体的架构、语言、人物等等综合的小说虚构能力。《燕食记》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是葛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一部作品踏踏实实的走过来的,呈递进式的提高。采风和创作的时间各自都是比较完整的,6年的采风与创作,潜心淬炼完成了这部40万字的质量上乘的长篇小说。书中师徒二人的人生命运串联的是粤港澳饮食文化、大湾区文化的前世今生,展开的是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风云,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作品。

作者葛亮感谢主办方广东省作家协会悉心的筹办本次研讨盛会,感谢师友精彩的发言。他表示近年的写作关注南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长于斯,就地理和文化品性而言,南方体现出一种纷呈的特性,与生俱来的经验造就决定了其小说创作以故乡为起点。而在岭南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感受到岭南文化是可以不断向外辐射的文化,几乎和经济同步,一方面向外流转,一方面变动不居。在《燕食记》里,他就将这种流转的过程实体化了,粤菜可以视为一种象征。他认为食物对于时代的建构具有强大的力量,因为在线性时间上具有绵延的薪传意义,食物以物态的方式渗透至日常,沧海桑田,进而成为文化传统。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菜系有格有调,既壁垒分明,又融会贯通。东酸西辣、南甜北咸,其间又皆有精微,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这水土中必然包含着味觉的记忆。一方食事,四方烟火,那里是中国人数千年的心灵绵延。

蒋述卓对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社会意义给予高度的评价。葛亮的《燕食记》继续发扬了他过去写家族文化、家庭文化这样一个传统,但是又有了进一步的开拓,把岭南的饮食文化,包括岭南的饮食文化融合在一起继续进行开拓,借助于师徒的关系、借助于技艺的传承作为一个线索,把岭南的饮食文化、江南的饮食文化与时代的开合、人物的命运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开拓出了一个小说新的局面。

张培忠作会议小结指出,《燕食记》启发我们,面对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气势磅礴的湾区实践、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生活,广大作家要善于发现创作的题材、捕捉创新的灵感,讲好湾区故事,塑造中国的形象。二要锻造精品,攀登文学高峰。近年来,在广东省作家协会推动下,大湾区题材文学精品佳作接连涌现,湾区文学新高地初露端倪。将会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新增长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大湾区文学在推动人文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学优势,进一步凸显文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催生更多与湾区地位相符、与湾区形象相称的“扛鼎之作”,不断标注湾区文学新高度。三要做人的工作,构筑人才高地。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更为开阔的胸襟、更为高远的眼界、更为创新的思路,努力把更多优秀人才纳入视野,构建规模宏大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队伍。

出席会议的还有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陈昆,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苏毅,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以及省作协各部门和媒体的同志。

撰稿:文学部

葛亮|《燕食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燕食记》是葛亮继《北鸢》《朱雀》后潜心耕耘的全新长篇小说,以宏阔的笔力书写了岭南的饮食文化。小说沿着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见证辛亥革命以来,粤港经历的时代风云兴变。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从商贾政客、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等传奇人物到市井民生,小说借关于美食的跌宕故事,以细致入微的文笔,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

原标题:《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 一方食事,四方烟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