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看阳泉|阳泉:德胜街的故事,老旧小区迎“蝶变”

2023-01-10 07: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老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我们老年人要求简单,社区开展上门理发活动,真是想到我们心坎上了。”1月5日,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德胜街社区电建三公司小区,75岁的居民卢奶奶边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新发型,边笑呵呵地说。

德胜街社区位于城区中心区域,辖区9个居民小区57栋居民楼,92%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多数是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德胜街社区党委主动响应辖区群众强烈期盼,创新工作路径,整合服务资源,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服务群众新路径,切实提高老旧小区居民幸福感。

党建引领 选好治理“主心骨”

“电建三公司小区、巨兴街17号院、民政局小区、德胜街南小区等,以前都存在路面坑坑洼洼、停车难、上下水堵塞等问题。”德胜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振云介绍。

通过上门走访、线上联系,德胜街社区党委摸清小区党员具体情况,建立台账,帮助各小区成立“睦邻小区党支部”“睦邻自治管理小组”“自治监督小组”等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有能力、有影响、有公心、有热情”为标准,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小区自管会主任。同时引导自管会制定适合各小区的《小区楼栋微公约》《停车规范》等自管制度,激发居民自治活力。

在小区党支部带领下,自管会、小区党员和居民齐上阵,多次组织开展楼道杂物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暖气分户改造、小区老旧小区改造、路灯安装、车辆智能识别系统安装等陆续实行。

“小区党员亮明身份,群众遇事就能及时解决。”巨兴街17号院居民高二贵告诉记者,在党员带动下,小区居民都开始主动维护小区环境,“老旧小区如今都变成了美好家园”。

党建共建 画好治理“同心圆”

在德胜街社区市一院小区入口处,一道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吸引不少小区居民和过往行人驻足观看。张振云告诉记者,这是社区党委与共建单位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打造的清廉文化墙。

通过与辖区驻地单位进行共建,德胜街社区党委对“三无小区”进行提质改造,更换老旧公共设施,引进物业公司,实现从“无人管”到“专业管”的蜕变,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落到实处。

市一院小区内的凉亭被改建为“和谐论坛议事亭”,在这里,一件件居民平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鸡毛蒜皮”小事,被大家摆上台面,与社区、物业、业委会共商解决方案。

“这个阵地把社区、居民、物业联系起来了,成了协商议事的平台。”张振云说,如今,居民纷纷充当小区“监督员”,有事没事都爱来“议事亭”转转,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谈谈小区的新变化。“居民话有处说,小区事有人管,群众关心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画好了社区治理的同心圆。”

党群支撑 做好治理“新动能”

“大爷,这是你要的东西。这是门口菜店今天刚回来的新鲜蔬菜,我也帮你买了点。”1月5日上午,王磊提着几大袋东西走进德胜东街14号楼居民孙进香家。

76岁的孙进香患有严重类风湿,双腿行动不便,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购买生活用品成了老人最发愁的事情。通过微网格微信群,孙大爷向微网格员王磊寻求帮助。看到信息后,王磊及时为孙大爷购买了他需要的生活用品并送到家中。

阳泉市口腔医院党员孙晋芬带队来到困难户张锦家中,帮他收拾房间,宣讲惠民政策,激励他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以网格化机制为纽带,德胜街社区党委共治、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居民心中,义诊、义剪、政策宣传等各种上门服务让居民纷纷点赞,形成“德胜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老旧小区一直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痛点和难点。德胜街社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使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得到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得到优化,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高桦)

原标题:《媒体看阳泉|阳泉:德胜街的故事,老旧小区迎“蝶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