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阳了容易成“白肺”?家里不妨备下这几样重要的东西

2022-12-29 16: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腾讯医典 腾讯医典 收录于合集 #新冠 4个

最近,关于新冠感染后可能出现“白肺”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在网络上,一些名人的逝世也让大家对“白肺”的恐惧“更上一层楼”。

例如,前央视主持人樊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其父亲的情况:

在入院前,似乎没有明显异常,也没有发热,只是有点嗜睡,同时老人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8%(正常值:95%~100%)。入院拍了CT才发现已经是“白肺”。医生诊断有重症肺炎,虽然进行了治疗,但老人最终还是离世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白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所说的“白肺”,其实指的是在影像学片子(X线、CT等)上看到的直观画面。

人体正常、健康的肺,是由通气功能正常的肺泡组成的。因为充满空气,密度低,射线衰减少,所以如果拍了X光和CT,健康的肺是透光的,显示为“黑色”。

而一旦片子里的肺变成了“白色”(并不是我们的肺真的变成白色了),说明肺内出现了大量分泌物或占位,可能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肺炎,或者是肺里出现了不好的“东西”。

(来源:微博@协和医生Do先生)

“白肺”比例越大,充满空气的肺相对就越少,患者的情况可能也就越不好。

为什么都发展成了肺炎,老人却没什么明显异常呢?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的机能逐渐下降,代谢率低,对入侵体内病原体的反应可能会并不那么强烈。所以,有的老人可能感染后甚至没有发热。

但这样不代表感染情况就一定很轻,也因此会忽视疾病的进展,等到了医院时才发现情况其实已经比较严重了。

那么,如何更好地帮助家中的老人监测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呢?不妨试试以下几个几步。

看神志。老年人如果表现出精神不佳、不想吃也不想喝、萎靡不振、嗜睡时,家人一定要当心。保持神志清醒,对全身器官的要求很高,一旦出现老人神志不佳,很可能就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测体温。老年人基础体温较低,因此发热时体温可能也不会特别高。即便如此,体温监测依然很重要。体温每升高一度,身体的难受情况并不轻。不必等体温超过38.5℃才用退热药。如果服药后体温持续3天控制不佳(仍然有发热),也提示病情加重。

测血氧。血氧仪能够反映血氧情况,如果测出来的值低于95%,需要多观察老人的呼吸和神志情况,同时多测几次。如果低于93%,需要尽快送老人就医治疗。

对于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老人,除了做好上面3步,还需要同时监测好血压、血糖,对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老人,还要关注每天的尿量和饮水量。

综合上面几步,如果老人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

表现出精神不佳、不想吃也不想喝、萎靡不振、嗜睡

服用退热药3天仍发热

血氧低于93%

有高血压的患者,和之前的稳定状态相比血压波动超过20%,或和平时一样服药但血压无法控制

有高血糖的患者,和之前的稳定状态相比血糖波动超过20%,或和平时一样服药但血糖无法控制

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皮肤变黄、恶心、尿量减少

想要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发展成白肺,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接种疫苗。但起效较慢,第二针与第一针至少间隔21天,第三针与第二针一般间隔6月。

接种疫苗对于预防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的效果非常明确。在完成“全程接种+加强针”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发展为肺炎的比例10%左右,而如果完全未接种疫苗,这个比例为28%[1]。

对于之前广泛流行的、严重性更高的德尔塔变异株,情况也一样。完成“全程接种+加强针”,可使肺炎比例从85%下降到42%[1]。

此外,如果属于新冠高风险人群,在确认感染新冠后,越早使用抗病毒药(例如Paxlovid和阿兹夫定片),防止进展成重症的效果也越好。

不过,抗病毒药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Paxlovid为例,它和很多老年人的基础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药物会有相互作用,如果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但可能影响抗病毒效果,而且会导致某些慢性病原有常规用药增效或减效,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很“脆弱”,需要多呵护。面对目前的疫情高峰,日常做好防护、做好监测,一旦发现危险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审稿专家:顾宇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J. Li, R. Song, Z. Yuan, Z. Xu, L. Suo, Q. Wang, et al. (2022, Protective Effect of Inactivated COVID-19 Vaccines against Progre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 Infections to Pneumonia in Beijing, China, in 2022. Vaccines 10(8).

相关阅读:

原标题:《阳了容易成“白肺”?家里不妨备下这几样重要的东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