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名石油勘探专家的担当:站在战略高度,他所有坚持只为油气安全

2023-01-06 18: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片上线

尽管近两年新能源势头正猛,但不得不承认,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依然显赫。

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765亿吨,可采资源量212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56万亿立方米,地质资源量35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2万亿立方米;油页岩折合成页岩油地质资源量476亿吨,可回收页岩油120亿吨;油砂油地质资源量60亿吨,可采资源量23亿吨。

这份历时4年的数据,不但摸清了我国油气资源的家底,更给了我们编制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底气。

而《评价》专家组的首席专家之一,正是我国石油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

翟光明

成长为一名素质过硬的“石油人”

搞石油地质的,或者说搞勘探的,年龄越大越是个宝——这句话,几乎得到了所有“石油人”的认可。

石油科学,形象点来说,是要向大地要“宝藏”。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坚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二者缺其一,都很难在这一领域做出成绩,更别提在关键项目里“挑大梁”。《评价》工作组把翟光明请来做首席专家,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从一名刚入行的“新手”到如今备受尊敬的领域专家,该吃的苦,翟光明都吃过。

令他印象最深、成长最快的,恰恰是刚入行的那些年。

翟光明旧照

1952年,翟光明被调往陕北地区,参加当时的“陕北四郎庙钻探工作”。

组织交给他的任务是:录井。

录井的意义,是为了给后续的石油工程提供钻井信息,算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也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但这项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却非常多,想做好,不但要掌握岩矿分析、地球物理甚至地球化学等方法,还要及时观察、采集、记录、分析随钻过程中的固体、液体、气体等井筒返出物信息,再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估。

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翟光明,他本来心里就有些“打鼓”。等到了实地一看,翟光明的压力更大了——没有人告诉他这项工作到底该怎么做。他唯一可以依照的,是当时勘探处一位领导定期带回来的国外参考资料。

必须承认,这些资料在当时帮了大忙。

翟光明一边在井场上工作,一边依照着书里讲到的方法去记录、分析井筒返出物信息,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先后掌握并在国内率先使用了“百分比录井法”“荧光录井法”“染色分析法”,为四郎庙勘探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很快被推广到全国。

1951年在陕北四郎庙木板房前地质队员合影(后排右一为翟光明)

如果说成功给人以鼓舞,那失败,往往更能磨砺“石油人”的意志。

1964年,胜利油田大会战,翟光明也是当时的重要成员之一。

一开始,他们先选了一个位置打了一口井,日喷油500多吨。结合此前所掌握的数据,大家一致觉得,他们很有可能在那里发现一个大型油田!于是,大路人马汇聚到一处,摩拳擦掌随时准备一场热火朝天的大会战。

但关键时刻,却“哑炮”了。

翟光明和同事们接连打了4口井,除了最早的第一口井,后面的一点油花都没见到。

这可怎么办?大家都慌了。

这时,作为地质指挥部综合研究组组长的翟光明站了出来。

翟光明旧照

他和同事们经过反复研究比对,发现该地区的油层就像一个凸面镜,把井打在外围肯定是没有东西的,并且,整个油层区域还有断层。根据这个结果,他们重新选择了打井地点,一次就打出了一个85米的巨厚油层。这口井,就是后来打出全国砂岩油层最高日产量1100吨的坨11井。

经此一役,翟光明时刻不忘提醒自己:做“石油人”,既要经得起成功的喜悦,也要受得起失败的煎熬。

做勘探家,更要做战略家

1985 年,翟光明被任命为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

如何能担好这份责任?翟光明要求自己,从战略高度来重新思考、规划后续的油气勘探工作。在这一阶段,他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牵头打了瞄准“三新领域”的科学探索井。

科学探索井,其目的是为了探索某一新兴含油气领域、类型,或为验证某种新思路。而所谓“三新领域”,指的则是为我国石油开拓新盆地、新层系和新区。

翟光明这么安排,主要是看到了我国日渐突出的油气供需矛盾。

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新增探明储量和产量的增长幅度出现了减缓趋势,可国民经济增速很快,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日渐增速。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早期预探实践来找到新的储量增长点,十分必需。

但他的想法,一开始,支持的人却很少。

1987年,翟光明带着团队来到位于新疆东部的吐哈盆地,预备打下第一口科学探索井——台参1井。

吐哈盆地是一个近东西延展的长条形盆地,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50~130公里,总面积约为5.3平方公里。当时业内很多人认为,这里有油的可能性不大。

于是,翟光明前脚开钻,就面临着被叫停的危机。

翟光明却非常自信——台参1井的目的,是要验证在侏罗系层位到底有没有油。根据此前的数据,有些井在经过侏罗系层位的时候打到过一些石油,虽然总体产量很低,但并不能就此下结论说“侏罗系没有油”。

用他的话说:我已经向下打了1000米,还没到目标深度,这个时候怎么停?

事实证明,翟光明的坚持是对的。1989年1月5日,台参1井油流喷涌而出。这不仅宣告了吐哈油田的发现,还一举为国家油气勘探打开了新局面。

随后,第二口科学探索井——陕参1井也传来了好消息:1989年6月23日,陕参1井喷出了高产工业气流,日产无阻流量能达到28.34万立方米。后来,这口井被看作是靖边气田的发现井,标志着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发现,开创了长庆油田油气并举的新局面。

在这两口井成功的带动下,科学探索井项目得到了管理层的肯定和各油田单位的支持,到2000年,基本保持每年新开1口井的速度对“三新领域”扩大探索。

1984年11月在哥伦比亚Cano Limon油田现场

中石油原副总裁胡文瑞曾说:我国所有石油盆地都留下了翟老的勘探足迹,大油气田的勘探都与“翟光明”3个字分不开。

如果要问,是什么支持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赤子般的热忱?

一定是他胸中那颗对石油勘探事业勇敢、执着的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