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徐汇滨江:最具活力的区段,密码藏在零散“小空间”

澎湃研究所水岸中国课题组
2023-01-10 10:3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徐汇滨江是开发最早的滨江地段之一。

徐汇拥有11.4公里的滨江岸线,在黄浦江45公里贯通工程中,涉及岸线8.4公里,北至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2018年底基本实施完毕,跑步道、漫步道、骑行道等“三道”全面贯通,2021年初开放20个“水岸汇”服务点。

在《黄浦江两岸滨水区“活力”报告》热力图中,徐汇滨江区域拥有人气最旺的板块。

漫步徐汇西岸滨江,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小空间”即小型单体建筑的周围热闹非凡。人们不需要跨越龙腾大道,在滨江绿地中,抬脚几步,便有冬暖夏凉的“小空间”可以呆,买咖啡饮料或是阅览书籍,甚至参观艺术展览。

对比来看,滨江马路对面高楼里的商业,往往还需过马路、走上一段才能进入,这些绿地上的小建筑,是人们漫步滨江小道时最方便抵达的空间,是在以绿地为主的滨江步道上稀缺的商业补充。

这些散落在绿地上的“小空间”,让游人在滨江除了漫步和运动外有了更多的选择,是滨江活力组成的重要元素。

黄浦江沿岸许多区段也在试图盘活或者新建“小空间”,通过“小空间”提供更丰富的配套,从而推动岸线空间人气的提升。不过,上海滨江沿岸具有活力的“小空间”还不多,徐汇滨江是把“小空间”用得最好的区域之一。

因此,在黄浦江沿岸贯通五周年之际,澎湃研究所实地调研了徐汇滨江的“小空间”,试图发现徐汇滨江的活力来源。

零散“小空间”的魅力

“对一个城市来讲,……小空间是无价的”。威廉·H·怀特在他的《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说。

这些“小空间”指的是小尺度建筑及其周边场地,在建筑和城市研究的语境中被称为“小尺度”空间或“近人尺度”空间,包含着人的行为尺度的关注,是建筑“人性关怀”的体现,而这正契合城市文化氛围的保存需要,也是最终会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徐汇的滨江空间,这些“小空间”有些分布在龙腾大道的滨江一侧,也有些分布在靠近城市一侧,或是坐落在高楼的夹缝之中和城市社区的边缘,所处位置需要它们兼具包容性和功能策划的多样性,并很有可能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精神性和社会性较强的场所。

第一个“小空间”案例是容纳党群、志愿、便民服务的20处“水岸汇”,通常间隔800至1000米沿滨江空间出现;西岸旁边的Manner咖啡所在的格楼站,也是最受欢迎的“水岸汇”空间之一,是西岸探索商业+服务模式的成功案例之一,与国际、国内知名餐饮品牌(小小花园、星巴克、乔咖啡、coffee call)合作的典型案例。这些小空间近年也开始承担滨江大型活动中的某个单元功能,如成为上海马拉松比赛的休息驿站,为品牌集聚了知名度。

2022年11月25日,徐汇滨江水岸汇·格楼站内,Manner咖啡店与徐汇滨江的上海马拉松比赛联名举办分享朋友圈送咖啡活动,店员正在忙碌地做咖啡。本文图片均为 吕正音 图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了解到,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工作日,咖啡馆内外场地上总是络绎不绝,“有很多人带着电脑来,能坐大半天”。这里是绝佳的活动的发生地,虽然从设计上它并不是一个“中心感”很强的空间,但是在这里能看到做各种“自发性活动”的人——吹乐器、遛狗、谈论生活、谈工作,享受闲暇时光。

第二个“小空间”案例是云锦路活动之家,和其所在的徐汇跑道公园。于2018年建成的云锦路活动之家是这个系列里比较集中的一处聚落,由社区之家、咖啡小屋、法南餐厅三座建筑组成,目前最受欢迎的建筑与城市主题独立书店群岛BOOKS也坐落在这里,龙华社区的边界上的空间既是社区级的活动广场,同时也迎接来自全上海全中国慕名来选书的顾客。

