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军祁观︱过河:JADC2与美军转型

祁昊天
2023-01-09 17:5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前信息时代,人类通过能量获得机动、杀伤和防护能力。追求能量冗余,进而对过剩冗余进行管理。而当下与未来,以这种“焦耳战”为物理依托,“比特战”与“认知战”的影响开始显现。新的技术条件和冲突模式下,数据和信息冗余不断提高,更需要对海量过剩冗余进行管理。

美军正在开发的JADC2(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能力便是对这一方向的探索。JADC2追求军种内部、军种之间,以及盟军之间指挥和控制体系的互连甚至融合,为多域、跨域、全域作战提供涉及数据标准、架构、AI、云计算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建立安全可靠、分秒必争、跨军种甚至跨国的分布式信息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效能集成,是这一解决方案在技术和战术层面的目标,也是美军追求转型、摸着石头过河的重点工作领域

JADC2可以被理解为大范围分布式的军事物联网,未来将逐层逐级渐次演化,各层分别联通,直至全面打通。2021年5月美国防长奥斯汀签署JADC2战略,2022年3月JADC2执行计划签署实施,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关键网络的连接和协议转换——空军的“先进战斗管理系统”(ABMS)、陆军的“汇聚/融合”项目(Project Convergence)、海军的“超越/压制”项目(Project Overmatch)均如此。

在战区级别,印太与中央司令部是这一工作的样板单位。在前期各军种项目基础上,五角大楼正在尝试推动跨越军种的协调工作,同时加快与盟友之间共建JADC2能力,如去年11月完成的2022年度美英澳加新五国汇聚/融合项目测试。

为何过河?

不同于军事冲突领域前几次在物理、能量层面的重大变革,当前的发展不仅导致冲突和战争在地理层面扩大。战争的本质未被改变,但复杂程度更高。政治和军事决策者需要从更多作战域进行整体式的思考,需要了解来自不同物理和虚拟空间的环境与态势,需要面对和应对更大的挑战与未知性

如果说近现代以来的军事冲突变得越来越繁复(complicated),那么未来的冲突便可能变得更加复杂(complex),体系对抗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冲突演变的方式愈加非线性,传统金字塔式指挥架构固有的低灵活性和低适应性在新趋势面前暴露得更多。当然,军事竞争与冲突的未来演进方向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但至少美军目前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研究和准备。美军认为这条河,必须跨过去。

在这一预期面前,美军发现,它享受了几十年的战场单向透明、火力优势、通讯联络、后勤保障、后方安全统统要打折扣。美军应对挑战可选择两种路径:一是增量提质;二是转型调整。前者是相对线性的反应,军费、兵力、主战装备、新装备,一个不能少,在平时全球存在和任务的基础上对重点方向(如西太)进行针对性补强,但基本的作战思想、军力使用方式不做大的调整。后者则不同,虽然同样需要军费稳增的支撑,但在考虑战备问题的同时,要针对现有和新质能力的组合与使用方式进行再设计。前一条路类似在既有战场中竞争的“红海战略”,效率低,效果不好保障;后一条路更像突破现状的“蓝海战略”,不确定性高,但提供了新的可能

美军选择了第二条路。而主要的准备便是做到部队和力量节点更好的连接甚至融合,实现分与合之间新的平衡,提高扁平化、网络化程度,增强灵活性与韧性。实现这些目标,指挥与控制的数据和信息基础是关键。

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美军飞行员往往需要回到基地后才能向上级汇报一线情况。在过去二三十年相对单向优势、单向透明的战场中,这种数据共享和信息使用的低效或许还能被接受,但是在实力接近的对手之间,美军认为这种时间和节奏上的迟滞会导致OODA(观察-调整-决策-行动)链、杀伤网、或以任何方式定义的作战链条或网络被敌人所利用。五角大楼的JADC2推手们希望改变这一局面。为此,要做到通、快、准、精,而没有统一的系统架构,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除了各军种的主要项目外,在新技术整合的顶层设计与统筹方面,五角大楼最近的主要动作是之前讨论过的首席数字与人工智能办公室(CDAO)。而在JADC2方面,五角大楼也在筹建类似的机构。负责采购、整合与互操性的部门正在对此事进行评估,核心目的是使JADC2在各军种前期工作基础之上形成跨军种协作。

未来统筹JADC2的办公室将如何与CDAO实现分工尚需要观察,特别是CDAO负责的数据工作与JADC2有重叠。不过JADC2办公室将直接向防长办公室(OSD)负责,比向副防长汇报的CDAO层级要高。这一点对于打破军种之间的壁垒和烟囱、克服或缓解军种政治矛盾非常必要。

摸什么过河?

