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周总理的“三只胳膊”——余秋里与谷牧

周尔均
2023-01-08 12:49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2023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7周年纪念日。本文经授权摘自《百年不了情——我与伯父周恩来相处的日子》一书,作者周尔均是周总理的侄子,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高级将领。他从亲属的视角,生动真实地记叙了周总理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生侧面和工作情景。

1958年3月,周恩来同志在十三陵水库劳动工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广播和报刊凡报道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在列举出席中央领导人的名单之后,都有这样一句:“还有余秋里、谷牧同志”,颇为引人注目。

余秋里和谷牧是在“文革”的特殊时期,经党中央批准,指名协助恩来伯伯工作的。当时,余秋里任国家计委主任,谷牧任国家建委主任。余秋里是驰名全军的“独臂将军”。

在多位副总理和老帅被打倒或靠边站的情况下,他俩在国家危困之际,辅佐伯伯撑起濒于倒塌的共和国大厦,厥功至伟。人们赞誉他俩是总理的“三只臂膀”。

我很早就认识余秋里,按理应叫他秋里叔叔,但因工作关系,我都是按职务称呼他,人后则称秋里同志。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参加西南军区后勤部派往下属一个汽车团的工作组,协助该团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三反”运动。当时,余秋里任军区“三反”委员会主任,是专为完成中心任务设立的一个临时机构负责人,却握有重要职权,仅次于军区首长贺龙、邓小平。

有一天,秋里同志事先没有通知军区后勤,直接来到汽车团视察工作。听说军区来了领导,我们到团部门口迎接,只见来了一辆老旧的美式吉普车,从车里下来的正是余秋里主任。他一身洗得褪了色的旧军装,左臂的一只袖子空荡荡的,随从只有警卫员和司机,车上却载有铺盖。他一路风尘仆仆,但精神抖擞,动作敏捷,吸烟时用一只手掏香烟、取火柴、点火,一气呵成地完成这一连串动作,比常人还利索。如有旁人帮忙,他统统谢绝。

巧得很,我们工作组组长、军区后勤司令部检查局的张兴臣局长,同秋里同志是红军时期的老战友,他俩多年来在不同地区战斗和工作,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见面,相谈甚欢。秋里同志亲切地询问我们几个人的姓名、职务,逐一握手。这是我第一次认识余秋里,至今过去七十多年了。

余秋里在团里待了两天,日夜不停地连轴转工作。他听取工作组汇报并共同研讨;参加团党委扩大会议,对团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进行了严厉批评;召开全团干部战士大会,深入进行“三反”运动再动员;到各个连队实地视察,看望干部战士。这个团还没有新建营房,连队分散驻扎在附近村庄和临时工棚,相互间距离很远,他一个不落地走了个遍。

在短暂的相处中,我对这位红军将领的独特风格深有感触。他为人豪爽豁达,直来直去;工作大刀阔斧、脚踏实地;在原则问题上是非鲜明,执行党的政策却心细如发。

有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汽车团前身是起义投诚部队,许多老驾驶员抗战时期在滇缅一线执行任务,夹带走私是常有的事,不少人因此发了洋财。我在进军抵达重庆之初,就听到过一个笑话:国民党一个师长向某漂亮女大学生求婚,遭到她的拒绝,女方说:“我司机都不嫁,还嫁你师长。”原来,司机比师长挣的钱还多。“三反”中,这些老驾驶员便成为揭、批、查的重点。有人发明了一种“跪五加仑油桶”的体罚,谁不老实交出赃款,就让他日夜不停地跪油桶。秋里同志听说此事很生气。他把团领导和基层干部召集在一起开会,现场放了个五加仑油桶,指定几名干部亲自“体验”一下跪桶的滋味。秋里同志问他们:“感觉怎么样?”个个回答说,“不好受”,“坚持不了多久”。余秋里说:“是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反’反的是贪污,这些老司机在解放前置的家业,只要不是伤天害理得来的,就属于私人财产。把问题说清楚了,该交公的交公,其他不必追究。”一下子解脱了一大批人,老司机们个个欢天喜地,干部们也减轻了完不成运动“指标”的压力。

第三天一早,秋里同志乘坐他的老吉普车离开了。但就这两天时间,在他的指导下,汽车团的“三反”运动走上了正轨。在团里期间,他与工作组成员和干部、战士同吃同住,不接受任何招待。警卫员告诉我,他上任一个多月来,同这次的做法一样,已经巡视了十多个单位。

1952年,余秋里被任命为西南军区党委常委、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成了我的顶头上司。这期间,我听说了他在战争年代的传奇事迹:长征中,任红二军团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左臂两次负伤,露出骨头和筋络,仍坚持不下战场,托着一条伤臂爬雪山、过草地,度过整整192个昼夜。最终还是用木工的锯子截去了左肢。这一壮举,堪与青史留名的关云长“刮骨疗毒”媲美。

在军区后勤工作的三年期间,余秋里豪爽泼辣、率直果断的作风,快人快语又不失风趣的讲话,赢得干部战士的普遍好感,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那时,全国刚解放不久,有些老干部进城后忘了本,看上年轻美貌的女大学生,与原配夫人闹离婚,一时间群众中闹得沸沸扬扬。军区后勤油料部部长就是其中一个。余秋里部长在一次后勤礼堂召开的干部大会上,点名让这位年轻能干、资格又老的部长站起来,当众严厉训斥他:“不要以为你为革命事业做了多少贡献。犯了几分钟不该犯的错误,就会毁了你一生!”在场的千余名干部无不深受震慑,但细细品味他的讲话,又都不禁掩口而笑。