2022年11月25日,徐汇跑道公园·活动之家,交谈的母亲、玩耍的孩子和来往行人组成了一幅热闹场景。

第三个“小空间”案例是西岸艺术中心北侧的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于2015年9月开放。入驻单位共计14家,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包含了画廊、展览和设计企业办公空间。

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所在地原本是废弃停车场空地,5位本土知名建筑师选择使用了与周围保留厂房建筑相类似的尺度建造了几幢一二层的建筑“临时”建筑,曾被媒体称作“建筑师的游击场”。这些“小房子”原本只有5年的临时使用期,但后来由于开展海内外学者的讲座,也举办小型展览,逐渐成为具有学术影响力和文化价值的空间,也成为西岸文化走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在调研现场了解到,至今这片区域仍然以2-3年的租期租给建筑事务所、美术馆和画廊等主体使用。

2018年12月1日,西岸艺术示范区内举办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讲座,讲座现场人满为患。

从上述案例可看到,一个受人喜爱的“小空间”能带动更多的资源聚集,形成多方对话。

各类社群通过个性化叙事,形成联动的价值和集群的力量,用一种实验性的方式自下而上地丰富了整个区域内容和肌理。

作为文化产业先行载体的“小空间”

“小空间”不仅为徐汇西岸滨江带来亲切的活力,也成为西岸建设原则“文化先导”的主要载体之一,建设者们也将这一原则引入到艺术品交易产业的布局中。

目前在西岸积聚的文化氛围与“小空间”的使用密不可分。“小空间”的文化艺术运营成为了一种撬动土地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开发策略。

在开发初期,“小空间”为西岸塑造出了品牌特色,一些艺术场馆作为“文化先导”的载体之一,撬动规划中“一港一谷一城”和“一场一湾一心”作为产业空间的后续引入。

2022年11月25日,正在建设中的西岸金融城,是“一港一谷一城”的组成部分。

通常这种开发模式叫做梯级土地开发,也被用在深圳前海等地区。关于1.5级开发,东莞市于2018年印发《东莞市土地1.5级开发操作指引》,是国内第一个发布土地1.5级开发政府文件的城市。东莞市将1.5级开发定义为:为盘活政府预控的储备土地,加快战略地区的土地预热,解决远景规划与近期开发诉求的矛盾,政府将基础设施完备、土地出让较慢、潜在价值较高的地块,短期租赁给承租人进行过渡性开发利用,待片区预热、地价提升后,政府按约定收回土地,并按远景规划实施。

在西岸,主打文化艺术的“小空间”成功运营后,带动了文化艺术产业上下游向西岸集聚,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西岸文化走廊”。在这里,展览讲座、画廊越办越多,越办越成系统,国内的策展人在与国外策展人的交流学习中逐渐成长,本土艺术家也获得了在国际上学习交流的机会。

西岸的文化艺术生态也在逐渐丰富。在西岸展览的除了借力徐冰、蔡国强这样已经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还有一些本土青年艺术家开始崭露头角,比如今年的西岸艺术博览会展出90、00后艺术家的作品,不断以艺博会、艺术品交易月这样的短期活动加速艺术生态的形成。

刚建成的西岸艺岛计划引入整条艺术产业链。第四届国际艺术品交易周期间,西岸以“艺术西岸·全球艺场”为主题,齐聚博览会、拍卖会、美术馆、画廊、艺术品保税、商业品牌六大产业要素,试图建设“全要素”文化艺术产业生态圈,打造对话全球产业平台,希望逐步发展为亚洲最具规模的艺术集聚区之一。

“小空间”也是大型活动载体的组成部分。

艺术博览会期间,这些场馆作为大型活动单元的组成部分,丰富了艺术品交易月的各类多样性,产生了从单元到整体的累积,最终促成了西岸滨江沿线文化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艺术品交易产业的发展。

2022年11月25日,西岸艺博会刚刚落下帷幕,西岸艺术中心B2展厅中的画廊工作人员正在准备离开。

“小空间”何以带来大活力?

