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上班四天半,乐视凭什么? | 湃客一周解读

2023-01-07 09: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周热点,湃客解读。

每周六,湃客编辑部联合优质湃客账号,网罗全球热点,呈现有思考力的佳作观察。

农历新年将近,本周我们关注“叛逆”的乐视、归来的李子柒,以及那些害怕体检报告的职场人。

【财经】

一周上班四天半,

快乐似神仙?

2023年的首个工作日,乐视CEO张巍发布内部信称,自2023年1月1日起,公司将执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实行弹性的半天工作制。

据澎湃新闻报道,尽管员工工作时长有所调整,但薪资不会有任何变化。

在互联网大厂内卷潮流之下,特立独行的乐视再次刺痛了网友的神经。

老板出走,身背巨债,很难想象数年前负面新闻缠身的乐视,现在摇身一变成为“神仙公司”。乐视究竟在靠什么坚持运营,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点击阅读原文

2021年春节,乐视曾将“欠122亿”嵌入自己的APP图标,而今年,其欠债数额已经翻了近一倍。据乐视财报显示,2022年1-9月,乐视营收为2.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7.9万元,负债合计为223.1亿元。

2022年9月,乐视尝试在抖音直播带货,却并未像罗永浩一样翻起太大波浪。有关数据显示,乐视直播月均销售额约1万-2.5万元,可能连小网红都比不上。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又开始流行一个传说——乐视靠一部《甄嬛传》衣食无忧。实际上,《甄嬛传》带给乐视网的营收不到5%,“甚至无法支付员工薪酬”。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撰文称,除《甄嬛传》外,乐视早年积累的《幸福像花儿一样》《太子妃升职记》《芈月传》《白鹿原》等剧版权仍在为乐视创造正向营收。

如果不考虑历史债务,乐视在2022年实现了经营业务的现金流平衡。

“如今使公司维持运营的,不是‘造车美利坚’的贾跃亭,而是你我一样的普通打工人。”

点击阅读原文

“贾跃亭出走后,‘蒙眼狂奔'的企业文化早就已经不见了。”@市界 撰文称,仅剩400多名员工的乐视,过起了以稳谨慎为主的日子。

在大厂普遍追求降本增效的当下,乐视的一系列反向营销恰中互联网情绪的痛点,提升了它的大众好感度。

网友羡慕归羡慕,但这番操作很难被复制粘贴到其他公司。

“乐视开的这个头,其他人可跟不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饱受诟病的“996”“大小周”,或许仍然是多数大厂人的工作常态。

【文化】

李子柒,

终于要回来了

2022年12月27日,一则微念与李子柒达成和解的公告引爆网络。随着这场长达一年的商业纠纷画上句号,李子柒终于掌握了对“李子柒”商标的控制权。

2016年4月,李子柒在微博上发出第一支做腌笃鲜的视频,竹笋从地里采摘到炖制成菜的慢流程被记录下来。模糊的画质、突兀的转场及字幕掩盖不住其独特的风骨。一手拿筐,一手握着锄头,她标志性的长发和削瘦的背影就这样刻进观众心里。

从2021年7月4日至今,除了一份律师声明,李子柒再也没有更新过任何视频。但消失在公众视野里的她并未被网友所遗忘,无数观众翘首以盼李子柒的归来。

点击阅读原文

为什么“超级网红”会如此干脆地停下?李子柒在访谈中透露,自己想保护这个名字,不想过分商业化,“观众能够通过你的视频感受到你的内心,我不能以这样的状态去对待自己的作品,所以先停更,处理好事情。”

@她刊 撰文称,这种负责严谨的创作态度,是她从现实苦难中学到的血泪经验。

李子柒还未爆火前,曾做过搞笑视频博主、服务员,甚至DJ,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田园风格。短视频博主“火不过6个月”魔咒被她打破,“花费大半年时间,只为了展示一颗种子从播种到结果的过程”。

点击阅读原文

承载现代人“精神田园”期望的李子柒,她的复出之路会如期望般顺利吗?

@新周刊 与暨南大学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一果的对谈,揭示了短视频发展的风向。

如今,短视频内容更加细化,越来越多不善宣传的地方期望复制下一个李子柒,选择更接地气的传播形态去输出文化。

三农题材也俨然成为创作的流量密码,一夜爆红的乡村网红屡见不鲜。回望李子柒消失的这一年,张同学、康仔农人、彭传明、噶羊少女......多少新晋顶流横空出世,又默默沉寂?

事实证明,奇迹难以复制,而将流量作为衡量作品的唯一标准,将有血有肉的人作为导流工具,是扼杀无数心怀热忱的“李子柒”的原因之一,也是李子柒回归路上的最大阻碍。

【身体】

年关将至,

你的健康过关没?

2022年结束了,你的体检报告还好吗?胆固醇、甲状腺、心电图、乳腺......密密麻麻的检测项目里,是否总有几项指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愈发“膨胀”?

点击阅读原文

@槽值 通过调查2374位职场人的体检情况,得出一份《2022职场人体检调查报告》。读完这份调查结果,你或许会明白为啥“中国成年男女最怕的东西,它排第一”。

由于对自身健康的不自信,超三成人表示,自己体检时的紧张程度达到60分以上。并且,有超过四成职场人没有定时体检的习惯,其中互联网从业者占到50%以上。

“越不查越害怕,越害怕越不查”,体检报告里的异常指标不仅是对现今身体状况的直观展示,更是对以往不良生活习惯的复盘。可逃避不是办法,新冠疫情的逼近,让不少“阳”过的年轻人感受到“健健康康比啥都强”。

点击阅读原文

不少人“阳康”之后,感觉爬楼梯气喘,走两步心虚,不光身体累,脑子似乎也变得不如以前灵光,便想把全身体检提上计划日程,担心自己身体内部产生了严重的问题。

“乏力、疲劳,确实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常见的长期症状之一”,@腾讯医典 撰文称,如果不是新冠重症感染者,在感染后三个月还存在疲劳等相关长期症状的人仅有5.7%。

因此,对于“阳康”后乏力的症状,一般而言只要劳逸结合,多加休息即可恢复元气。如有心脏问题,一定要等心脏相关检查没有异常后再开始运动。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好好照顾自己,以健康的身体迎接团聚时刻吧!

编辑 / 胡雅婷

监制 / 徐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