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2澎湃新闻第五届责任践行者年会成功召开

2023-01-06 20:15
来源:澎湃新闻
公益湃 >
字号

1月6日,第五届“澎湃责任践行者年会暨年度责任践行案例”在上海澎湃新闻北外滩世界会客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以“高质量 可持续”为主题,探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下,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可持续与社会效益可持续并举。年会上还公布了《2022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及行动调查报告》,并揭晓了“2022责任践行案例榜”。

当前,人类正站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环保可持续概念逐渐普及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新日常,企业也转而将目光放在了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持续的互动和联系。绿色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澎湃责任践行者年会今年的主题定为“高质量 可持续”。

来自国家部委、联合国机构、科研高校、国际NGO、国内外评级机构、企业代表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将发表主题演讲或围绕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背景下践行ESG展开圆桌讨论。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表示,“作为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澎湃新闻始终履行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公益与商业的互动模式;倡导专业、科学、理性的公益理念。 为深入参与公益慈善与可持续发展事业,澎湃新闻至今已连续四年举行‘责任践行者年会’,汇聚多方力量,搭建互动合作平台,构建责任生态体系。”

澎湃新闻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公益湃”专栏,记录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助力构建专业、科学、理性的社会公益生态,发起多项公益活动。除了持续运营十多年的澎湃新闻公益品牌活动“雪域童年”项目,近一年,澎湃新闻还推出了CSR周刊,每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动态,并通过点评的方式输出澎湃公益的价值主张。此外,澎湃新闻于今年试运营了ESG频道,未来将围绕信披、评级、责任投资、咨询、宣传等ESG生态链各环节与相关机构推出优质的内容产品与服务。

应对气候变化企业是重要力量

本届年会的第一篇章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报告同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国家力量的延伸,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体,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关乎经济民生。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以视频的方式出席了本次年会,并在致辞中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备受关注的公共议题,企业是参与这两项任务的重要力量。”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

在鼓励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时,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认为,企业拥有大量的资金,有技术上的创新,非常务实,并且有行动力。“在气候重重危机的当前,需要企业从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拥抱可持续发展,真正将ESG理念,全球契约十项原则落实到它的战略和运营当中去。”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表示,“当前需要战略谋划碳中和,要重视净零碳。”他认为,净零碳发展是一种发展范式的转型,零碳可再生能源去中心化,提升净零碳的发展能级,会释放更多新动能。

NRDC国际金融政策高级顾问裴绍钧从气候金融如何为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助力谈了他的想法。“虽然与气候风险相关的信息本身并不能直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它是监管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现在通过规范的、可比的和可靠的信息披露,全球的监管机构可以帮助相关各方作出明智决策,加快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

在以《我们与气候变化的距离》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飞腾、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上海浦东益科循环科技推广中心项目总监武毅秀、澎湃新闻国际部高级记者刘栋共同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双碳”目标稳妥推进,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对于个人来说,应从自我做起,选择一种更低碳的生活方式。

企业高质量发展要融入ESG

年会第二个关心的话题是企业ESG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可持续与社会效益可持续并举。如何实现两种效益并举,一项重要指标正在走入政府、企业、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视野——ESG。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可持续金融学科主任邱慈观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可持续金融学科主任邱慈观表示,“面对的碳挑战,企业要为自己建立碳中和目标的时候,首先必须要依照净零标准制定它的碳中和目标。”她还提到了净零标准的四大关键:一是,企业必须要为它自己设定短期的,五到十年的减排计划;二是,企业要为自己制定长期的科学碳目标,2050年,我们要把二氧化碳降低到非常低的标准;三是,企业不仅要把范围3价值链的排放降到0,要超越这个标准,要能够超越价值链的减排,还要减更多;四是,当再也没有办法减的剩余碳排放,必须要以碳信用机制作为抵消。

在谈及在气候变化挑战下,企业ESG如何实践?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提到,要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标纳入企业ESG的治理核心框架中,并融入企业战略管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和理念。当设立了具体目标,如何将ESG融入企业管理当中。沈双波表示,“在ESG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里面,要精准在治理架构、考核激励体系、管理流程、人才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化的手段方面,都应该要加入相关的工具和内容,扎扎实实落实。”

ESG可持续发展投资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可持续投资规模也在迅速增长。对于金融市场中可持续的趋势,晨星Sustainalytics大中华区市场主管朱碧莹谈到,“虽然在去年第三季度可持续的市场有小规模收缩,但对比全球基金市场,可持续基金市场欣欣向荣,绿色的债券占据比较高的比例。”她还提到一则来自晨星Sustainalytics的数据显示,欧洲作为在可持续领域有比较早期实践的地区,ESG评级分数相对比较好。对于亚太区域来说,企业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上,企业能做的事还非常多。

活动现场,在主题为《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企业ESG》的圆桌讨论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可持续金融研究员林頔、宝洁大中华区供应链包装创新总监杨万敏、蔻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企业传播总监王佩荻、晨星Sustainalytics大中华区市场主管朱碧莹、澎湃新闻公益事业部负责人刘霁从不同行业的视角分享了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高质量发展下,企业ESG的发展和趋势。从现场讨论看,不同行业都在探索ESG高质量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已有很好的实质发展。

《2022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及行动调查报告》发布

应对气候变化已然刻不容缓,但我们每个人对于气候变化认知有多少呢?做了哪些行动呢?从“认知”到“行动”的距离又有多远呢?澎湃新闻进行了一份关于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及行动的调查,在年会上发布了《2022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及行动调查报告》。

在23天的调查时间里,全国共有1650位普通公众参与了这次调查。在1611份有效样本中,96.3%的受访者相信气候变化已然发生。人们之所以相信气候变化的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气候变化是实际生活中感受得到的。

虽然对于气候变化,受众普遍觉得是感受得到,但气候变化是什么?却是没多少人说得清的。在调研中,超一半(54.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气候变化。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16.9%的受访者对气候变化的实际了解程度,低于自以为的认知程度。

除了很多人对气候变换的了解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报告显示对于解决气候问题,多数人也并不乐观。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对气候变化的忧虑度达到了非常高或比较高的程度,而且呈现出越是发达的地区,该比例也越高。62.6%的受访者认同气候变化灾难已经到来。

随着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很多人在意识到气候问题存在,但对于环境保护而言,比起“认识到”,更重要的是“做到”。越了解气候变化议题,意味着会更多地参与环保行为吗?

调研结果显示,如果不计算样本量极少的“没有了解气候变化”、“十分了解气候变化”群组,分析结果有一些令人意外:客观上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并不会提高参与环保行为的频率。

人们在气候行动和气候意识之间的脱节,一方面缘于对气候变化责任的归属认知问题:大家并不认为个人应该为气候变化承担责任,多数受访者觉得气候变化就是政府和企业应负责的事;另一方面也是过去几十年的气候僵局,让很多人感到气候问题扭转无望,转而选择忽视这一问题。

然而此次发布《2022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及行动调查报告》,最重要的是想让大家意识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参与。

    责任编辑:蒋雯琦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