在西岸,较多数量“小空间”的运营并不是一蹴而就。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了解到,滨江的空间建造可以追溯到2013年西岸建筑双年展,双年展结束之后,空间闲置,曾尝试叠加党群中心等功能,但总体人气欠佳。“我们希望能吸引人流自发地过去,就开始跟一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谈商业合作”。西岸集团董事长李飞宇告诉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当时,西岸的滨水公共空间建设已经日趋成熟,由西岸集团承建的、总面积有11.8平方公里的高层建筑群陆续开工。西岸的重点也转向招商引资层面。

要想将服务业请进滨江“小空间”,就要解决空间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问题,这就涉及到滨江土地管理上的历史遗留问题。

如果开一家咖啡店需要首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租赁房屋需要提供租用协议或产权证明,而上海滨江地区很多土地的产证属于沿江国企,在法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土地利用性质属于绿地,这些国企搬迁后产证统一由上海市绿地园林管理局“管理”,但和品牌商家谈合作整体运营的又是西岸集团。理顺其中的“权责利”,要颇费一番功夫。

“我们还是把合作谈下来了”,西岸集团董事长李飞宇解释,这得益于徐汇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授权委托西岸集团这样的国企来经营这些滨江建筑空间,收入则归到财政;其次对于“小空间”产证情况特殊、导致星巴克此类审批严格(需要递交房屋的产证到美国总部审批)的国际企业不愿来的情况,“我们是主动找企业老总去协商”。

2022年11月25日,在龙腾大道上看龙美术馆附近的星巴克咖啡店,店内几乎坐满了人。

李飞宇提到,让星巴克接受“小空间”产证的特殊,最终是这样商量成功的:“第一,西岸集团找到徐汇滨江管委办出具证明,证明建筑不会面临拆掉的风险,是合法存在的;第二,请房管部门质监部门出具建筑的第三方安全检测证明,证明房屋可安全使用,这些文件最终让星巴克打消顾虑,入驻西岸滨江‘小空间’”。

星巴克是入驻西岸滨江“小空间”的首批企业,对后续招商产生很大的带动效应——星巴克第一个入驻后,其他商家也放心入驻,后续再继续协调工商局、市场监管、消防等问题。最终,徐汇区政府的支持和西岸集团的协调工作使“小空间”的使用绕过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让滨江空间持续为民生增益。

可见,“小空间”激发活力,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助攻。

当下,西岸的“小空间”不仅有功能上的作用——作为配套让市民得到更周全的服务,同时在不知不觉间为区域营造出亲切、人性化的日常氛围。

虽为“小”的空间,但可借适宜交互的空间尺度,小空间反而成为“中心”空间——大量到访人群与之产生频繁的日常微小交互,一个人联系的数量越多,其中心性越强。所以可观察到一个现象:一些尺度巨大、位置重要的建筑周边无人驻足,而一些看上去是物理空间边界的空间,反而中心性很强,很有活力。

当下,多个滨江区段都在试图激活或者提升滨江步道旁“小空间”的活力,将更多配套功能置入其中,更好服务于滨江游人。使用“小空间”面临难题正在于一些关于产证办理的历史遗留问题。

徐汇滨江作为“十四五”规划中上海中央活动区中的核心地段,可能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和资源配置能力,率先在“小空间”的使用机制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如果徐汇的经验能被复制推广,形成全市层面对滨江“小空间”使用的协调机制,那么“一江一河”沿岸将有更多生机勃勃的“小空间”诞生。这不仅成为大众需要的宝贵城市休憩空间,也同时为滨水的社区街道提供更多可能性。

(本文作者系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吕正音,水岸中国“活力黄浦江”子项目负责人朱玫洁)

    责任编辑:吕正音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