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克里斯蒂安·维拉德森:提供让不同收入群体共享的空间

澎湃研究所水岸中国课题组
2023-01-04 10:1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黄浦滨江贯通工程已有五年。五周年是一个总结与展望的节点:黄浦江两岸滨江空间过去做的如何,未来还应考虑什么?

设计让城市更友好,滨江空间在城市中以何面貌、功能存在,都依赖于设计。

扬盖尔事务所与黄浦江滨江空间渊源颇深,曾在2016年参与《上海街道设计导则》、也开展了上海黄浦江滨江空间评估等项目。对此,在五周年节点上,澎湃新闻·澎湃研究所邀请扬盖尔事务所合伙人克里斯蒂安·维拉德森展开对话,呈现一位重要设计者眼中的黄浦江滨江空间。

在他看来,低碳思维和以人为本都是公共空间设计重要的理念。

在上海这样的全球大城市,为不同的收入群体提供空间非常重要。“我们在世界各地做这些研究,并不惊讶,经常发现有很多地方将某些群体排除在外,或是仅供某一类人群使用。”克里斯蒂安·维拉德森说。从社会的角度看,尽管我们有分歧,有差异,但我们也可以让人们相聚和共享,所以我们有公共空间、公共交通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空间让不同人的生活和境遇能被“看见”,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包容。

克里斯蒂安·维拉德森希望,通过观察人们使用空间的方式,设计师们能设计出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和欣赏的空间。

调研滨水区与城市的互动方式:78%游人来自附近社区

澎湃新闻:自黄浦江45公里滨江贯通以来已有5年。请谈一谈你们在中国的合作历程?

克里斯蒂安:早在我们与上海市城市规划研究院等合作的《上海街道设计导则》就注意到,在滨水空间战略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适宜步行的街道不能延伸到河边,并且很多地方不能开放给公众使用。2021年初,我们与能源基金会、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合作,对滨江空间做了案头研究和现场访谈调查,形成了《黄浦江滨江空间评估》。另外,我们也围绕“如何能够使现有的社区环境更宜居”的主题做了上海其他地区的提案,并一直与政府保持着对话。

澎湃新闻:上面提的评估报告如何进行的,有哪些比较有趣的发现?

克里斯蒂安:上海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跨越行政区边界,连接着公共交通系统和当地社区,为多元化的人群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另外,不同的开发主体在滨江及腹地进行开发,具有辐射作用,带动着整个上海的经济转型。因此滨水区如何与城市产生互动,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主题。

首先,滨水服务设施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及服务空间的经营和使用状况。是否有足够的公共厕所,是否能买到水,是否能遛狗等。我们发现,虽然各区的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后,腹地开发的进度各不相同,但滨江的服务驿站基本都向公众开放,提供基础甚至更专业化的服务。

2019年11月21日,上海,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22公里滨江东岸每隔1公里就有1座驿站,为过往市民提供服务。视觉中国图

第二,观察滨江空间使用者的来源分布和来此的原因。我们发现78%的人来自附近的社区,这证明了,尽管它是一个旅游景点,它同样也在有力地支持当地社区的日常使用。当我们问人们为什么去那里时,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是因为有一个带孩子的好地方,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说为了享用滨水地区的新服务;剩下的一部分人觉得在公共空间里为人们相遇提供了新机会——他们有机会通过15分钟步行接触到大约500万人,这一点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社交隔离之后尤为珍贵。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浦滨江公共空间为所有市民创造一个很好的驻足地——滨江的风景和人会为你留下丰富的城市体验。

第三,我们发现黄浦江滨江92%的防洪墙都是综合设计过的。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洪水和强降雨问题,我们必须投资基础设施,但通常会更关注它的功能性,却忽略了如何确保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成为令人愉快的元素。这也是我们觉得黄浦江沿岸设计与时俱进的地方。

很多地方被设计成长椅的形式,不只是一个障碍物,更是集成方案,鼓励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并将已有的消极空间利用起来。黄浦江滨江滨河地区的桥下公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从卫星地图上,你看不到这里有个可以使用的空间,但它却实际存在着。

探讨设计理念:用公共空间调和社会分歧

澎湃新闻:您的事务所通常遵循什么逻辑去进行设计?我注意到您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去观测人的行为,从而评估设计的效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精度的提升是否让你的设计不同了呢?

克里斯蒂安:我们会首先想这里的人们会需要进行什么活动,拥有什么机会,然后再来考虑我们需要为此设计什么样的空间。也就说,公共空间设计与公众希望有的活动策划紧密相关。

虽然通常建筑造型花钱较多,设计过程的第一步绝不是建筑造型,而是去看建筑体量以外的公共空间。当我们不考虑公共的、可持续的日常生活时,便没有宜人的场所供人驻足停留。不幸的是我们看到了中国、丹麦和美国等国家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设计。

举个例子,延伸改造前的南京路步行街,有14万行人和4000辆汽车,但85%的空间都给了汽车,只有不到15%留给了人,很明显,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增加步行者的空间。2021年夏天,我们把这些数据提交给政府,并向他们展示,说明你可以如何创造一个对人民更友好的环境。最终,南京路步行街也向外滩延伸,使从南京东路地铁站到达江边的步行体验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2020年8月13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工程四川中路至中山东一路的地面铺装已完成,远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一览无遗。视觉中国 图

将质量和数量联系在一起始终是盖尔事务所的主要原则之一,不只是因为量化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也是为了建立论点——哪些空间更受欢迎?它们的特征是什么?得到结论后,我们利用这些结论对各个城市空间的质量进行评估。

此外,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需要鼓励选择人们骑自行车或乘坐地铁,我们不只需要规划和空间设计,也需要从政策等方面去做全方位的考虑。

澎湃新闻:你如何看待滨水空间也有类似于“士绅化”的现象?“士绅化”一般伴随着公共空间的优化发生,处理它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克里斯蒂安:开发滨水区时,全球都会有类似士绅化的现象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更要坚持维护空间真正成为“公共”的——每个人去那里时应该直觉地意识到,他和其他人一样受欢迎。

首先要理解拥有一个多样化人口的价值和意义。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为不同的收入群体提供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世界各地做这些研究,并不惊讶,经常发现有很多地方将某些群体排除在外,或是仅供某一类人群使用。在美国,它可能还涉及到种族问题。我们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找寻并设计出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和欣赏的空间品质,从社会的角度看,尽管我们有分歧,有差异,但我们也可以让人们相聚和共享,所以我们有公共空间、公共交通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混合各种收入人群的街区非常重要,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街区,至少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各种人群相遇的公共空间,比如自行车道、滨水绿地体育公园或是地铁站,这让不同人的生活和境遇能被“看见”,这其实会让社会更包容,人们更有同理心——让人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其实很重要,我们要对此心怀感激,因为都是同一个社会的一部分。

另外,也应该尽量以微更新、微改造为主,从而保存地区的特质。 有一些看似与此无关的措施,实际上也在帮助达成这一目标。比如,更新改造老建筑,或是在里弄街区进行微更新,不会让当地的低收入人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迫搬走,这帮助建立了混合收入人群的街区,让使用公共空间的人更加多样化。同时,更新改造老建筑也比“大拆大建”的碳排放量更少——全球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新建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我注意到,中国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在2021年颁布了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的通知,可以看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正在越走越好。

(本文执笔人为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吕正音,水岸中国“活力黄浦江”子项目负责人朱玫洁)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