JADC2很重要,但是这个开放中的庞大数据、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就像美太空军太空发展局局长图尔尼尔所说,没有人知道JADC2到底是个啥。各方都有自己的理解,虽彼此关联,但侧重却有所不同。

例如,美军运输司令部司令奥沃斯特认为,JADC2是一种使部队相互连通的能力,它通过战场态势感知来了解环境,拥有安全的通讯加密保障,可以确保美军在所有层级获得决策方面的优势,进而使得美军在这些层级贯彻指挥意图。

美太空军主管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作战部长动员助理奥尔森认为,JADC2是在所有作战域进行感知、理解和行动的跨军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对抗环境中及时发挥作用。JADC2是信息的可操作化。

JADC2项目主要承包商之一的Leidos公司资深C4ISR架构师爱泼斯坦认为,JADC2的本质是建造令数据可以高效移动的管道,并以此管道作为一切决策的基础。

简单来说,公约数是对数据连通的实现,在恰当的时间周期内(往往是越短越好)确保联合部队不同节点、不同传感器之间数据的高速流动与处理,并直接连结火力通道。但除此之外,全是难题,从第一个字母(J,联合)开始便是。

在前JADC2时代,各军种都有自己的系统。开始发展JADC2之后,各军种依然分头行事。百花齐放可以减少军种政治的阻力,尽快推进相关探索,也可以使原有系统的升级和迭代更加有的放矢。但如何跨越这些界限,难度非常大。因此,JADC2在近期的发展规划中将不奢求在不同作战域和彼此孤立的系统之间实现数据无缝集成,而是在众多现有烟囱式的系统基础之上做些缝补拼接的工作

过去几十年,指挥与控制获得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对多域、全域、联合全域的强调,只是当前这个周期内的体现。不过JADC2所代表的这一轮转变的确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可能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和金字塔模式。固定指挥所、许许多多的电脑屏幕、信息汇总、命令下发,这种场景已不能支撑甚至有悖于当前和未来对联合指挥控制的要求。所以,JADC2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基于特定的作战场景和地缘环境条件,包含具体的技术实现要求,需要对原有军队组织模式和作战协同方案作出改变,甚至在终极状态可能要求去军兵种化,就像DARPA对“马赛克战”所构思的那样。

为了适应日趋复杂化的作战,实现JADC2的构想,美军与工业部门的合作、军民融合的要求也都发生了改变。以美空军的ABMS项目为例,在去年9月空军选择了五家公司进行合作,分别是L3哈里斯技术公司、Leidos公司(2020年收购了L3安全与检测系统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集团、雷声(雷神)集团以及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这五家公司也被统称为ABMS项目的数字基建财团,共同完成JADC2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如数据加密处理、安全通讯、开放设计等等。

过去,美军对工业口的核心需求包括,诸如你们能造什么、可以造多少、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钱等等,而现在,更主要的需求则是——这东西能不能接入一个共同架构?能否支撑美军内部以及与盟友之间的数据共享?是否在信息处理方面实现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以使军官和士兵解放出来做他们更有优势更擅长的工作?但也正是在技术和人的关系这个问题上,JADC2及其所代表的转型面临着最大的不确定性。

能否过河?

以高效使用数据为核心内容的转型调整固然有其合理性,但这一路径很容易成为技术决定论和技术中心主义的试验场,进而冲击以人为中心的战争和军队本质特征。

过去几十年,美军不断加码强调搜寻目标和摧毁目标这两项任务的重要性,也就是马蒂斯任防长期间要求的“杀伤力”。但这也导致美军越来越将目光局限在战术问题上,至于战术能力如何传递至战略层面并导致怎样的效果,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从伊拉克到阿富汗,莫不如是。

JADC2强调战术层面起支撑作用的数据处理能力。获取和使用及时的相关信息当然非常关键,无缝军事物联网也的确会大大改变战争样式,但这也可能混淆目标、方式与手段的关系。美军目前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改变部队行动的方式这一问题上,而非探索军队和战争本身发生改变的可能。

在这个意义上,多域作战也好、JADC2也罢,都是服务于消灭敌人、摧毁目标这两点,而不是如何更为合理地通过使用暴力手段实现政治和战略目的。单纯停留在战术和行动层面的转型注定是不全面的,甚至可能产生重大战略误导

更先进的武器系统和新技术可能重塑战争方式,影响战争中的人性和认知,却无法改变战争和战略本质。有效统筹资源进行力量和思想准备的必要性没有变,这一准备过程中的政治、官僚、技术、文化挑战没有变,处于竞争甚至敌对关系双方不断的相互抵消也不会变。战略调整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技术和战术问题。

2022年10月20日,美陆军部副部长、空军副参谋长、陆战队作战实验室主任(海军未参加)针对陆军汇聚项目给出了非常一致的表态。他们声称本年度该项目的测试证明美军各军种是充分连通而非脱节的。

这样便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战术和技术层面,他们是否太过乐观,或仅是为了实现公关和财政目的而彼此打气;第二,即便军种在技术层面实现了连通,是否代表着美军做好了应对新战略需求的准备。有此两问,立此存照。

-----

祁昊天,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单雪菱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