20世纪50年代初期,对老干部闹“婚姻改组”的事情,前有军区邓小平政委给予我们二野后勤政治部前主任、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位正军职干部撤销职务的严厉处分,后有余秋里部长这次大会点名批评和处分一位正师职的二级部部长。这两位受处分干部都是卓有功绩的老红军,对他们的严厉处置,显示了党组织对违纪行为的“霹雳手段”,犯错必究、法不容情。当时对各级干部的思想触动很大,在全军区范围内一下子刹住了这股婚变风。

如今,有些干部在贪污枉法的同时包养“情妇”,有的数以百十计,有的竟然边贪腐边升迁,贪腐越重升得越快。古语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尺之室,焚于突隙”,这些贪官污吏已不是小小蚂蚁,而是成群结队毁我国本的蠹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对这些败类不但应重拳出击,处以重典,而且要严厉追究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任,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正本清源。治国必先治吏,治党尤须从严。当年“三反”运动中的正面经验,仍值得今天借鉴。

在余秋里任军区后勤部长期间,我有时会参加重要文件的起草,见面时,他仍记得当初我这个工作组成员。1955年余秋里调北京任总财务部部长,曾有意选我做秘书,由于军区后勤政治部主任卢南樵希望我留下工作,此事作罢。这是干部部的同志后来告诉我的。

1959年我调到北京后,由于七伯、七妈知道我在西南军区后勤部工作的经历,伯伯有次问起余秋里当年在西南军区的工作情况。我把亲身经历的这些有关秋里同志的逸事告诉伯伯,他听了哈哈大笑,说:“这个余秋里,他就是这个性格!什么事都要亲自过问、抓住不放。什么事也难不倒他。这回他在大庆发现油田,为国家立了大功。他是我们党内难得的能文能武的好同志,你要好好向这位老领导学习。”

1962年,周恩来第一次到大庆。图为在1202钻井队现场参观的留影

1962年6月,余秋里(前排左一)陪同周恩来视察大庆职工宿舍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国出逃事件发生后,我与分别了十六年的老首长余秋里重逢,并在他直接领导下参与总后批林整风运动,前后有一年多时间。后来,我有幸听到他与谷牧两位亲自谈述“文革”中辅佐七伯险渡国家经济难关的往事,其中有两件格外使我感动。为免遗珠之憾,披露在此,与读者共享。

余秋里说:“‘文革’中进入1968年,经济形势更加严峻。12月26日,我回家时凌晨两点多了,周总理亲自打电话叫我去,到他那里已是凌晨三点。总理疲惫至极,面带忧虑,对我说:‘今年只有五天了,明年的计划还没有搞出来,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人民生活必需品安排哪里生产,往哪里调运,没有个计划怎么行呢。’我说,我找几个人先搞个明年第一季度计划,以便工作有新安排。总理说:‘好。’回来后我顾不得休息,找人商量、制定了1969年第一季度计划安排,经总理审查同意后,立即报请毛主席批准。这样,1969年开头,总算有了一个可供遵循的方案。”

这个事例表明,余秋里不仅在战争与和平年代能率领千军万马斩关夺隘,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危急时刻,帮助伯伯治理国计民生,不愧是伯伯夸奖的“党内难得的能文能武”的治国之才。不止如此,曾在中共七大时任中央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早就对秋里做过这样的评价:“余秋里,现在已经成为大知识分子了!”

谷牧同志曾与我和在军做过长时间交谈。他向我俩回忆了七伯“文革”中那句感人肺腑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下火海谁下火海,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谈话的经过。

七伯的这句名言,常被人错误地引用,其时间、地点和原意都有很大出入。谷牧同志所言是他的亲身经历,也是唯一准确的版本。

谷牧说:“这是总理在我召集的一个会议上讲的。开会期间,周总理来了,他要听听大家的意见。结果几个部长把总理包围了。那也是当时有名的故事了,叫‘五部长包围周总理’,段君毅、吕正操都是老资格。老将包围总理,部长们纷纷陈词:他们这些人挨批挨斗没关系,就是被打垮了也不在意,但是生产不能垮啊,总理!现在生产已经很乱了。省委书记也纷纷诉苦,说生产垮了还革什么命啊。总理讲了一番话:现在这个形势是大势所趋,欲罢不能,只有挺身而出,站在运动前面来引导运动。这时候别人又说了一句什么,总理说:我怕什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下火海谁下火海,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

谷牧回忆周恩来时激动不已(1997年)

余秋里和谷牧对七伯敬重如山、感情至深。我从电视和照片中看到,秋里同志向七伯遗体告别时悲痛欲绝、站立不住的恸心情景,令人心碎。谷牧同志是一位端庄凝重、心高气傲的领导人,对七伯同样情深意切、敬仰有加,在同我俩交谈时说到动情处,几度痛哭失声。谈话结束时,他站起身来,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令人久久难忘:“周总理的功绩与日月同辉,怎么估计也不为过!”

《百年不了情——我与伯父周恩来相处的日子》,周尔均/著,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1月版

    责任编辑:顾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